气溶胶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9086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4-08 18:5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属于雾化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外壳组件、电池组件、封盖组件以及锁定结构,外壳组件中设有收容腔,外壳组件的一端设有连通收容腔的开口端,电池组件可经外壳组件的开口端装入或移出收容腔,封盖组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组件的开口端上,以通过封盖组件打开或关闭收容腔,锁定结构设置于外壳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其中,当封盖组件转动至锁定位置时,锁定结构将封盖组件锁止于外壳组件上,当封盖组件转动至解锁位置时,锁定结构解除封盖组件和外壳组件间的锁定,使电池组件可移出收容腔。本技术的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便于拆卸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的电池组件,有利于回收利用电池组件中的电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雾化,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气溶胶发生装置其主要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通过电池组件对雾化器中的发热件进行供电,发热件在电驱动下,可将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但是现有的一些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电池组件不可拆卸或不方便拆卸,不便于回收利用电池组件中的电芯。

2、因此有必要提供新的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能够便于拆卸气溶胶发生装置中的电池组件,有利于回收利用电池组件中的电芯。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外壳组件、电池组件、封盖组件以及锁定结构,所述外壳组件中设有收容腔,所述外壳组件的一端设有连通收容腔的开口端,所述电池组件可经外壳组件的开口端装入或移出收容腔,所述封盖组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组件的开口端上,以通过所述封盖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收容腔,所述锁定结构设置于外壳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其中,当所述封盖组件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封盖组件锁止于所述外壳组件上,当所述封盖组件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解除封盖组件和外壳组件间的锁定,使所述电池组件可移出所述收容腔。

3、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的外侧设置的第一引导部,所述外壳组件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部相配合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能够沿收容腔的轴向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中滑动。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导部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二引导部为相适应的凹槽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在靠近外壳组件上的开口端设置的第一牵引部,所述封盖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牵引部配合卡接的第二牵引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牵引部与所述第二牵引部配合卡接时,所述第二牵引部可相对所述第一牵引部转动,同时所述第二牵引部可带动所述第一牵引部沿收容腔的轴向滑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牵引部具有卡凸结构,所述第二牵引部具有与所述卡凸结构相配合的卡槽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凹设于所述外壳组件靠近开口端内壁上的锁定槽,以及突出设置于封盖组件外壁上的锁定凸。

8、进一步的,所述锁定槽包括沿外壳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的轴向通道,以及沿外壳组件的周向延伸设置的轴向通道,轴向通道贯穿至外壳组件的开口端外端面。

9、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开关组件和锁止结构,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所述封盖组件包括固定座、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开关件,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开关件和/或固定座上,当所述开关件旋转至第一位置,所述开关件驱动所述开关组件断开电路,且所述锁止结构将所述开关件锁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当所述开关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关件驱动所述开关组件导通电路,由第一位置沿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开关件时,所述开关件驱动所述固定座由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所述锁定凸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周壁上。

10、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边侧突出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靠近电池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雾化器的发热件上端子连接的导电柱,所述电池组件对应所述雾化器的一端设有引线,导电柱与引线相抵持。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源壳、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电芯、安装在所述电池壳一端的电路板以及控制器,所述电源壳的两端开口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电芯装入到所述电源壳的内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端盖开进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内凹结构,所述控制器装入内凹结构中并与内凹结构的侧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电源壳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电源壳过盈配合,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端盖过盈配合,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二端盖过盈配合。

