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65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涉及闸门水下堵漏技术领域;为了提升堵漏效果;该方法包括:泄漏部处理;选择与泄漏部尺寸适配的槽管,安装槽管,并使密封槽管外侧与泄漏部之间密封;利用导流槽将内部水体导出;封堵导流槽;漏水点处打注多个浆眼;灌浆处理,选择一个浆眼通过浆料进行灌浆,在相邻的浆眼看到灌浆的浆料后,对该浆眼进行封堵,并继续灌浆,使灌浆继续向后推进。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开设多个浆眼,在灌浆作业时,能够通过其余的浆眼更好的观察灌浆情况,更好的判断灌浆进度,一定程度的避免了灌浆不充分的问题;在遇到灌浆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从最近的浆眼进行补浆,且易于处理堵塞等突发问题,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闸门水下堵漏
,尤其涉及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闸门的应用中,随着闸门使用时间的增长,容易出现局部开裂、泄漏的现象,为了保障闸门的正常运行,还需要进行人工堵漏处理,目前灌浆堵漏属于一种常见的堵漏方式,然而灌浆堵漏存在还存在以下问题,直接通过浆眼灌浆,难以判断内部灌浆情况,容易出现灌浆不充分的问题,单一浆眼灌浆时,由于泄漏处可能存在杂质、异物等,容易造成通道堵塞,影响灌浆效果。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1221193.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沥青灌浆防渗堵漏方法,该沥青灌浆防渗堵漏方法的防渗工艺为,使用沥青熔化炉对沥青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204℃

