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595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清理组件和第二清理组件,第一清理组件位于第二清理组件正面,箱体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内的装卸组件,该装置通过第一清理组件带动箱体内的水流动的同时使水经第一净化箱再流动至箱体内,通过流动的水提高清理塑料膜,提高清理塑料膜的清理效果的同时使第一净化箱对水内的油污和杂质进行过滤,减少箱体内水内的污渍,进一步提高清理效果,通过第二清理组件带动箱体内的水流动的同时使水经第二净化箱过滤再流至箱体内,通过第二净化箱对水内含有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减少箱体内水中的污渍。内水中的污渍。内水中的污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膜回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 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其中又以食品包装所占比例最大,比如饮料包装、速冻食品包装、蒸煮食品包装、快餐食品包装等,这些产品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0003]申请号为202023076499.4公开了一种废弃塑料膜回收处理装置,其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1)传统的废弃塑料膜回收处理装置,对废弃的塑料膜不能进行快速的粉碎,实用性不高;(2)传统的废弃塑料膜回收处理装置,不能有效地对塑料膜进行清洁,塑料膜品质较低;(3)传统的废弃塑料膜回收处理装置,不能有效地使废弃塑料膜融化凝固,工作效率低,但是其在对塑料膜进行清洗时,由于回收的塑料膜大都大小不一,且塑料膜的质量较轻,不便于喷洗并用毛刷刷,其采用的喷洗并用毛刷刷的清洁效果较差,且现有的将塑料膜放置在桶或池内浸泡清洗的方式,不便于在清洗的过程中将掉落在或扩散在水中的杂质和油污进行过滤,水中含有的污渍较多,影响清洗效果,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清理组件和第二清理组件,第一清理组件位于第二清理组件正面,箱体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内的装卸组件;
[0005]所述第一清理组件包括第一导水管、第一水泵、第二导水管、第一净化箱和第三导水管,第一导水管的进水端延伸至箱体内,第一导水管的排水端与第一净化箱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净化箱的排水端与第二导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导水管的排水端与第一水泵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水泵的排水端与第三导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导水管的排水端延伸至箱体内,第一净化箱与箱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水泵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水管和第三导水管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和二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第一水泵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导水管的进水端位于箱体的右侧上端。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净化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安装框,第一安装框的内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滤网、纱布板和活性炭板,第一滤网、纱布板和活性炭板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一净化箱远离箱体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清理组件包括第四导水管、第二水泵、第五导水管、第二净化箱
和第六导水管,第四导水管的进水端延伸至箱体内,第四导水管的排水端与第二净化箱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净化箱的排水端与第五导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五导水管的排水端与第二水泵的进水端连接,第二水泵的排水端与第六导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第六导水管的排水端延伸至箱体内,第二水泵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净化箱与箱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四导水管和第六导水管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第四电动阀门和第二水泵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第四导水管的进水端位于箱体的左侧下端。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净化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二安装框,第二安装框的内侧分别套设有第二滤网、第三滤网和第四滤网,第二滤网、第三滤网和第四滤网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二滤网的网孔直径、第三滤网的网孔直径和第四滤网的网孔直径逐渐缩小,第二净化箱远离箱体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盖板。
[0011]优选的,所述装卸组件包括电动推杆、安装圈、连接件和滤盘,安装圈的外壁呈矩形阵列固定设在箱体的正面和背面,电动推杆的侧壁分别与安装圈的内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连接件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件的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内,连接件位于箱体内的一端与滤盘的顶部固定连接,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五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箱体的底部且靠近端角处均固定设有支撑柱。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4]1、该装置通过装卸组件便于将塑料膜放置至箱体内,且便于将清理完成的塑料膜移动至箱体外,便于工作人员操作,方便使用。
[0015]2、该装置通过第一清理组件带动箱体内的水流动的同时使水经第一净化箱再流动至箱体内,通过流动的水提高清理塑料膜,提高清理塑料膜的清理效果的同时使第一净化箱对水内的油污和杂质进行过滤,减少箱体内水内的污渍,进一步提高清理效果。
[0016]3、该装置通过第二清理组件带动箱体内的水流动的同时使水经第二净化箱过滤再流至箱体内,通过第二净化箱对水内含有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减少箱体内水中的污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的箱体剖视和排水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的第二净化箱剖视和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的第一净化箱剖视和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箱体;2、第二清理组件;201、第二净化箱;202、第四导水管;203、第六
导水管;204、第二水泵;205、第五导水管;3、第一清理组件;301、第一水泵;302、第二导水管;303、第一净化箱;304、第一导水管;305、第三导水管;4、装卸组件;401、电动推杆;402、连接件;403、滤盘;404、安装圈;5、排水管;6、第二安装框;7、第三滤网;8、第四滤网;9、第二滤网;10、第一安装框;11、第一滤网;12、活性炭板;13、纱布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4]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清理组件3和第二清理组件2,通过第一清理组件3带动箱体1内的水流动的同时使水经第一净化箱303再流动至箱体1内,通过流动的水提高清理塑料膜,提高清理塑料膜的清理效果的同时使第一净化箱303对水内的油污和杂质进行过滤,减少箱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清理组件(3)和第二清理组件(2),第一清理组件(3)位于第二清理组件(2)正面,箱体(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有延伸至箱体(1)内的装卸组件(4);所述第一清理组件(3)包括第一导水管(304)、第一水泵(301)、第二导水管(302)、第一净化箱(303)和第三导水管(305),第一导水管(304)的进水端延伸至箱体(1)内,第一导水管(304)的排水端与第一净化箱(303)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净化箱(303)的排水端与第二导水管(302)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导水管(302)的排水端与第一水泵(301)的进水端连接,第一水泵(301)的排水端与第三导水管(305)的进水端连接,第三导水管(305)的排水端延伸至箱体(1)内,第一净化箱(303)与箱体(1)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水泵(301)的顶部与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水管(304)和第三导水管(305)的外壁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和二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第一水泵(301)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导水管(304)的进水端位于箱体(1)的右侧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箱(30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阵列排布的第一安装框(10),第一安装框(10)的内侧分别套设有第一滤网(11)、纱布板(13)和活性炭板(12),第一滤网(11)、纱布板(13)和活性炭板(12)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第一净化箱(303)远离箱体(1)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盖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塑料膜回收利用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理组件(2)包括第四导水管(202)、第二水泵(204)、第五导水管(205)、第二净化箱(201)和第六导水管(203),第四导水管(202)的进水端延伸至箱体(1)内,第四导水管(202)的排水端与第二净化箱(201)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净化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娣
申请(专利权)人:闽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