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6317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从下到上依次为柔性衬底层、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PE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柔性显示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十年来,种类繁多的显示基础层出不穷,自1897年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问世以来,显示技术历经等离子体显示,(LCD)液晶显示,LED(发光二极管)及(OLED)OLED器件显示器等几代重要技术的发展角逐,最终以LCD与OLED胜出告终。目前,LCD和OLED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电视和智能手机的发光显示的市场份额,同时,随着人们对电子器件显示方面的要求增高,LCD和OLED显示技术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例如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显示不再局限于仅仅放置在用户面前的平板,而是成为一种彻底改变用户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交互的新方式。其中,柔性显示技术作为人机交互间的重要一环,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0003]得益于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日常生活中便携式柔性功能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柔性显示器尤为重要受到大量关注。柔性显示器件不仅创造了新的应用概念,而且显着提高了设备的便携性,因为这些设备在不使用时可以轻松卷起,只占用最小的空间,例如可折叠手机和平板电脑、健康监测设备和透明智能窗户等。因此,进一步的发展柔性LCD和OLED是当下该领域的重中之重,而在这其中,OLED又以其本身独特的柔韧性,自发光可柔性制备等特点备受瞩目。
[0004]目前,OLED器件大多是由超过四层的多层不同材料的精确光电设计组成,通过精确沉积搭配不同功能层,有效的实现对电荷(电子和空穴)注入,器件内部电荷传输平衡,激子结合发光等过程的精确调控,从而显著提高OLED的发光效率和工作寿命。然而,目前主流高性能OLED的器件的制备有两种,其一,是基于逐步真空蒸发小分子功能层的方式,是以高制造成本为代价实现的刚性小分子多层结构制备,并不利于低成本,大面积柔性有机发光器件的制备。其二,是通过传统溶液湿法连续沉积制备多功能层OLED器件,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大面积低成本柔性器件的制备,但由于湿法制备的本身方法的特性,容易造成在连续沉积多层薄膜时,上层薄膜容易对下层小分子功能层进行溶解、侵蚀、破坏,最终影响了功能层的正常工作,因而影响发光器件的高亮度工作。此外,考虑到实际应用,发光器件必须具备一定的抗弯折、冲压等易造成形变冲击的能力。
[0005]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8]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包括沿一个方向依次设置的柔性衬底层、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PEI

Zn电子注入层、发光层、空穴注入层、PEDOT:PSS阳极、柔性封装层;发光层包括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及置于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内的发光材料。
[0009]优选地,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形成为竖向设置的蜂窝状结构。
[0010]优选地,发光材料为由Ir(ppy)3与CBP混合溶液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10~50nm;混合溶液中Ir(ppy)3和CBP的质量百分比为1:6~6:1,混合溶液的浓度为10~30mg/ml。
[0011]优选地,PEI

Zn电子注入层为PEI

Zn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3~7um。
[0012]优选地,柔性衬底层及柔性封装层为PDMS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3~7um。
[0013]优选地,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为Ag、Al、Au中的至少一种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100~200nm。
[0014]优选地,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制备材料为Perylene,厚度范围为100~300nm,分立单元单边尺寸范围为2~5um。
[0015]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的制备方法,用于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对透明玻璃衬底刚性基板进行清洗,清洗后用氮气吹干;
[0017]S2、在透明玻璃衬底刚性基板上旋转涂覆、印刷或喷涂PDMS柔性衬底层,并静止5小时固化,制备得到柔性衬底层;
[0018]S3、在柔性衬底层表面旋转涂覆、印刷或喷涂阴极银纳米线溶液,并进行热退火,制备得到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
[0019]S4、在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表面旋转涂覆、印刷或喷涂PEI

Zn电子注入层,并进行热退火;
[0020]S5、采用真空热蒸发方法蒸镀Perylene辅助层,利用激光刻蚀法将Perylene辅助层刻蚀为网状结构,并转印在PEI

Zn电子注入层表面,制得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
[0021]S6、将发光材料溶液滴覆在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上,静止20s充分渗透后旋转涂覆,并进行热退火,制得发光层;
[0022]S7、在发光层表面滴覆PEDOT:PSS溶液并进行旋转涂覆,后进行退火处理制备得到空穴注入层;
[0023]S8、在真空度为3*10
‑4Pa条件下,蒸镀金属阳极,得到PEDOT:PSS阳极。
[0024]优选地,步骤S3、S4、S6中热退火温度范围在100~250℃,时间范围为0.5~2h。
[0025]优选地,热退火采用恒温热台加热、烘箱加热、远红外加热、热风加热中的至少一种。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7]1、通过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的设置,提高了器件本征可拉伸及柔韧特性,同时,利用结构本身的特殊性,该器件能够展现出极强的回复特性,即经过拉伸、弯折、局部施压等操作后,器件性能保持较好,薄膜形貌保持较少的形变,器件具备优异的机械操作稳定性。
[0028]2、通过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的设置,有效的将小分子发光材料限制在
网格中间,避免连续沉积多功能层时,上层溶液对底层薄膜的过度侵蚀及破坏导致的发光层分散,优化发光层于空穴注入层薄膜形貌,有助于提高器件电荷传输效果,提高器件发光效率。
[0029]3、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具备封装效果,能够有效隔绝来自工作环境中的水氧侵蚀,提高OLED器件的工作寿命,解决了器件实际商业化生产及应用中面临的工作寿命短的“卡脖子”难题。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的俯视图;
[0032]图中附图标记为:1、PEDOT:PSS阳极,2、空穴注入层,3、发光层,4、PEI

Zn电子注入层,5、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6、柔性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一个方向依次设置的柔性衬底层、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PEI

Zn电子注入层、发光层、空穴注入层、PEDOT:PSS阳极、柔性封装层;发光层包括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及置于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内的发光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形成为竖向设置的蜂窝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发光材料为由Ir(ppy)3与CBP混合溶液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10~50nm;混合溶液中Ir(ppy)3和CBP的质量百分比为1:6~6:1,混合溶液的浓度为10~30m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PEI

Zn电子注入层为PEI

Zn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3~7u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柔性衬底层及柔性封装层为PDMS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3~7u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透明导电阴极银纳米线层为Ag、Al、Au中的至少一种制备而成,厚度范围为100~200n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冲压的阵列型柔性可拉伸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网格状柔性可拉伸抗冲压保护层制备材料为Perylene,厚度范围为100~300nm,分立单元单边尺寸范围为2~5um。8.抗冲压的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丽萍张仕刚舒成业郑华靖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京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