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40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其包括轴;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夹持端与第一握端,所述第一夹持端与第一握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夹持端与第二握端,所述第二夹持端与第二握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部;制备件,所述制备件包括垂直段与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垂直段为垂直关系;其中,所述轴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枢转连接;所述垂直段于所述轴的任意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存在重合线,在使用时所述弯折段的中线与所述重合线在俯视状态下相重合。所述重合线在俯视状态下相重合。所述重合线在俯视状态下相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血管重建的材料主要有人造血管和生物组织型。经研究发现,人工血管的优点是来源广泛,可以批量生产,易于保存。缺点是组织相容性差,容易形成血栓,需要长期抗凝治疗,远期通畅率不高,价格较高。生物组织型分为自体移植,异体移植和异种移植。
[0003]自体血管移植理论上是最理想的材料,但是可取用的自体血管少,其长度和口径往往都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经动物实验发现,使用带腹直肌后鞘的腹膜能够制作成为各种管径的腹膜管,能够很好的完成门静脉的重建,但在腹膜管缝制过程中需要两人协同操作,才能缝制完成,导致在手术过程中或者动物实验中腹膜管缝制时间过长。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
[0006]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其包括
[0007]轴;
[0008]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夹持端与第一握端,所述第一夹持端与第一握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
[0009]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夹持端与第二握端,所述第二夹持端与第二握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部;
[0010]制备件,所述制备件包括垂直段与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垂直段为垂直关系;
[0011]其中,所述轴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枢转连接;所述垂直段于所述轴的任意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存在重合线,在使用时所述弯折段的中线与所述重合线在俯视状态下相重合。
[0012]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区域内,并设置通孔垂直贯穿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轴设置于通孔内,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进行连接。
[0013]所述垂直段与所述轴为可拆卸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垂直段的一端为固定端,并于所述固顶端设置第一制动凸起,所述轴包括孔,所述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制动凸起,所述第二制动凸起对所述第一制动凸起进行制动。
[0015]所述弯折段包括:转动段,连接段,扩张单元,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垂直段,所述转动段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且所述转动段的中线与所述连接段的中线重合,所述转动段以所述连接段的中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运动,所述扩张单元的一端沿所述转动段的中线轴向移动,所述扩张单元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段。
[0016]进一步,所述转动件的一端为转钮,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件,所述连接段与所述转动件相连一端设置连接孔,所述限位件伸入至所述连接孔内,连接孔内设置防限位件脱离的隔板。
[0017]进一步,所述扩张单元包括:移动件、杆、弧形件;所述移动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转动段;所述杆包括第一杆与第二杆,且所述第一杆与所述第二杆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杆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所述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移动件,所述第二端铰接于所述弧形件的内壁,所述第二杆包括第三端与第四端,所述第三端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件的内壁,所述第四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段。
[0018]进一步,所述弧形件设置为至少两个,且所述弧形件组合后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的数量与所述弧形件相同。
[0019]所述第一握端与第二握端为镜像设置,且所述第一握端与所述第二握端结构相。
[0020]进一步,所述第一握端包括:指环,所述指环与所述第一部分为一体连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轴的一端设置制备件,使腹膜管缝制操作单人就可以完成,提高腹膜管制备的效率;通过能够扩张直径的制备件,能够制备出不同直径的腹膜管,满足了血管重建中对于不同直径腹膜管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连接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制备件位置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腹膜夹持状态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备件扩张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腹膜包裹制备件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制备件整体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制备件扩张状态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弧形件连接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垂直段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轴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部分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部分示意图;
[0034]图中,1、轴;11、孔;12、第二制动凸起;2、第一部分;21、第一夹持端;22、第一握端;23、第一连接部;24、连接区域;25、通孔;3、第二部分;31、第二夹持端;32、第二握端;33、第二连接部;4、制备件;41、垂直段;411、固定端;412、第一制动凸起;42、弯折段;421、转动段;422、连接段;423、移动件;424、第一杆;425、第二杆;426、弧形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类似的用词,是为了便于描述图示中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除了在附图中绘示的方位之外,这些空间相关用词也意欲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而在此
所使用的空间相关用词也可依此相同解释。
[0036]图1—3及图11—1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其包括:轴1;第一部分2,第二部分3,制备件4,第一部分2包括第一夹持端21与第一握端22,第一夹持端21与第一握端22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3;第二部分3包括第二夹持端31与第二握端32,第二夹持端31与第二握端32之间设置第二连接部33;制备件4包括垂直段41与弯折段42,弯折段42与垂直段41为垂直关系;其中,轴1将第一连接部23与第二连接部33枢转连接;垂直段41于轴1的任意一端相连接,第一夹持端21与第二夹持端31存在重合线,在使用时弯折段42的中线与重合线在俯视状态下相重合。
[0037]参考图1及图11—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23的内部设置连接区域24,第二连接部33位于连接区域24内,同时在第一连接部23的顶部端面设置有通孔25,通孔25垂直贯穿第一连接部23以及设置位于连接区域24的第二连接部33,轴1设置于此通孔25内,更具体的,第一连接部23的顶部端面设置凹槽一,凹槽为圆心,且凹槽与通孔25同心,另外,第一连接部23的底部端面设置有凹槽二,凹槽一与凹槽二直径深度相同,轴1的一端设置与凹槽一等同的挡片一,轴1的另一端设置与凹槽二等同的挡片二,通过但挡片一与挡片二能够防止轴1脱离出通孔25;第一部分2与第二部分3通过轴1进行连接,以及通过轴1实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的开合。...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膜管制备器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轴;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夹持端与第一握端,所述第一夹持端与第一握端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部;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夹持端与第二握端,所述第二夹持端与第二握端之间设置第二连接连接部;制备件,所述制备件包括垂直段与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垂直段为垂直关系;其中,所述轴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枢转连接;所述垂直段于所述轴的任意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端与所述第二夹持端存在重合线,在使用时所述弯折段的中线与所述重合线在俯视状态下相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管制备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连接区域内,并设置通孔垂直贯穿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轴设置于通孔内,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进行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管制备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与所述轴为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膜管制备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段的一端为固定端,并于所述固顶端设置第一制动凸起,所述轴包括孔,所述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制动凸起,所述第二制动凸起对所述第一制动凸起进行制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腹膜管制备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段包括:转动段,连接段,扩张单元,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于所述垂直段,所述转动段枢转连接于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幸傅翔代佳灵谭春路陈拥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