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及匣钵成型方法和匣钵技术

技术编号:364504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包括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且所述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均能进行上下移动,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上方,所述侧部下模设于所述下模芯的外侧,所述模框设于所述侧部下模的外侧,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相应地,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基于上述设备的成型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匣钵压制中实现反布料正压制,在压制状态和出坯状态,匣钵都保持开口朝上状态,能够实现平推出坯,有利于自动化生产。化生产。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及匣钵成型方法和匣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匣钵压制成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及匣钵成型方法和匣钵。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匣钵通常由底部和四周的侧部组成。在使用中,匣钵需要具备耐火材料、高温结构强度,热稳定性。因此在压制成型中,匣钵需要压制均匀,致密度一致,不能有裂纹等工艺要求。目前匣钵压制大多采用反布料反压制的压制方法,即在布料状态下,填料容腔的开口朝下,符合布料要求,利于刮平粉料。但在压制状态和出坯状态,匣钵坯件的开口仍然朝下,开口朝下的匣钵很难实现平推出坯,在平推过程中极易破损坍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能够实现反布料正压制,最终得到的匣钵坯件为开口朝上状态。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匣钵成型方法,其能够以反布料正压制的方式成型。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匣钵,其压制成型后得到的匣钵坯件为开口朝上状态,能够实现平推出坯,能够自动化生产。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包括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且所述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均能进行上下移动,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上方,所述侧部下模设于所述下模芯的外侧,所述模框设于所述侧部下模的外侧,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相应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型后得到底部,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型后得到侧部,所述底部和侧部组合形成匣钵。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能够同时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上下移动。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下模能够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将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所述侧部;
[0010]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能够进行相向移动,以实现将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所述底部。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模芯包括相连的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设于所述第二模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模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芯的长度。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模芯的面积=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面积+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的面积,以实现所述第一模芯能够同时压制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
集合体。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模芯的面积与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面积相同,以实现所述第一模芯能够完全压制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并得到所述底部。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部下模紧贴着所述下模芯的外侧设置,以实现所述侧部下模与下模芯之间无间隙。
[001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匣钵成型方法,其基于上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包括:
[0016]S1、设置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初始位置,使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
[0017]S2、将匣钵粉料按照预设高度布料在所述模腔中,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相应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
[0018]S3、将上模芯向所述模腔压下,待所述上模芯接触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同时向下移动,所述模框和侧部下模保持不动,使得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移动到预设位置;
[0019]S4、所述上模芯继续向下移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向上移动,所述模框保持不动,通过所述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相对运动压制形成匣钵。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匣钵成型后,所述上模芯向上移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保持不动,所述模框向下移动,取出匣钵。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向下移动的速度相同。
[002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3中,所述上模芯包括相连的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设于所述第二模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模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芯的长度;
[0023]所述第二模芯接触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同时向下移动,所述模框和侧部下模保持不动;
[0024]所述第一模芯接触到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时,所述上模芯停止向下移动,即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到达预设位置。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向上移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最终的停留位置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使得到的匣钵具有水平底面。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4中,所述上模芯以第一速度V1向下移动,所述下模芯以第二速度V2向上移动,以使得在压制过程中和压制结束后,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的压缩比保持相同。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包括:
[0028]S1、设置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相对位置,使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
[0029]S2、将匣钵粉料布料在所述模腔中,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相应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高度为h1,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的高度为H1;
[0030]S3、将上模芯向所述模腔压下,待所述上模芯接触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同时以相同的速度向下移动,所述模框和侧部下模保持不动,使得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移动到预设位置;
[0031]S4、所述上模芯以第一速度V1向下移动,所述下模芯以第二速度V2向上移动,所述侧部下模向上移动并最终与所述下模芯平齐,所述模框保持不动,通过所述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相对运动压制形成匣钵,所述匣钵的底部厚度为h2,侧部高度为H2。
[003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速度V2与第一速度V1的比值为:V2/V1=1

(h1‑
h2)/(H1‑
H2)。
[0033]相应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匣钵,其采用上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压制成型而得或其采用上述的匣钵成型方法制得。
[003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中,所述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均能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所述下模芯能够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上下移动,最终实现了在布料状态时,待成型的匣钵的开口方向向下,在压制状态和出坯状态时,待成型的匣钵的开口方向向上,从而能够平推出坯,有利于自动化生产。
[003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匣钵成型方法中,通过控制所述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相对位置,实现了在布料状态时,待成型的匣钵的开口方向向下,有利于刮平粉料、均匀布料;在压制状态和出坯状态时,待成型的匣钵的开口方向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且所述模框、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均能进行上下移动,所述上模芯设置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上方,所述侧部下模设于所述下模芯的外侧,所述模框设于所述侧部下模的外侧,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相应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型后得到底部,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型后得到侧部,所述底部和侧部组合形成匣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能够同时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上下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下模能够进行上下移动,以实现将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所述侧部;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能够进行相向移动,以实现将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压制成所述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芯包括相连的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所述第一模芯设于所述第二模芯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模芯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模芯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芯的面积=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面积+所述侧部粉料集合体的面积,以实现所述第一模芯能够同时压制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芯的面积与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的面积相同,以实现所述第一模芯能够完全压制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并得到所述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下模紧贴着所述下模芯的外侧设置,以实现所述侧部下模与下模芯之间无间隙。9.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匣钵压制成型设备的匣钵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设置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初始位置,使所述模框、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形成用于容纳待成型的匣钵粉料的模腔;S2、将匣钵粉料按照预设高度布料在所述模腔中,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将位于其上方的匣钵粉料相应分为底部粉料集合体和侧部粉料集合体;S3、将上模芯向所述模腔压下,待所述上模芯接触到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后,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同时向下移动,所述模框和侧部下模保持不动,使得所述底部粉料集合体移动到预设位置;S4、所述上模芯继续向下移动,所述下模芯和侧部下模向上移动,所述模框保持不动,通过所述上模芯、下模芯和侧部下模的相对运动压制形成匣钵。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松君余锐平招俊杰梁超寰黄彦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恒力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