260℃的温度区间时,沥青开始熔化,熔炼30min

50min,得到沥青溶液,将直径大小为:2mm

5mm、含量为50%

70%的砂粒添加至沥青溶液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5min

10min,得到沥青混合液1,将10%

20%的聚氨酯添加至沥青混合液1中,搅拌混合3min

5min,得到沥青混合液2,将5%

10%的丙烯酸水乳添加至沥青混合液2中,搅拌混合2min

5min,得到沥青防渗材料,将沥青防渗材料倒入高压灌浆机中,使用高压灌浆机将沥青防渗材料倒在需要防渗的基层面上,使用摸泥板将沥青防渗材料磨平,自然风干2天

3天。上述专利中的堵漏方法存在以下不足:灌浆时,难以判断内部灌浆情况,容易出现灌浆不充分的问题,单一浆眼灌浆时,由于泄漏处可能存在杂质、异物等,容易造成通道堵塞,影响灌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包括:
[0007]S1:泄漏部处理;
[0008]S2:选择与泄漏部尺寸适配的槽管,安装槽管,并使密封槽管外侧与泄漏部之间密封;
[0009]S3:利用导流槽将内部水体导出;
[0010]S4:封堵导流槽;
[0011]S5:漏水点处打注多个浆眼;
[0012]S6:灌浆处理,选择一个浆眼通过浆料进行灌浆,在相邻的浆眼看到灌浆的浆料后,对该浆眼进行封堵,并继续灌浆,使灌浆继续向后推进,依次对经过的浆眼进行封堵;
[0013]S7:完成灌浆后,对所有浆眼进行封堵;
[0014]S8:检查有无泄漏;
[0015]S9:完成。
[0016]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泄漏部处理的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17]S11:将泄漏部切割处理,切割成规则形状;
[0018]S12:清理泄漏部,去除杂质、异物;
[0019]S13:将泄漏部进行打磨处理。
[0020]进一步的:所述S5步骤中,相邻浆眼的间距应在泄漏部长度的0.1~0.25倍之间,浆眼直径的尺寸控制在1~5cm之间。
[002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浆料的成分包括:
[0022]成分A:环氧树脂80~95份、稀释剂10~20份、黄砂5~20份、石英粉5~15份、水泥2~10份、増韧剂2~5份、消泡剂1~12份、分散剂1~8份、流平剂1~6份、触变剂1~2份;
[0023]成分B:固化剂45~55份、促进剂2~7份、偶联剂1~2份。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S21:按重量份取各原料备用;
[0026]S22:将除黄砂、石英粉、水泥之外的成分A搅拌混合;
[0027]S23:加入成分B搅拌混合;
[0028]S24:加入黄砂、石英粉、水泥继续混合;
[0029]S25:即得。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2步骤中,混合温度控制在25~45℃,混合时间控制在5~8min;
[0031]所述S23步骤中,混合温度控制在10~20℃,混合时间控制在2~5min;
[0032]所述S24步骤中,混合温度控制在30~50℃,混合时间控制在5~10min。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浆料的成分包括:
[0034]成分A:环氧树脂85份、稀释剂15份、黄砂10份、石英粉10份、水泥5份、増韧剂4份、消泡剂6份、分散剂4份、流平剂4份、触变剂1份;
[0035]成分B:固化剂50份、促进剂3份、偶联剂1份。
[0036]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22步骤中,混合温度控制在42℃,混合时间控制在6min。
[0037]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S23步骤中,混合温度控制在15℃,混合时间控制在3min。
[0038]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4步骤中,混合温度控制在40℃,混合时间控制在7min。
[003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40]1.本专利技术通过开设多个浆眼,在灌浆作业时,能够通过其余的浆眼更好的观察灌浆情况,更好的判断灌浆进度,一定程度的避免了灌浆不充分的问题。
[0041]2.本专利技术在遇到灌浆不充分的情况下,能够从最近的浆眼进行补浆,且易于处理堵塞等突发问题,提升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中不同浆料的堵漏效果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44]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45]实施例1:
[0046]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包括:
[0047]S1:泄漏部处理;
[0048]S2:选择与泄漏部尺寸适配的槽管,安装槽管,并使密封槽管外侧与泄漏部之间密封;
[0049]S3:利用导流槽将内部水体导出;
[0050]S4:封堵导流槽;
[0051]S5:漏水点处打注多个浆眼;
[0052]S6:灌浆处理,选择一个浆眼通过浆料进行灌浆,在相邻的浆眼看到灌浆的浆料后,对该浆眼进行封堵,并继续灌浆,使灌浆继续向后推进,依次对经过的浆眼进行封堵;
[0053]S7:完成灌浆后,对所有浆眼进行封堵;
[0054]S8:检查有无泄漏;
[0055]S9:完成。
[0056]本方案,通过开设多个浆眼,能够更好的观察灌浆情况,一定程度的避免了灌浆不充分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泄漏部处理;S2:选择与泄漏部尺寸适配的槽管,安装槽管,并使密封槽管外侧与泄漏部之间密封;S3:利用导流槽将内部水体导出;S4:封堵导流槽;S5:漏水点处打注多个浆眼;S6:灌浆处理,选择一个浆眼通过浆料进行灌浆,在相邻的浆眼看到灌浆的浆料后,对该浆眼进行封堵,并继续灌浆,使灌浆继续向后推进,依次对经过的浆眼进行封堵;S7:完成灌浆后,对所有浆眼进行封堵;S8:检查有无泄漏;S9: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泄漏部处理的方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1:将泄漏部切割处理,切割成规则形状;S12:清理泄漏部,去除杂质、异物;S13:将泄漏部进行打磨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相邻浆眼的间距应在泄漏部长度的0.1~0.25倍之间,浆眼直径的尺寸控制在1~5c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闸门水下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的成分包括:成分A:环氧树脂80~95份、稀释剂10~20份、黄砂5~20份、石英粉5~15份、水泥2~10份、増韧剂2~5份、消泡剂1~12份、分散剂1~8份、流平剂1~6份、触变剂1~2份;成分B:固化剂45~55份、促进剂2~7份、偶联剂1~2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锋王浩男韩英才魏伟卓南仲倩孙宇苗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