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69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所述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具体为:判断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并采集框架断路器的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并根据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结果生成对应告警标识,并上传至主站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电气回路状态进行分析,并基于电气回路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的判断,提高了倒送电情况判断的准确性。倒送电情况判断的准确性。倒送电情况判断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倒送电防治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快速推进,包括储能、光伏、自备发电机在内的用户侧电源数量呈现高速增长,电网面临的倒送电风险随之加剧。用户侧电源连锁切换装置、防孤岛装置作为用户侧防倒送电的关键技术手段,目前尚存在大量不规范的情况,用户侧电源异常倒送电逐渐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最显著的安全隐患。目前通过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倒送电风险防控仍然存在一定盲目性,技术上仍无法杜绝电网倒送电。框架断路器安装于配变低压出线侧,是控制负荷与电源通断的关键装置,但在现有的断路器运行过程中仅能够实现失电跳闸等常规保护作用,无法对于电气回路的运行状况进行有效分析,在进行异常倒送电情况的判断时,准确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通过对电路状况进行分析,实现对于电源异常倒送电的判断和防治,能够解决现有的框架断路器无法根据电路状况进行倒送电情况判断,倒送电判断准确性较低、防控盲目性较高的问题,使得能够对倒送电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包括:
[0006]判断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并采集框架断路器的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
[0007]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
[0008]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并根据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结果生成对应告警标识,并上传至主站系统。
[0009]进一步的,在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时,将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组合,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电气回路状态。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气回路状态包括负荷侧电源未工作、负荷侧电源工作、两侧电源均未工作、负荷侧电源工作以及外部电源正常工作。
[0011]进一步的,在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后,还对识别出的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基于电源异常倒送电风险等级确定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指令。
[0012]进一步的,所述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指令包括可合闸、拒合闸、执行通用保护逻辑以及分闸拒合。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对识别出的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的具体过程
为:调取一段时间内的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确定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的波动情况,基于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的波动情况对负荷侧电源和外部电源的失电情况进行判断,若负荷侧电源和外部电源的失电情况为电压波动,则将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划分为低风险等级,并将剩余的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划分为高风险等级。
[0014]进一步的,所述告警标识包括电气回路状态的识别结果、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的风险等级以及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指令。
[0015]进一步的,在判断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并采集框架断路器的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前,还实时对外部电源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并在外部电源失电时,框架断路器执行失压脱扣动作,使开关跳闸,在开关跳闸后,再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能够对电气回路状态进行分析,并基于电气回路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的判断,从而通过框架断路器的分合闸来实现对于电源异常倒送电的防治。且在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时,能够对于电源异常倒送电的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框架断路器对应的开关指令和后续的告警标识,从而更加准确地实现电源异常倒送电的防治。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
[0021]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0022]判断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并采集框架断路器的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
[0023]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
[0024]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并根据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结果生成对应告警标识,并上传至主站系统。
[0025]在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时,将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组合,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电气回路状态。
[0026]所述电气回路状态包括负荷侧电源未工作、负荷侧电源工作、两侧电源均未工作、负荷侧电源工作以及外部电源正常工作。
[0027]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分为分闸状态和合闸状态。
[0028]通过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可以对负荷侧电源以及外部电源是否工作进行判断,当能够检测到电源侧电压,且无法检测到负荷侧电压时,可知负荷侧电源未工作。
[0029]而若能够检测到负荷侧电压,无论是否能够检测到电源侧电压,均能够判断负荷侧电源处于工作状态。
[0030]当无法检测到负荷侧电压以及外部电源侧电压时,可以判断两侧电源均未工作。
[0031]且仅当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为合闸状态,且均能够监测到电源侧电压以及负荷
侧电压时,判断外部电源正常工作。
[0032]当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为分闸状态,且判断出电气回路状态为负荷侧电源未工作时,确定框架断路器此时处于热备用状态,不存在电源异常倒送电风险,框架断路器可以合闸。
[0033]若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为分闸状态,且判断出电气回路状态为负荷侧电源正常工作时,确定此时不存在电源异常倒送电风险,但为了不影响负荷侧电源的工作,因此对框架断路器下发“拒合”的开关指令。
[0034]若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为合闸状态,且判断出电气回路状态为外部电源正常工作时,确定此时也不存在电源异常倒送电风险,且框架断路器并不需要执行另外的开关指令,仅执行框架断路器原有的通用保护逻辑即可。所述通用保护逻辑包括失电保护,开关跳闸等。
[0035]而不论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为分闸状态或是合闸状态,在判断出电气回路状态为两侧电源均未工作时,很可能出现倒送电情况,因此对框架断路器下发“拒合”的开关指令,从而避免倒送电情况的出现。针对框架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的情况,还需要在开关指令中额外添加分闸指令。
[0036]在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后,还对识别出的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基于电源异常倒送电风险等级确定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指令。
[0037]所述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指令包括可合闸、拒合闸、执行通用保护逻辑以及分闸拒合。
[00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判断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并采集框架断路器的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并根据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结果生成对应告警标识,并上传至主站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电气回路状态识别时,将框架断路器的合闸状态、电源侧电压和负荷侧电压进行组合,根据组合结果确定电气回路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回路状态包括负荷侧电源未工作、负荷侧电源工作、两侧电源均未工作、负荷侧电源工作以及外部电源正常工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电气回路状态进行电源异常倒送电识别后,还对识别出的电源异常倒送电情况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并基于电源异常倒送电风险等级确定框架断路器的开关指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框架断路器的电源异常倒送电防治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李佶李一鸣楼钢胡李栋林恺丰周哲权邵嘉伟卢意邵大威杨昶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