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有实专利>正文

静脉注射用止血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3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静脉注射用止血带,属医疗器械领域,用于病人静脉注射时的止血。该静脉注射用止血带由弹性带3、调节装置7构成,调节装置7为自动锁紧式结构,弹性带3通过调节装置7自动锁紧,调节装置7包括外壳2、按钮1、弹簧5,按钮1为“凸”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外壳2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相匹配,弹簧5的一端连接在外壳2内的下底上,另一端连接在按钮1的底部。这种结构的静脉注射用止血带不会给病人皮肤造成伤害,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辅助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静脉注射用止血带
技术介绍
止血带是静脉注射穿刺时必须使用的一种常见的辅助器具,但目前,止血带的用法一直是采用人工打滑结的方法来捆绑止血,即护士静脉穿刺时,两手用止血带捆绑病人的手脚腕,穿刺成功后,一只手固定针,另一只手解止血带。这样存在的缺点是容易对病人的皮肤造成伤害,解止血带时也容易出现因牵拉止血带造成病人痛苦。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给病人皮肤造成伤害、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的静脉注射用止血带。技术方案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该静脉注射用止血带,由弹性带、调节装置构成,调节装置为自动锁紧式结构,弹性带通过调节装置自动锁紧,调节装置包括外壳、按钮、弹簧,按钮为“凸”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外壳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相匹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外壳内的下底上,另一端连接在按钮的底部。专利技术优点本技术的优点是不会给病人皮肤造成伤害,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结合附图。一种静脉注射用止血带,该止血带由弹性带3、调节装置7构成,调节装置7为自动锁紧式结构,弹性带3通过调节装置7自动锁紧。调节装置7包括外壳2、按钮1、弹簧5,按钮1为“凸”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外壳2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相匹配,弹簧5的一端连接在外壳2内的下底上,另一端连接在按钮1的底部。调节装置7设有两个,并通过连接带6连接,两个调节装置7和连接带6的底部设有一凹形加强筋4,加强筋4既能起到加固作用,有能和人的手脚腕相匹配。权利要求1.一种静脉注射用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该止血带由弹性带(3)、调节装置(7)构成,调节装置(7)为自动锁紧式结构,弹性带(3)通过调节装置(7)自动锁紧,调节装置(7)包括外壳(2)、按钮(1)、弹簧(5),按钮(1)为“凸”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外壳(2)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相匹配,弹簧(5)的一端连接在外壳(2)内的下底上,另一端连接在按钮(1)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注射用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调节装置(7)设有两个,并通过连接带(6)连接,两个调节装置(7)和连接带(6)的底部设有一凹形加强筋(4)。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静脉注射用止血带,属医疗器械领域,用于病人静脉注射时的止血。该静脉注射用止血带由弹性带3、调节装置7构成,调节装置7为自动锁紧式结构,弹性带3通过调节装置7自动锁紧,调节装置7包括外壳2、按钮1、弹簧5,按钮1为“凸”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外壳2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相匹配,弹簧5的一端连接在外壳2内的下底上,另一端连接在按钮1的底部。这种结构的静脉注射用止血带不会给病人皮肤造成伤害,不会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文档编号A61B17/132GK2757736SQ20042009746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有实, 赵文生, 杨华 申请人:李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脉注射用止血带,其特征在于:该止血带由弹性带(3)、调节装置(7)构成,调节装置(7)为自动锁紧式结构,弹性带(3)通过调节装置(7)自动锁紧,调节装置(7)包括外壳(2)、按钮(1)、弹簧(5),按钮(1)为“凸”字形结构,其上设置有通孔,外壳(2)上也设置有通孔,两个通孔相匹配,弹簧(5)的一端连接在外壳(2)内的下底上,另一端连接在按钮(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实赵文生杨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有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