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385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包括旋挖钻本体、扩展组件,且扩展组件包括连接臂、刀块以及弹性构件,刀块铰接于连接臂背离旋挖钻本体的一端,连接臂上构成有用以限位刀块绕铰接端转动的最大位置的两个限位部,弹性构件促使刀块保持于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的位置。其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避免刀块因直接刚性冲击卵石而损坏,并有效减小连接臂与旋挖钻本体相接位置的扭矩压力,有效提升扩展组件的使用寿命,无需额外更换钻头,且扩展组件适用于现有的旋挖钻本体,无需对旋挖钻本体进行重新设计,能够大大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成本,扩展组件整体结构简洁而易于实现,能够避免作业过程中折断或是因刚性冲击损坏而需返工更换的问题。折断或是因刚性冲击损坏而需返工更换的问题。折断或是因刚性冲击损坏而需返工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旋挖钻
,尤其涉及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

技术介绍

[0002]旋挖钻机在挖深孔作业过程中通常需要先采用直径较大的旋挖钻头旋挖出用以安装钢护筒的基坑,并在安置钢护筒后再更换直径相对较小的旋挖钻头进行掘孔操作。这使得施工中需要额外准备尺寸与钢护筒相配的旋挖钻头,且需要进行更换钻头的操作,一方面是施工成本及施工周期难以优化,另一方面操作人员的作业压力较大。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逐渐开始研发免换钻头型旋挖钻的方案。
[0003]参阅申请号为“201910840658”的专利申请:“一种可安放护筒的扩底旋挖钻头”,包括筒体,顶面设有连接方,内部设有自动卸渣结构,底部设有可脱卸的切削盘;自动卸渣结构沿筒体轴向布置,其上端与筒体的顶面固定连接,其下端设有多个伸缩结构;伸缩结构沿筒体径向延伸,其一端与自动卸渣结构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扩底的支撑结构,筒体侧壁开设有与该支撑结构位置相对应且尺寸适配的槽口,支撑结构由伸缩结构带动,通过槽口探出或者收回筒体;伸缩结构上还设有用于脱卸切削盘的钻底开合结构,该钻底开合结构与切削盘可拆卸连接。
[0004]显然,该专利申请通过在旋挖钻内部设置可向外伸缩的扩底结构能够解决免换钻头而挖掘出用以安置钢护筒的基坑的问题,但实际应用中,钢护筒通常为深入地下2至4m并露出地面30cm,2至4m为浅土层,相对于深土层中存在较多的大块岩石的情况,浅土层中土质较松,但夹杂着不少数量的卵石,本身硬度不高,但在泥土层中阻力较大,刀头若持续的直接冲击卵石,存在折断或破损的情况。且该方案设计扩底结构需要对整个旋挖钻进行重新设计,无法沿用现有的旋挖钻,在刀头断裂后更是较难维护修复,同时,由于扩底结构不同于一整个筒式的旋挖钻本体,其为单独的一根根杆型结构,在受到泥土层中的阻力时扭矩较大,尤其是在抵触到卵石时存在杆体折断的风险,故仍存在改进的空间,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用以克服上述技术缺陷的至少其中之一。
[0006]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包括旋挖钻本体、至少一个可脱卸的安装于旋挖钻本体上端外缘的扩展组件,且扩展组件用以在旋挖钻本体工作状态下同步挖掘出用以安装钢护筒的基坑;扩展组件包括:
[0008]连接臂,一端设置有装配结构,用以可脱卸的径向装配于旋挖钻本体上端外缘,且连接臂的前后两侧分别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
[0009]刀块,中部铰接于连接臂的另一端,且刀块的前端构成有刀头,并由第一限位部及
第二限位部限位刀块绕铰接端向两个方向转动的最大位置;
[0010]弹性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刀块的后部以及连接臂或装配结构,用以向刀块提供转动至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的推力;
[0011]并且,在工作状态中,刀块前端的刀头抵触到泥土层中的卵石而受阻时能够向第二限位部的方向转动,且刀块对于卵石的工作状态由切削转变为推动,并在卵石松动后由弹性构件推动刀块复位至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的位置。
[0012]较佳的,刀块中部横向开设有安装槽,连接臂背离旋挖钻本体的一端伸入安装槽内并与刀块相铰接,且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为构成于连接臂前后两侧的半圆形凸起,并由刀块向内一侧抵靠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而限位刀块绕铰接端转动的最大位置。
[0013]较佳的,刀块上纵向开设有穿过安装槽的螺孔,连接臂上相对开设有纵向通孔,且刀块通过一螺杆同时穿过螺孔及纵向通孔而铰接连接臂。
[0014]较佳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将刀块与连接臂之间的夹角限位于120度至150度。
[0015]较佳的,弹性构件为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0016]较佳的,装配结构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的弧度与旋挖钻本体的外壁弧度一致;
[0017]连接臂的一端及压缩弹簧的一端均连接于第二弧形板背离第一弧形板的一侧,且第一弧形板面向第二弧形板的一侧具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上内凹形成有容纳槽,第二弧形板面向第一弧形板的一侧具有与容纳槽形状相配的第二连接块;
[0018]旋挖钻本体的外壁上缘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块形状相配的槽口,且槽口的底面、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上均开设有螺纹孔,并由一螺柱将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装配于槽口内,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共同夹持旋挖钻本体的外壁。