1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外壳组件、电池组件、封盖组件以及锁定结构,外壳组件中对应电池组件设有收容腔,电池组件可经外壳组件的开口端装入或移出收容腔,封盖组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组件的开口端上,以通过封盖组件打开或关闭收容腔,锁定结构设置于外壳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其中,当封盖组件转动至锁定位置时,锁定结构将封盖组件锁止于外壳组件上,当封盖组件转动至解锁位置时,锁定结构解除封盖组件和外壳组件间的锁定,使电池组件可从外壳组件的开口端移出收容腔,从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移出封盖组件即可敞开外壳组件上的开口端,以从收容腔中移出电池组件,实现电池组件与外壳组件的拆卸分离,以便回收利用电池组件,特别是便于对电池组件中的电芯进行回收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另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气溶胶发生装置通过相对于外壳组件旋转封盖组件即可实现封盖组件与外壳组件的解锁与锁定,操作简单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电池组件、封盖组件以及锁定结构,所述外壳组件中设有收容腔,所述外壳组件的一端设有连通收容腔的开口端,所述电池组件可经外壳组件的开口端装入或移出收容腔,所述封盖组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组件的开口端上,以通过所述封盖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收容腔,所述锁定结构设置于外壳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其中,当所述封盖组件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封盖组件锁止于所述外壳组件上,当所述封盖组件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解除封盖组件和外壳组件间的锁定,使所述电池组件可移出所述收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的外侧设置的第一引导部,所述外壳组件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部相配合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能够沿收容腔的轴向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在靠近外壳组件上的开口端设置的第一牵引部,所述封盖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牵引部配合卡接的第二牵引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牵引部与所述第二牵引部配合卡接时,所述第二牵引部可相对所述第一牵引部转动,同时所述第二牵引部可带动所述第一牵引部沿收容腔的轴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部具有卡凸结构,所述第二牵引部具有与所述卡凸结构相配合的卡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凹设于所述外壳组件靠近开口端内壁上的锁定槽,以及突出设置于封盖组件外壁上的锁定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包括沿外壳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的轴向通道,以及沿外壳组件的周向延伸设置的轴向通道,轴向通道贯穿至外壳组件的开口端外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开关组件和锁止结构,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所述封盖组件包括固定座、转动设置在固定座上的开关件,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开关件和/或固定座上,当所述开关件旋转至第一位置,所述开关件驱动所述开关组件断开电路,且所述锁止结构将所述开关件锁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当所述开关件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开关件驱动所述开关组件导通电路,由第一位置沿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相反方向转动所述开关件时,所述开关件驱动所述固定座由锁定位置转动至解锁位置,所述锁定凸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周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边侧突出形成所述第一引导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靠近电池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与雾化器的发热件上端子连接的导电柱,所述电池组件对应所述雾化器的一端设有引线,导电柱与引线相抵持。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源壳、第一端盖、第二端盖、电芯、安装在所述电源壳一端的电路板以及控制器,所述电源壳的两端开口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所述电芯装入到所述电源壳的内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端盖开进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内凹结构,所述控制器装入内凹结构中并与内凹结构的侧壁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电源壳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电源壳过盈配合,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一端盖过盈配合,所述电芯与所述第二端盖过盈配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组件、电池组件、封盖组件以及锁定结构,所述外壳组件中设有收容腔,所述外壳组件的一端设有连通收容腔的开口端,所述电池组件可经外壳组件的开口端装入或移出收容腔,所述封盖组件能够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组件的开口端上,以通过所述封盖组件打开或关闭所述收容腔,所述锁定结构设置于外壳组件和/或封盖组件上,其中,当所述封盖组件转动至锁定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将所述封盖组件锁止于所述外壳组件上,当所述封盖组件转动至解锁位置时,所述锁定结构解除封盖组件和外壳组件间的锁定,使所述电池组件可移出所述收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的外侧设置的第一引导部,所述外壳组件的开口端内侧设置有与第一引导部相配合的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能够沿收容腔的轴向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中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在靠近外壳组件上的开口端设置的第一牵引部,所述封盖组件上设置有与第一牵引部配合卡接的第二牵引部,并且在所述第一牵引部与所述第二牵引部配合卡接时,所述第二牵引部可相对所述第一牵引部转动,同时所述第二牵引部可带动所述第一牵引部沿收容腔的轴向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部具有卡凸结构,所述第二牵引部具有与所述卡凸结构相配合的卡槽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结构包括凹设于所述外壳组件靠近开口端内壁上的锁定槽,以及突出设置于封盖组件外壁上的锁定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包括沿外壳组件的轴向延伸设置的轴向通道,以及沿外壳组件的周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李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尔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