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420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型钢支柱下钻影响沿空留巷施工效果和施工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拼接底座,包括底座钢板和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固定在底座钢板的上表面上,定位套筒内设有定位机构;底座钢板的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埋底钢管,底座钢板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底座钢板增大底部接触面积,防止U型钢支柱钻底的同时,利用底座钢板下的埋底钢管和横向成列设置的螺柱结构的连接,以防止U型钢支柱产生横向和纵向的滑移,从而提高巷旁U型钢支柱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巷旁U型钢支柱的整体稳定性。提高巷旁U型钢支柱的整体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


[0001]本技术涉及煤层巷道留巷支护
,特别是指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煤层巷道进行沿空留巷的过程中,留巷的巷旁支护方式对于留巷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常采用密集支柱巷旁支护技术中,需要打设单体液压支柱和可缩U型钢支柱。其中U型钢支柱由两段U型钢重叠拼接而成,采用卡栏预紧连接,起到对顶板可缩性支护、侧向挡矸、防止采空区矸石落入巷道的作用。当工作面开采,顶板断裂来压时,U型钢支柱可以通过上下两段的抵抗一定压力的伸缩保证与顶底板相接,同时又能防止侧弯变形,保证其侧向挡矸能力,为巷道内正常施工提供安全保障。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顶板动压影响,留巷矿山压力较大,U型钢由于底部面积过小,加上巷道底板松软,经常出现U型钢支柱钻入底板,导致U型钢抵抗顶板下沉和侧向挡矸能力下降,导致巷道断面变小,留巷稳定性降低。因此,U型钢支柱下钻影响沿空留巷施工效果和施工安全,采取措施防止U型钢支柱钻底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U型钢支柱下钻影响沿空留巷施工效果和施工安全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包括底座钢板和定位套筒,所述定位套筒固定在底座钢板的上表面上,定位套筒内设有定位机构;底座钢板的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埋底钢管,底座钢板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钢板。
[0005]所述定位机构为定位柱,定位柱偏心设置在定位套筒内且固定在底座钢板上。
[0006]所述定位柱到定位套筒内壁的最小距离L不小于U型钢的厚度。
[0007]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两个防转杆,两个防转杆以定位柱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定位套筒内,防转杆固定在底座钢板上。
[0008]所述底座钢板上固定有两组螺杆,两组螺杆对称设置在定位套筒的两侧。
[0009]所述连接钢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预制孔,预制孔与螺杆对应且通过锁紧螺母实现连接钢板与底座钢板的连接。
[0010]所述底座钢板的下表面焊接有一个埋底钢管,埋底钢管与定位套筒同轴线设置。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底座钢板增大底部接触面积,防止U型钢支柱钻底的同时,利用底座钢板下的埋底钢管和横向成列设置的螺柱结构的连接,以防止U型钢支柱产生横向和纵向的滑移,从而提高巷旁U型钢支柱的整体稳定性。极大地避免了因U型钢支柱下段因钻入煤层巷道留巷底板,对沿空留巷施工效果和施工安全造成的影响。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使用方便,便于拆装,实用性强,回收利用率高,成本低
廉,安全可靠,应用前景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实施例1中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施工状态示意图。
[0016]图4为实施例2中本技术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2所示,实施例1,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包括底座钢板3和定位套筒1,使用时U型钢的下端插入到定位套筒内,所述定位套筒1固定在底座钢板3的上表面上,两者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定位套筒1内设有定位机构8,定位机构用于对U型钢的定位,确保U型钢能在定位套筒1内稳定支撑。底座钢板3的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埋底钢管5,埋底钢管5的数量根据需要可设置1个或多个;正常情况使用1个埋底钢管即可,为了进一步提高可拼接底座的稳定性,也可采用2个或3个埋底钢管。本实施例中底座钢板3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钢板6。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个U型钢对应一个可拼接底座,相邻两个可拼接底座之间采用连接钢板进行连接,形成成列布置的可拼接底座,增大与煤层巷道的接触面积,有效防止U型钢钻底。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8为定位柱81,定位柱81偏心设置在定位套筒1内且固定在底座钢板3上;即定位柱焊接在底座钢板上,且与定位套筒偏心设置。所述定位柱81到定位套筒1内壁的最小距离L不小于U型钢的厚度;优选L比U型钢的厚度大1~5mm,既能保证U型钢顺利插入到定位柱8与定位套筒1之间,又能起到快速定位的目的,使U型钢能稳定连接在定位套筒1内。
[0020]如图4所示,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述定位机构8还包括两个防转杆82,两个防转杆82以定位柱81轴线所在的平面为对称面对称设置在定位套筒1内,防转杆82固定在底座钢板3上。两个防转杆82以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底座钢板上且对称设置在定位套筒内,两个防转杆82对应U型钢的两个侧边,定位柱81对应U型钢的内底面,防转杆82与定位柱81配合,起到防止U型钢转动或晃动的目的,提高U型钢的稳定性。
[0021]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底座钢板3上固定有两组螺杆2,两组螺杆2对称设置在定位套筒1的两侧;每组螺杆包括4个或6个螺柱,本实施例中图上显示的是每组4个螺柱。所述连接钢板6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预制孔7;同样的每组预制孔包括4个或6个圆孔,本实施
例图中显示的是每组预制孔包括4个圆孔,预制孔7与螺杆2一一对应且通过锁紧螺母4实现连接钢板6与底座钢板3的连接。使用时,连接钢板6采用叠放连接方式实现相邻两个底座钢板3的连接。本实施例中上述底座钢板3的下表面焊接有一个埋底钢管5,埋底钢管5与定位套筒1同轴线设置,同时实现与U型钢的同轴线,提高支撑的稳定性。
[0022]上述可拼接底座的安装使用过程如下:第一步,将埋底钢管5插入煤层巷道底板,保证定位柱81更靠近巷道一侧;
[0023]第二步,按照设计间距安装相邻底座钢板3;
[0024]第三步,将连接钢板6上的预制孔7一一对应套在U型钢底座螺丝2上,随后安装拧紧螺母4(使用两个螺母),使巷旁支护一整排U型钢支柱的底部形成一个整体,增大U型钢支柱底部受力面积,有效防止钻底情况发生。
[0025]第四步,U型钢下端插入定位套筒1,U型钢上端与顶板岩石相接;如图3所示。
[0026]本技术所依托的U型钢支护技术为现有成熟技术,为巷旁支护常用手段,具体工作原理不再赘述。上述可拼接底座结构为本技术的重点,通过增大底部接触面积防止U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钢板(3)和定位套筒(1),所述定位套筒(1)固定在底座钢板(3)的上表面上,定位套筒(1)内设有定位机构(8);底座钢板(3)的下表面固定有至少一个埋底钢管(5),底座钢板(3)上设有可拆卸的连接钢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为定位柱(81),定位柱(81)偏心设置在定位套筒(1)内且固定在底座钢板(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81)到定位套筒(1)内壁的最小距离L不小于U型钢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层巷道留巷防U型钢钻底的可拼接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8)还包括两个防转杆(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尚朱让河夏景峰胡加振徐瑞泽苏彦涛王凌然张盛杜晨阳马强黄文浩邱克赵健健杨卫杰彭帅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许昌新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