[0019]较佳的,连接臂的一端焊接于第二弧形板上。
[0020]较佳的,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二弧形板及刀块相向的一侧。
[0021]较佳的,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焊接于刀块与连接臂上,连接臂上纵向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通孔,用以构成装配结构,且旋挖钻本体的外壁上缘开设有与安装通孔位置相对且等数量的安装螺孔,用以通过紧固件可脱卸的将连接臂螺接于旋挖钻本体上。
[002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包括旋挖钻本体、扩展组件,且扩展组件包括连接臂、刀块以及弹性构件,刀块铰接于连接臂背离旋挖钻本体的一端,连接臂上构成有用以限位刀块绕铰接端转动的最大位置的两个限位部,弹性构件促使刀块保持于与第一限位部相抵的位置。能够有效避免刀块因直接刚性冲击卵石而损坏,并有效减小连接臂与旋挖钻本体相接位置的扭矩压力,有效提升扩展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旋挖钻整个工作状态中能够由扩展组件挖掘出用以安置钢护筒的基坑,而无需额外更换钻头,且扩展组件适用于现有的旋挖钻本体,无需对旋挖钻本体进行重新设计,只需将扩展组件固装于旋挖钻本体上即可实现免换钻头的技术目的,能够大大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作业成本,扩展组件整体结构简洁而易于实现,且使用寿命较长,能够避免作业过程中折断或是因刚性冲击损坏而需返工更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免换钻头式旋挖钻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免换钻头式旋挖钻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免换钻头式旋挖钻的局部爆炸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免换钻头式旋挖钻中扩展组件的爆炸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免换钻头式旋挖钻中扩展组件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另一实施例中扩展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具体阐述。并定义如图2中沿旋挖钻本体顺时针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扩展组件的前端方向,沿旋挖钻本体逆时针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扩展组件的后端方向;且沿旋挖钻本体径向的由外而内的方向为本实施例中扩展组件由外而内的方向。
[0031]实施例一,
[0032]参阅图1至图5中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包括旋挖钻本体1、至少一个可脱卸的安装于旋挖钻本体1上端外缘的扩展组件2,且扩展组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包括旋挖钻本体(1)、至少一个可脱卸的安装于所述旋挖钻本体(1)上端外缘的扩展组件(2),且所述扩展组件(2)用以在所述旋挖钻本体(1)工作状态下同步挖掘出用以安装钢护筒的基坑;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组件(2)包括:连接臂(3),一端设置有装配结构,用以可脱卸的径向装配于所述旋挖钻本体(1)上端外缘,且所述连接臂(3)的前后两侧分别凸出形成有第一限位部(8)及第二限位部(9);刀块(4),中部铰接于所述连接臂(3)的另一端,且所述刀块(4)的前端构成有刀头(6),并由所述第一限位部(8)及第二限位部(9)限位所述刀块(4)绕铰接端向两个方向转动的最大位置;弹性构件(5),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刀块(4)的后部以及所述连接臂(3)或装配结构,用以向所述刀块(4)提供转动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8)相抵的推力;并且,在工作状态中,所述刀块(4)前端的刀头(6)抵触到泥土层中的卵石而受阻时能够向所述第二限位部(9)的方向转动,且所述刀块(4)对于卵石的工作状态由切削转变为推动,并在卵石松动后由所述弹性构件(5)推动所述刀块(4)复位至与所述第一限位部(8)相抵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块(4)中部横向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连接臂(3)背离所述旋挖钻本体(1)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7)内并与所述刀块(4)相铰接,且所述第一限位部(8)和第二限位部(9)均为构成于所述连接臂(3)前后两侧的半圆形凸起,并由所述刀块(4)向内一侧抵靠所述第一限位部(8)及第二限位部(9)而限位所述刀块(4)绕铰接端转动的最大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块(4)上纵向开设有穿过所述安装槽(7)的螺孔,所述连接臂(3)上相对开设有纵向通孔,且所述刀块(4)通过一螺杆(10)同时穿过所述螺孔及纵向通孔而铰接所述连接臂(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免换钻头式旋挖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孙亮亮吴一凡陈健施政裘驰王浚黄金桥金超李婷朱勤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服务总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