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和饮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860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体和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与机体可分离的容器体,机体包括相连接的主机和底座,主机包括相连接的出液头和出液装置;底座包括电器组件、箱体和设于箱体顶部的供液耦合器,供液耦合器用于连通容器体和出液装置;其中,箱体的外顶壁设有相连通的蓄液槽和导流通道,蓄液槽位于供液耦合器的底部,导流通道自蓄液槽朝向远离电器组件的方向延伸至箱体的边缘,导流通道的底壁不高于蓄液槽的底壁。通过在底座的箱体外顶壁设置位于供液耦合器底部的蓄液槽,能够将容器体被提起瞬间滴落在供液耦合器上的液体积蓄在蓄液槽内,并通过导流通道将液体导流至箱体远离电器组件的侧壁,有效降低了容器体滴液接触电器组件的风险。的风险。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体和饮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机体和饮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饮水设备,由于可以煮沸水、并将沸水迅速降温,从而提供适宜饮用的温开水,得到用户的青睐。
[0003]为方便用户使用,饮水设备常常设计为可分离式连接的机体和容器体,并通过耦合器来实现二者的可分离式连接。然而,由于饮水设备需要将容器体内加热后的沸水引入机体来实现降温,所以容器体底部并非完全密封的结构,在用户提起装有水的容器体的瞬间,容器体内的液体可能会从容器体上的耦合器处漏出,并滴到机体的耦合器上,并渗透至机体耦合器下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机体的耦合器下方会积存很多水滴,若积水任意溢流,则会存在积水接触机体内的电器件的风险,触发触电或炸机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体和饮水设备,以解决如何降低积水接触电器件的风险的问题。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机体用于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与机体可分离的容器体,机体包括相连接的主机和底座,主机包括相连接的出液头和出液装置;底座包括电器组件、箱体和设于箱体顶部的供液耦合器,供液耦合器用于连通容器体和出液装置;其中,箱体的外顶壁设有相连通的蓄液槽和导流通道,蓄液槽位于供液耦合器的底部,导流通道自蓄液槽朝向远离电器组件的方向延伸至箱体的边缘,导流通道的底壁不高于蓄液槽的底壁。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机体,通过在底座的箱体外顶壁设置位于供液耦合器底部的蓄液槽,能够将容器体被提起瞬间滴落在供液耦合器上的液体积蓄在蓄液槽内,并通过导流通道将液体导流至箱体远离电器组件的侧壁,使得液体沿箱体远离电器组件的侧壁流下排走,有效降低了容器体滴液接触电器组件的风险,保障了带有该机体的饮水设备的使用安全。此外,通过令导流通道的底壁与蓄液槽的底壁等高,或低于蓄液槽的底壁,能够保障蓄液槽内的积液顺利排出至导流通道,降低了液体持续积蓄在蓄液槽内并向四周满溢的风险,保障了导流通道的作用可靠。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出液装置包括换热器和供液管,换热器内设有供液流道和冷却流道,供液管连通在供液流道和供液耦合器之间;箱体用于容纳冷却液,箱体与冷却流道相连通。
[0008]在这些实施例中,出液装置中的供液管一端连通供液耦合器,另一端连通出液装置中的换热器的供液流道,能够将从容器体流出的高温液体引入换热器的供液流道,在换热器中实现高温液体的降温。通过将箱体具体用于容纳冷却液,并将箱体与换热器的冷却流道相连通,能够利用冷却液为流经供液流道的高温液体降温,从而实现高温液体的水冷,
有助于提高高温液体的热交换率,提升降温速率。此外,对于水冷式结构,也可通过将箱体的中部挖空,形成上下贯通的通道,从而经该通道来为滴落的液体导流,但会牺牲箱体的容积。通过设置前述的蓄液槽和导流通道,可以有效减少对箱体容积的占用,有助于保障冷却液充足,确保了高温液体的降温速率。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导流通道的底壁自与蓄液槽相连通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降低。
[0010]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导流通道的底壁设计为沿着液体的流动方向逐渐降低的形式,能够利用液体的重力引导液体流动,有助于提升导流效率。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供液耦合器在箱体的外顶壁上的投影位于蓄液槽内。
[0012]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蓄液槽的尺寸设计为可以完全涵盖供液耦合器,能够保障从供液耦合器滴下的液体完全进入蓄液槽内,降低了液体四溢的风险,有助于充分降低容器体滴液接触电器组件的风险。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供液耦合器在箱体的外顶壁上的投影覆盖蓄液槽;箱体的外顶壁还设有导流筋,导流筋围设于蓄液槽四周并避开导流通道,供液耦合器在箱体的外顶壁上的投影位于导流筋所围成的范围之内。
