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639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涉及风险评估分级技术领域,解决了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技术问题;通过与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对接采集企业内部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信息、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信息、工艺装置工况、工艺装置投入时间、工艺装置使用年限、工艺装置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与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对接获取工艺装置的隐患排查数据,与特殊作业系统对接获取特殊作业数据,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接获取工艺装置点位安全参数报警和处置数据,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值;通过与人员定位系统对接获取采集工艺装置内外人员密度和人员损害数据,获取事故后果严重性值;动态评估工艺装置风险预警级别。工艺装置风险预警级别。工艺装置风险预警级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工艺装置应用领域,涉及风险评估分级技术,具体是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工行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化工生产企业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生产装置内大部分的化学物质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通常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0003]想要保证化工工艺生产的安全性,就必须对化工工艺装置危险产生的原因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化工工艺生产装置的风险进行适当的评估和管控,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危险情景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减缓措施,进而降低事故发生率或降低事故情况下的伤亡程度,促进危险化工工艺生产顺利、安全、可靠地开展。因此,开展危险化工工艺装置危险辨识评估分级,从而落实危险工艺生产装置安全措施,对于改善整个化工行业的本质安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4]为此,提出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该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解决了危险化工工艺装置危险辨识评估分级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与子系统对接,获取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企业人员定位系统、企业特殊作业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系统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0008]步骤二:构建关键字匹配模型,对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体系分别定义关键词匹配规则;其中,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包括固有风险指标项和动态风险指标项;
[0009]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体系包括满足防火间距规定的相邻装置内的现场人数指标项、装置500米范围外的现场人数指标项以及人员损害指标项;
[0010]将采集或计算后的数据值与指标标准进行匹配,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
[0011]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值;
[0012]根据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后果严重性值;
[0013]步骤三: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值获取风险等级值;
[0014]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值判定风险等级。
[0015]优选的,所述固有风险指标项包括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类别指标项、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指标项、重大危险源指标项、危险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指标项、工艺装置投用运行比指标项、自动化系统配备情况指标项、高危工艺装置工况指标项、近三年同类型装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指标项、反应压力指标项以及反应温度指标项。
[0016]优选的,所述动态风险指标项包括当日特殊作业情况指标项、当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指标项、当日当前报警总数指标项、当日报警处置率指标项、当日最大报警持续时长指标项以及当日点位平均报警次指标项。
[0017]优选的,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值,包括以下步骤:
[0018]将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值标记为L;
[0019]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值的计算公式为:
[0020]式中,L
n
为每种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项对应的指标值。
[0021]优选的,根据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后果严重性值,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值标记为S;
[0023]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值的计算公式为:S=MAX(S1,

,S
n
);
[0024]式中,S
n
为每种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项对应的指标值。
[0025]优选的,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值获取风险等级值,包括以下步骤:
[0026]将所述风险等级值标记为R;
[0027]所述风险等级值的计算公式为:R=L*S。
[0028]优选的,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值判定风险等级,包括:
[0029]当R的取值为1或2或3时,将所述风险等级判定为低风险;
[0030]当R的取值为4或6时,将所述风险等级判定为一般风险;
[0031]当R的取值为8或9时,将所述风险等级判定为较大风险;
[0032]当R的取值为12或16时,将所述风险等级判定为重大风险。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4]本专利技术将专业理论基础和化工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与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对接采集企业内部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基础信息、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信息、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信息、工艺装置工况、工艺装置投入时间、工艺装置使用年限、工艺装置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与双重预防机制系统对接获取工艺装置的隐患排查数据,与特殊作业系统对接获取特殊作业数据,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对接获取工艺装置点位安全参数报警和处置数据等,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产工艺装置的事故发生可能性值;通过与人员定位系统对接获取采集工艺装置内外人员密度和人员损害数据,生产工艺装置事故后果严重性值;根据事故发生可能性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值的乘积,动态评估工艺装置风险预警级别。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如图1所示,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步骤一:与子系统对接,获取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企业人员定位系统、企业特殊作业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系统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0039]步骤二:构建关键字匹配模型,对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体系分别定义关键词匹配规则;其中,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包括固有风险指标项和动态风险指标项;
[0040]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体系包括满足防火间距规定的相邻装置内的现场人数指标项、装置500米范围外的现场人数指标项以及人员损害指标项;
[0041]将采集或计算后的数据值与指标标准进行匹配,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
[0042]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值;
[0043]根据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后果严重性值。
[0044]步骤三: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值获取风险等级值;
[0045]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值判定风险等级。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与子系统对接,获取相关数据;其中,所述子系统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企业人员定位系统、企业特殊作业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双重预防机制系统以及企业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步骤二:构建关键字匹配模型,对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体系分别定义关键词匹配规则;其中,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体系包括固有风险指标项和动态风险指标项;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体系包括满足防火间距规定的相邻装置内的现场人数指标项、装置500米范围外的现场人数指标项以及人员损害指标项;将采集或计算后的数据值与指标标准进行匹配,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发生可能性值;根据所述事故后果严重性指标值获取事故后果严重性值;步骤三:根据所述事故发生可能性值和事故后果严重性值获取风险等级值;根据所述风险等级值判定风险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有风险指标项包括生产装置火灾危险性类别指标项、化学品急性毒性危害类别指标项、重大危险源指标项、危险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指标项、工艺装置投用运行比指标项、自动化系统配备情况指标项、高危工艺装置工况指标项、近三年同类型装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指标项、反应压力指标项以及反应温度指标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艺装置风险评估分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风险指标项包括当日特殊作业情况指标项、当日隐患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全徐建勇黄昌坤喻周李松松徐仁义王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服和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