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557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39
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其包括茶水输送机构,降温机构,冷却机构。所述茶水输送机构包括热茶输入管,降温盘管,冷却储茶箱。所述降温机构为冷却盘管,其横截面与所述降温盘管的横截面呈同心圆状,并设置在外侧。通过热茶水与冷却水的相邻流动,将高温热茶水进行初步降温,减小冷却热茶的温差,达到节能减排并快速冷茶的目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压缩机,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冷却盘管一体成型,并包括螺旋冷却管,螺旋散热管。所述螺旋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储茶箱内,所述螺旋散热管设置在常温环境下。冷却液在进入所述压缩机内重新冷却前,先在所述螺旋散热管内降温,以减小所述压缩机的工作负荷,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加快冷茶速度。速度。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于养生的追求,喝茶成为大多数人的爱好。在寒冷的天气,热茶可以为用户带来暖意和舒适;但在炎热的季节,热茶过烫不仅难以入口,而且喝完后大汗淋漓,毫无用茶乐趣,而等待凉下来又需要较长时间,显然难以适应人们越来越快的生活及工作节奏。况且,过烫的饮食也不宜于身体健康,因此快速冷却热茶成为人们喝茶的一个难题。
[0003]在中国专利CN96246567.4中公开的电热式冷热茶饮机中,一种电热式冷热茶饮机,由包括贮水箱、沸水室、沏茶室、冷茶室和机体组成,其所述贮水箱的出水口与冷茶室上的热交换管进水口相联,热交换管出水口与沸水室的进水口相联,沸水室的出水口与沏茶室的进水口相联,沏茶室的出水口与冷茶室的茶水进水口相联,冷茶室地茶水出水口与冷茶水嘴相联;同时,沸水室上设置有沸水水嘴,沏茶室上设置有热茶水嘴;它们之间由管道联接,安装在机体上。虽然有了冷茶功能,但由机器代替人工泡茶,无法体现人们喝茶的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快速冷茶机。
[0005]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其包括一个茶水输送机构,一个降温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降温机构后的冷却机构。所述茶水输送机构包括一个连接热茶水源上的的热茶输入管,一个设置在所述热茶输入管后的降温盘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降温盘管后的冷却储茶箱。所述热茶输入管与所述降温盘管一体成型。所述降温机构为一个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的横截面与所述降温盘管的横截面呈现为同心圆状。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所述降温盘管的外侧,并将所述降温盘管包裹在内。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压缩机,以及一个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冷却盘管一体成型,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盘管后的螺旋冷却管,以及一个与所述螺旋冷却管相连的螺旋散热管。所述螺旋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储茶箱内,所述螺旋散热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储茶箱外的常温环境下。所述螺旋散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茶水输送机构还包括一个保温储茶桶,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冷却储茶箱上的冷茶输出管。所述冷茶输出管一端与所述冷却储茶箱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一个容纳冷茶的容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茶水输送机构还包括一个向所述保温储茶桶内加压的加气装置,所述加气装置与保温储茶桶连接并向其中施加压力。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储茶箱为一个与所述冷却机构结合的储水箱。
