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复位结构及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9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复位结构及上料装置,涉及自动化安装技术领域,解决了螺栓帽尺寸公差较大,螺栓在自动上料过程中易出现卡滞的技术问题。该自复位结构包括用于连接上料装置的上端盖和壳体的紧固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端盖之间的至少具有沿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的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实现了上端盖与壳体之间的可浮动式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输送物料出现倾斜时,上端盖能够在物料顶推作用下向上移动而压缩弹性复位件形成缓冲,使上端盖与壳体之间能够形成更大的分料间隙,杜绝了物料的卡滞,避免了上料装置因卡死造成的停机,提高了上料装置的可靠性。上料装置的可靠性。上料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结构及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复位结构及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生产车间,发动机自动安装工序需要螺栓上料装置进行螺栓的上料和分料。自动螺栓上料,上料方式为气缸控制单一通过单元旋转分料至螺栓接料板,过程中螺栓由震动装置震动进入单一通过器分料部位,该部位只能容纳一颗螺栓存在,后由旋转气缸带动旋转装置将分料器内螺栓水平旋转180
°
以达到螺栓单一通过目的。由于现场螺栓加工工艺一般采用经济性较高的冲压工艺加工螺栓帽部分,这也造成了螺栓帽部分尺寸公差较大(螺栓帽高度公差为5.4mm

5.7mm,直径公差为12mm

13.5mm)。由计算得知单一通过器内螺栓高度容纳尺寸为6.1mm,单一通过器内水平方向转动螺栓的驱动部为间隙15mm的装置。螺栓总长度为49.5mm

50.5mm,因整根螺栓最大直径处是螺栓帽,且螺栓帽靠近螺栓头部,由于螺栓帽尺寸公差的影响,且螺栓旋转过程中主要受力点在螺栓上部,易造成螺栓倾斜,螺栓帽部分翘起,进而造成分料装置的卡滞和对旋转装置的异常磨损、损坏。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由于螺栓帽尺寸公差较大,螺栓在自动上料过程中易出现卡滞,造成上料装置停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复位结构及上料装置,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螺栓帽尺寸公差较大,螺栓在自动上料过程中易出现卡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复位结构,包括:
[0008]紧固件,其用于连接上料装置的上端盖和壳体;
[0009]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端盖之间,至少具有沿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实现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壳体的可浮动式固定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固定螺栓。
[0011]可选地,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
[0012]可选地,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上端盖之间还设置有螺栓衬套,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复位弹簧、所述螺栓衬套、所述上端盖和所述壳体,将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壳体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自复位结构还包括作用于所述上端盖和/或所述壳体的定位机构,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定位机构实现水平方向定位。
[0014]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上端盖的复位销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定位孔,所述复位销可活动限位于所述定位孔中。
[0015]可选地,所述定位孔形成有圆弧面。
[0016]可选地,所述复位销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部为与所述定位孔的圆弧面相适配的圆弧端。
[0017]可选地,所述复位销与所述上端盖过盈配合。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自复位结构。
[0019]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复位结构及上料装置,在用于连接上端盖和壳体的紧固件与上端盖之间设置弹性复位件,且弹簧复位件至少具有沿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从而实现了上端盖与壳体之间的可浮动式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输送物料出现倾斜时,上端盖能够在物料顶推作用下向上移动而压缩弹性复位件形成缓冲,使上端盖与壳体之间能够形成更大的分料间隙,杜绝了物料的卡滞,避免了上料装置因卡死造成的停机,提高了上料装置的可靠性。螺栓上料装置采用该自复位结构后,螺栓在自动上料过程中不会出现卡滞,上料装置能够可靠稳定运行,保证了汽车发动机自动安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自复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发动机自动安装的螺栓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壳体与滑道块的连接结构俯视图;
[0025]图5是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驱动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工艺螺栓由螺栓上料装置的进料口进入和由出料口失重落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固定螺栓;2、复位弹簧;3、螺栓衬套;4、复位销;
[0029]100、壳体;101、定位孔;102、螺栓孔;103、滑动台阶;104、第一槽孔;105、进料槽;200、上端盖;201、销孔;202、衬套孔;300、旋转气缸;400、滑道块;401、第二槽孔;500、驱动部;501、卡槽;600、工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复位结构,包括:
[0032]紧固件,其用于连接上料装置的上端盖200和壳体100;
[0033]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紧固件与上端盖200之间,至少具有沿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实现上端盖200与壳体100的可浮动式固定连接。
[0034]通过设置至少具有沿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的弹性复位件,实现了上端盖200与壳体100之间的可浮动式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输送物料出现倾斜时,上端盖200能够在物料顶推作用下向上移动而压缩弹性复位件形成缓冲,使上端盖200与壳体100之间能够形成更大的分料间隙,杜绝了物料的卡滞,避免了上料装置因卡死造成的停机,提高了上料装置的可靠性。
[0035]具体地,紧固件为固定螺栓1,螺栓的连接可靠性高、便于拆装且便于紧固件的安装固定。
[0036]如图1所示,弹性复位件为复位弹簧2,复位弹簧2套设于固定螺栓1上,复位弹簧2成本低廉,也方便套接在固定螺栓1上进行安装。
[0037]可选地,复位弹簧2与上端盖200之间还设置有螺栓衬套3,上端盖200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配合的衬套孔202,壳体100上开设有与固定螺栓1配合的螺栓孔102,固定螺栓1依次穿过复位弹簧2、螺栓衬套3、上端盖200和壳体100,将上端盖200与壳体100相连。...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件,其用于连接上料装置的上端盖和壳体;弹性复位件,其设置于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上端盖之间,至少具有沿与物料输送方向相垂直方向的缓冲性能,实现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壳体的可浮动式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固定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件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固定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复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上端盖之间还设置有螺栓衬套,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复位弹簧、所述螺栓衬套、所述上端盖和所述壳体,将所述上端盖与所述壳体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所述的自复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利戴工业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