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56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3
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涉及矿热炉底部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底部环单元,各弧形底部环单元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所述弧形底部环单元包括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采用氩弧焊焊接制成;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冷却通道;钢制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出水孔均与冷却通道连通;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均设置有筋板,钢制盖板的筋板和铜制底板的筋板依次相邻上下相错设置在冷却通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抗压强度和传热效率,避免底部环被压损或者裂纹漏水的积极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


[0001]本技术涉及矿热炉底部环
,特别是涉及一种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

技术介绍

[0002]矿热炉底部环是用于矿热炉电极把持器压力环的底部,其作用是阻火平台,阻隔下方高温上窜,防止烧毁上面受保护的导电件。目前,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产品:一种是矿热炉底部环整体全部采用不锈钢板压力成型拼凑焊接制成;另外一种是矿热炉底部环用纯铜铸造或者锻造加工成型的。不锈钢板加工成的矿热炉底部环由于材料本身导热性很差,不能及时将受到的热量带走,受热的不锈钢底面因受高温而导致裂纹漏水。而纯铜加工成的矿热炉底部环,由于铜本身强度低,当矿热炉底部环上方的导电元件下降压在底部环上时,因长期受高温影响,铜底部环更容易受压造成变形而导致底部环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以达到提高抗压强度和传热效率,避免底部环被压损或者裂纹漏水的目的。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底部环单元,各弧形底部环单元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所述弧形底部环单元包括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采用氩弧焊焊接制成;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冷却通道;钢制盖板上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进水孔、出水孔均与冷却通道连通;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均设置有筋板,钢制盖板的筋板和铜制底板的筋板依次相邻上下相错设置在冷却通道内。
[0005]进一步,所述钢制盖板的外周设置有护屏安装螺孔,钢制盖板的内周设置有防电极筒摩擦槽,钢制盖板的中间设置有背弧。
[0006]进一步,所述弧形底部环单元的两端设置有吊耳,螺栓和螺母穿过吊耳的吊孔将相邻的两个弧形底部环单元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
[0007]进一步,所述钢制盖板的第一道筋板位于冷却通道上端,钢制盖板的第一道筋板的下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所述铜制底板的第一道筋板位于冷却通道下端,铜制底板的第一道筋板的上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所述钢制盖板的第二道筋板位于冷却通道上端,钢制盖板的第二道筋板的下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所述铜制底板的第二道筋板位于冷却通道下端,铜制底板的第二道筋板的上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
[0008]进一步,所述钢制盖板由耐热钢或者不锈钢制作而成,所述铜制底板由纯铜制作而成。
[0009]本技术所提供的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弧形底部环单元包括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采用氩弧焊焊接制成,钢制盖板由耐热钢或者不锈钢制作而成,耐压强度高,可以承受上方导电元件的下行压力,避免底部环被压损。铜制底板由纯铜
制作而成,主要作用是导热传热,同时保护钢制盖板和上方的导电元件不被高温灼烧。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冷却通道,钢制盖板和铜制底板均设置有筋板,不仅可以提高耐压强度,而且对冷却水进行导流,有利于底部环内进行热交换,避免因受高温而导致裂纹漏水。因此,本技术具有提高抗压强度和传热效率,避免底部环被压损或者裂纹漏水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0010]附图部分公开了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其中,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的弧形底部环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技术的弧形底部环单元的结构侧视图;
[0014]图4是本技术的钢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技术的铜制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技术的冷却水的水流流向图;
[0017]附图标记:1、弧形底部环单元 ;2、钢制盖板;21、进水孔;22、出水孔;23、护屏安装螺孔;24、防电极筒摩擦槽;25、背弧;3、铜制底板;4、冷却通道;5、筋板;6、吊耳;7、螺栓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底部环单元1,各弧形底部环单元通过螺栓和螺母7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弧形底部环单元1包括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钢制盖板2由耐热钢或者不锈钢制作而成;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冷却通道4;钢制盖板2上设置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进水孔21、出水孔22均与冷却通道4连通;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均设置有筋板5,钢制盖板2的筋板5和铜制底板3的筋板5依次相邻上下相错设置在冷却通道4内。
[0019]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钢制盖板2由耐热钢或者不锈钢制作而成。铜制底板3由纯铜制作而成。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均设置有筋板5,将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采用氩弧焊焊接制成弧形底部环单元1,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冷却通道4。然后,2

8个弧形底部环单元1通过螺栓和螺母7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钢制盖板2由耐热钢或者不锈钢制作而成,耐压强度高,可以承受上方导电元件的下行压力,避免底部环被压损。铜制底板3由纯铜制作而成,主要作用是导热传热,同时保护钢制盖板2和上方的导电元件不被高温灼烧。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均设置有筋板5,筋板5不仅可以提高耐压强度,而且对冷却水进行导流,有利于底部环内进行热交换,避免因受高温而导致裂纹漏水。
[0020]上述的钢制盖板2的外周设置有护屏安装螺孔23,钢制盖板2的内周设置有防电极筒摩擦槽24,钢制盖板2的中间设置有背弧25。护屏通过螺栓固定在护屏安装螺孔23内,护屏靠在背弧25上。钢制盖板2的内周安装导电元件,防电极筒摩擦槽24可以避免钢制盖板2和电极筒摩擦,避免底部环被压损或者裂纹漏水。
[0021]上述的弧形底部环单元1的两端设置有吊耳6,螺栓和螺母7穿过吊耳的吊孔将相
邻的两个弧形底部环单元1依次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2

8个弧形底部环单元1通过螺栓和螺母7穿过吊耳的吊孔将弧形底部环单元1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便于安装和拆卸检修,使用方便。
[0022]上述的筋板5位于冷却通道4内,钢制盖板2的筋板5和铜制底板3的筋板5依次相邻上下相错设置在冷却通道4内。钢制盖板2的第一道筋板5位于冷却通道4上端,钢制盖板2的第一道筋板5的下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铜制底板3的第一道筋板5位于冷却通道4下端,铜制底板3的第一道筋板5的上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钢制盖板2的第二道筋板5位于冷却通道4上端,钢制盖板2的第二道筋板5的下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铜制底板3的第二道筋板5位于冷却通道4下端,铜制底板3的第二道筋板5的上端预留冷却水流淌空间。钢制盖板2的第一道筋板5、铜制底板3的第一道筋板5、钢制盖板2的第二道筋板5、铜制底板3的第二道筋板5依次相邻上下相错设置在冷却通道4内。钢制盖板2上设置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进水孔21、出水孔22均与冷却通道4连通。冷却水在冷却通道4沿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底部环单元(1),各弧形底部环单元通过螺栓和螺母(7)连接在一起而形成圆环状的矿热炉铜底部环,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底部环单元(1)包括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采用氩弧焊焊接制成;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冷却通道(4);钢制盖板(2)上设置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进水孔(21)、出水孔(22)均与冷却通道(4)连通;钢制盖板(2)和铜制底板(3)均设置有筋板(5),钢制盖板(2)的筋板(5)和铜制底板(3)的筋板(5)依次相邻上下相错设置在冷却通道(4)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其特征是,所述钢制盖板(2)的外周设置有护屏安装螺孔(23),钢制盖板(2)的内周设置有防电极筒摩擦槽(24),钢制盖板(2)的中间设置有背弧(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钢复合矿热炉底部环,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刚马喜春费旭日田相栋李超冷丽丽吕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东泰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