[0009]进一步地,所述热茶输入管为一个由一种耐高温并具有良好导热能力的材料制成的水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管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管上靠近所述压缩机的冷却水泵。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水管为一个由一种耐腐蚀的材料制成的水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快速冷茶机通过设置一个热茶水与冷却水相邻流动的降温机构,将高温的热茶水进行初步降温,减小冷却热茶的温差,达到节能减排并快速冷茶的目的。降温后的热茶水进入所述冷却储茶箱进行快速冷却,最后冷却完成的冷茶从所述冷茶输出管进入容器。同时,本产品使用的循环冷却液在进入所述压缩机内重新冷却前,先在所述螺旋散热管内进行散热、降温,以减小所述压缩机制冷的工作负荷,保证产品耗能低,促进节能减排的同时加快冷茶速度,让用户可以更快喝到冷茶。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新型快速冷茶机的降温机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6]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新型快速冷茶机包括一个茶水输送机构10,一个将所述茶水输送机构10输入的热茶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20,以及设置在所述降温机构20后用于快速冷茶的冷却机构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新型快速冷茶机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模块如供电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17]所述茶水输送机构10包括一个保温储茶桶11,一个向所述保温储茶桶11内加压的加气装置12,一个连接在所述保温储茶桶11出水口处的热茶输入管13,一个设置在所述热茶输入管13后的降温盘管14,一个设置在所述降温盘管后的冷却储茶箱15,以及一个连接在所述冷却储茶箱15上的冷茶输出管16。所述保温储茶桶11为可替换部件,本实施例以一个为例,所述保温储茶桶11可保持茶水的温度,并进行储存、运输。所述加气装置12为一个可以向所述保温储茶桶11内加气加压的装置,以利用气压将茶水从所述保温储茶桶11内压出。所述热茶输入管13为一个由耐高温并具有良好导热能力的材料制成的水管,如金属。茶水在气压的作用下,从所述保温储茶桶11的出水口进入所述热茶输入管13。所述降温盘管14与所述热茶输入管13一体成型,并在所述降温机构20后进行热茶降温,其具体结构将在下文结合所述降温机构20作出说明。所述冷却储茶箱15为一个与所述冷却机构30结合的储水箱,降温后的热茶进入所述冷却储茶箱15后在所述冷却机构30的作用下将茶水快速冷却,其具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将在下文结合所述冷却机构30作出说明。所述冷茶输出管16与所述冷却储茶箱15的出水口连接,可将冷茶运输至一个用于储存冷茶的保温储茶桶或其他容器内。
[0018]所述降温机构20为一个冷却盘管21。所述冷却盘管21设置在所述降温盘管14的外侧,并将所述降温盘管14包裹在内,所述冷却盘管21的横截面与所述降温盘管14的横截面呈现为同心圆状。可以想象的是,当热茶在位于同心圆内圆的降温盘管14内流动时,冷却水
在外圆的所述冷却盘管21内流动,且紧贴并包裹所述降温盘管14,而将热茶进行初步降温,以减小进入所述冷却储茶箱15内的茶水的冷却温差,降低能耗。
[0019]所述冷却机构30包括一个压缩机31,以及一个与所述压缩机31连接的冷却水管32。所述压缩机31为一项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主要用于输出低温冷却水进入所述冷却水管32。所述冷却水为盐水溶液,具体为氯化钠或氯化钙溶液。所述冷却水管32与所述冷却盘管21一体成型,并由一种耐腐蚀材质制成。所述冷却水管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储茶箱15内的螺旋冷却管321,一个与所述螺旋冷却管321相连的螺旋散热管32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水管32上且靠近所述压缩机31的冷却水泵323。所述螺旋冷却管321位于所述冷却盘管21后,冷却水在所述螺旋冷却管321内流动,吸收位于所述冷却储水箱15内的茶水的热量,而将茶水迅速冷却。所述螺旋散热管322设置在所述螺旋冷却管321后并处于常温环境下,吸收热量后的高温冷却水在所述螺旋散热管322内进行散热,随后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快速冷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快速冷茶机包括一个茶水输送机构,一个降温机构,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降温机构后的冷却机构,所述茶水输送机构包括一个连接热茶水源上的热茶输入管,一个设置在所述热茶输入管后的降温盘管,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降温盘管后的冷却储茶箱,所述热茶输入管与所述降温盘管一体成型,所述降温机构为一个冷却盘管,所述冷却盘管的横截面与所述降温盘管的横截面呈现为同心圆状,所述冷却盘管设置在所述降温盘管的外侧,并将所述降温盘管包裹在内,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压缩机,以及一个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与所述冷却盘管一体成型,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冷却盘管后的螺旋冷却管,以及一个与所述螺旋冷却管相连的螺旋散热管,所述螺旋冷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储茶箱内,所述螺旋散热管设置在所述冷却储茶箱外的常温环境下,所述螺旋散热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炜
申请(专利权)人:楷米实业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