[0014]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蓄液槽的尺寸设计为处于供液耦合器的覆盖范围之内,能够缩小蓄液槽的横截面尺寸,从而提升蓄液槽内的液面升高速率,有助于令积蓄的液体尽快升高液位而排出,提高排液速率,减少液体残留。对于前述的水冷式结构,较小的蓄液槽尺寸则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对箱体容积的占用,有助于保障冷却液充足,确保了高温液体的降温速率。此外,通过配置导流筋,可起到防止液滴四溢,并将液滴引流至蓄液槽内的作用,保障了液体有效进入蓄液槽,同时,导流筋避开导流通道设置,不会阻挡液体自蓄液槽流动至导流通道,保障了排液可靠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箱体的外顶壁还设有与蓄液槽相连通的引流通道,引流通道自蓄液槽朝向换热器延伸,引流通道的底壁不低于蓄液槽的底壁。
[0016]在这些实施例中,换热器可利用流经冷却流道的冷却液来为流经供液流道的高温液体降温,若冷却液的温度较低,则可能在换热器表面产生冷凝水,存在冷凝水触电的风险。通过在箱体的外顶壁设置连通蓄液槽并延伸至换热器的引流通道,同时合理设计引流通道的底壁高度,能够将换热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引流至蓄液槽,再经导流通道排至箱体远离电器组件的侧壁,可实现防触电保护,保障产品的安全运行。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供液管嵌设于引流通道。
[0018]在这些实施例中,引流通道的路径与供液管的路径是一致的,通过利用引流通道来容纳供液管,不必为了避让供液管而降低箱体高度,因而有助于进一步减少箱体容积牺牲,提升箱体容积,保障冷却液充足,确保了高温液体的降温速率。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底座还包括设于箱体底部的底盖,底盖与箱体之间存在间隙,底盖设有通液孔。
[0020]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底盖和箱体之间保留间隙,并在底盖上设置通液孔,能够令沿箱体侧壁流下的液体流动至底盖,并经底盖处的通液孔排出,既降低了液体直接从箱体侧壁流至桌面的情况发生,不影响使用美观,又能够降低液体残留在底盖上的风险,有助于保障产品使用安全。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地,电器组件与底盖相连接,底盖还设有位于电器组件和通液孔之间的挡液筋。
[0022]在这些实施例中,电器组件具体设置在底盖上,箱体则可相应设计为内凹以避让电器组件的形状,使底座整体外形规则、美观。通过在底盖上设置位于电子组件和通液孔之间的挡液筋,能够降低流至底盖的液体接触电器组件的风险,充分保障了产品使用安全。
[002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饮水设备,饮水设备包括容器体,用于盛装液体;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机体,机体经供液耦合器与容器体可分离连接。由于该饮水设备包括上述的机体,因而具备该机体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4]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部分阐述本技术总体构思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还有一部分通过描述将是清楚的,或者可以经过本技术总体构思的实施而得知。
附图说明
[0025]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体(1),用于饮水设备,所述饮水设备包括与所述机体(1)可分离的容器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主机(10),包括相连接的出液头(11)和出液装置(12);和底座(20),与所述主机(10)相连接,所述底座(20)包括电器组件(21)、箱体(22)和设于所述箱体(22)顶部的供液耦合器(23),所述供液耦合器(23)用于连通所述容器体(3)和所述出液装置(12);其中,所述箱体(22)的外顶壁设有相连通的蓄液槽(221)和导流通道(222),所述蓄液槽(221)位于所述供液耦合器(23)的底部,所述导流通道(222)自所述蓄液槽(221)朝向远离所述电器组件(21)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箱体(22)的边缘,所述导流通道(222)的底壁不高于所述蓄液槽(221)的底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222)的底壁自与所述蓄液槽(221)相连通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降低。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耦合器(23)在所述箱体(22)的外顶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蓄液槽(221)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液耦合器(23)在所述箱体(22)的外顶壁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蓄液槽(221);所述箱体(22)的外顶壁还设有导流筋(223),所述导流筋(223)围设于所述蓄液槽(221)四周并避开所述导流通道(222),所述供液耦合器(23)在所述箱体(22)的外顶壁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导流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