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组、内窥镜物镜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79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像镜组、内窥镜物镜及内窥镜。成像镜组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成像镜组满足:150deg/mm≤FOV/SD11≤189deg/mm。上述成像镜组,能够兼顾小型化设计和良好的成像质量。的成像质量。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组、内窥镜物镜及内窥镜


[0001]本技术涉及内窥镜
,特别是涉及一种成像镜组、内窥镜物镜及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能够伸入病患体内,进行更加精准地诊断或治疗,因而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病患体内组织较为脆弱,内窥镜在诊断或治疗时容易对病患造成损伤,尤其是用于观察消化器官、支气管、鼻腔、咽喉、泌尿器官及子宫等的内窥镜对体积的要求更加严格。然而,目前的内窥镜尺寸过大,容易对病患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内窥镜尺寸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像镜组、内窥镜物镜及内窥镜。
[0004]一种成像镜组,所述成像镜组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为四片,且所述成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0005]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0006]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0007]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以及,
[0008]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0009]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0]150deg/mm≤FOV/SD11≤189deg/mm;
[0011]其中,FOV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SD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3]0.7≤SD11/f≤1.1;
[0014]其中,f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有效焦距。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6]1.6≤f*tan(HFOV)/ImgH≤2.2;
[0017]其中,f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有效焦距,HFOV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ImgH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19]2.9≤TTL/ImgH≤3.8;
[0020]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组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2]1.4mm
‑1≤FNO/TTL≤2mm
‑1;
[0023]其中,FNO为所述成像镜组的光圈数,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组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大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均小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26]1.4≤SD11/SD42≤1.8;和/或,
[0027]2.3≤SD11/SD21≤3.4;
[0028]其中,SD4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SD2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0]3.4≤TTL/f≤4;
[0031]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组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有效焦距。
[00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
[0033]0.9≤Bf/f≤1.4;
[0034]其中,Bf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成像镜组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有效焦距。
[003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材质为玻璃,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材质均为塑料。
[003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材质均为塑料。
[0037]一种内窥镜物镜,包括感光元件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成像镜组,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成像镜组的像侧。
[0038]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所述的内窥镜物镜。
[0039]上述成像镜组,各透镜的光焦度和面型能够得到合理配置,配合对FOV/SD11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会聚光线,从而缩短成像镜组的总长,进而当成像镜组应用于内窥镜中时,有利于缩小内窥镜的尺寸,避免内窥镜的尺寸过大而对病患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0042]图3为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4为第二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0044]图5为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6为第三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0046]图7为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7]图8为第四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0048]图9为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49]图10为第五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0050]图11为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12为第六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0052]图13为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14为第七实施例中成像镜组的像散曲线图、畸变曲线图和倍率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5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四片透镜的成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组中具有光焦度的透镜的数量为四片,且所述成像镜组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以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150deg/mm≤FOV/SD11≤189deg/mm;其中,FOV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SD1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0.7≤SD11/f≤1.1;其中,f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有效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1.6≤f*tan(HFOV)/ImgH≤2.2;其中,f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有效焦距,HFOV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的一半,ImgH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2.9≤TTL/ImgH≤3.8;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镜组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成像镜组的最大视场角所对应的像高的一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镜组满足以下条件式:1.4mm
‑1≤FNO/TTL≤2mm
‑1;其中,FNO为所述成像镜组的光圈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周新赵源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