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及动平衡工装技术

技术编号:364513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7
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制造叶轮,再对叶轮进行测量,然后对叶轮表面进行加工;将叶轮装配在动平衡工装上;采用两顶一夹的方式车叶轮外圆表面;在叶轮的内腔弧面上粘贴工装配重块,计算叶轮动平衡的不平衡量,并将各项数值输入动平衡机,进行初始动平衡试验,使叶轮和动平衡工装实现初始动平衡合格;取下工装配重块,焊接与叶轮等材质的钛合金配重块;将叶轮和动平衡工装重新放置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试验,得到叶轮的不平衡量数值,使用工具打磨钛合金配重块表面和叶轮内腔弧面,使叶轮和动平衡工装整体动平衡。本设计校测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及动平衡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叶轮动平衡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及动平衡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推进器一般用来提供动力、提高速度,在船舶、汽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叶轮作为推进器的主要组成部分,静平衡性能不佳的叶轮会增大运动部分的噪声和振动,在高转速的工作状态下会产生很大的不平衡力矩,会影响主机的运行质量和精度,因此叶轮在实际的生产制备后,必须进行动平衡校验,传统的动平衡校测方式是依靠人工打磨的,需要直接在叶轮表面不平衡处进行打磨,以达到去掉不平衡量的目的,在打磨过程中,打磨量是不可控制的,只能凭借工人师傅的经验,打磨一次,校测一次,需要通过很多次反复的打磨、校测,才能达到叶轮需要的平衡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叶轮校测方式费时费力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校测简单、使用方便的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及动平衡工装。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所述动平衡方法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先制造叶轮(1),再对叶轮(1)进行测量,然后对叶轮(1)表面进行加工;S2、将叶轮(1)装配在动平衡工装上;S3、采用两顶一夹的方式车叶轮(1)外圆表面;S4、在叶轮(1)的内腔(13)弧面上粘贴工装配重块,计算叶轮(1)动平衡的不平衡量,并将各项数值输入动平衡机,进行初始动平衡试验,使叶轮(1)和动平衡工装实现初始动平衡合格;S5、取下工装配重块,焊接与叶轮(1)等材质的钛合金配重块;S6、将叶轮(1)和动平衡工装重新放置在动平衡机上进行动平衡试验,重新得到叶轮(1)的不平衡量数值及位置,使用工具打磨钛合金配重块表面和叶轮(1)的内腔(13)弧面,使叶轮(1)和动平衡工装整体动平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具体步骤为:S11、采用增材制造3D打印的方法制造叶轮(1)毛坯,使叶轮(1)毛坯材质均匀及加工余量充分;S12、使用手持便携式关节臂检测叶轮(1)毛坯型值,同时对扫描采集到的数据模型分析,通过改变坐标系,进行加工余量借偏;S13、对叶轮(1)的所有表面进行数控加工,同时在叶轮(1)的叶片(11)的外圆上预留单边余量;S14、再次使用手持便携式关节臂检测精加工后的叶轮(1)型值,确认精加工后叶轮(1)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的具体步骤为:S21、首先将叶轮(1)的大端(14)朝上,并放置在一个中间有孔的工作平台上;S22、先将键(6)安装在动平衡轴(2)对应的键槽(241)内,同时将模拟填充块(7)安装在动平衡轴(2)对应的平衡块槽(242)内,使模拟填充块(7)与键(6)沿动平衡轴(2)的轴线对称分布,然后将第二隔环(4)安装到动平衡轴(2)上;S23、首先将动平衡轴(2)竖直放置,从叶轮(1)的大端(14)将动平衡轴(2)装入叶轮(1)的内孔(16)中,此时,动平衡轴(2)的一端位于叶轮(1)的小端(15)外部,第二隔环(4)的下端抵接于叶轮(1)的轮毂(12)的上端,然后将第一隔环(3)、双防松圆螺母(5)从叶轮(1)的小端(15)外部依次安装到动平衡轴(2)上,使叶轮(1)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首先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动平衡轴(2)外圆对刀点的外径,再将机床坐标系在此处归零,同时顶动平衡轴(2)左右两端的孔,并夹动平衡轴(2)的左端,然后开始加工叶轮(1)的外圆直径,使叶轮(1)外圆与推进器叶轮罩之间的间隙均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推进器叶轮的动平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叶轮(1)动平衡的不平衡量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采用双面平衡的方式在叶轮(1)的内腔(13)处放置第一配重块(8)、第二配重块
(9),以第一配重块(8)垂直于动平衡轴(2)的平面定义为第一校正面,以第二配重块垂直于动平衡轴(2)的平面定义为第二校正面;其次将动平衡轴(2)的左右两支承位向外突出,通过第一配重块(8)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治国田永珍何磊李昭张梦颖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