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填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434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向待填充墨水容器中填充墨水的墨水填充装置,所述墨水填充装置包括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外壳,第一腔体用于容纳待填充墨水容器,第二腔体用于容纳可被填充至待填充墨水容器的墨水,墨水填充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移液针以及至少包围移液针的针尖的保护组件,通过该保护组件,用户在使用该墨水填充装置时可防止被移液针扎伤。液针扎伤。液针扎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水填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墨水容器中填充墨水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墨盒、墨水瓶等常见的墨水容器包括容纳墨水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出墨部,墨水通过出墨部被直接或间接的供应至喷墨成像设备,当墨水被消耗完后,用户需更换一个新的墨水容器,然而,墨盒中的零部件使用寿命并不会随着墨水被消耗完而终止,从降低用户使用成本的角度考虑,由用户利用墨水填充装置向墨水容器中填充/补充墨水,使得该墨水容器能够被再次使用为宜。
[0003]现有墨水填充装置一般使用移液针作为移液件,该移液针用于连通墨水供应件和墨水容器,在用户使用该墨水填充装置的过程中,存在被移液针扎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墨水填充装置,可防止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被移液针扎伤,该墨水填充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0005]墨水填充装置,用于向待填充墨水容器中填充墨水,墨水填充装置包括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外壳,第一腔体用于容纳待填充墨水容器,第二腔体用于容纳可被填充至待填充墨水容器的墨水,墨水填充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移液针以及至少包围移液针的针尖的保护组件,通过该保护组件,用户在使用该墨水填充装置时可防止被移液针扎伤。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移液针突出于第一腔体的底面,保护组件从移液针的圆周方向包围针尖。
[0007]优选的,保护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保护位置和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护位置,移液针的针尖被包围,在非保护位置,移液针的针尖不被包围。
[0008]具体的,保护组件包括相互抵接的弹性件和第二保护件,在待填充墨水容器被安装至第一腔体前,第二弹性件迫使第二保护件运动至保护位置,随着待填充墨水容器被安装至第一腔体,第二保护件从保护位置向着非保护位置运动。
[0009]优选的,第二保护件由硅胶制成;弹性件与第二保护件相互连接。
[0010]优选的,保护组件还包括与移液针可拆卸地结合的针帽;针帽与移液针过盈配合。
[0011]当针帽被安装时,保护组件中至少用于包围针尖的部分处于被压迫状态而不包围针尖。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墨水填充装置还包括与外壳结合的盖件,移液针被设置为可随着盖件的打开和关闭而伸缩。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A和图2B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的外壳的立体图。
[0015]图2C是沿图1中BB方向对外壳剖切后的立体图。
[0016]图3A和图3B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所适用的一种墨水容器的立体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的部分部件与墨水容器分离后的分解图。
[0018]图5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的抽吸器和连接管组件与外壳分离后的分解图。
[0019]图6A是沿图1中BB方向对该墨水填充装置剖切后的剖视图。
[0020]图6B是沿图1中CC方向对该墨水填充装置剖切后的剖视图。
[0021]图6C是沿图1中DD方向对该墨水填充装置剖切后的剖视图。
[0022]图7A是墨水填充装置在运输途中,其中的保护组件状态示意图。
[0023]图7B是墨水容器与外壳11分离后的保护组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5][墨水填充装置的整体结构][0026]图1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的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的外壳的立体图;图2C是沿图1中BB方向对外壳剖切后的立体图;图3A和图3B是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所适用的一种墨水容器的立体图。
[0027]首先结合图3A和图3B介绍本技术涉及的墨水填充装置100所适用的一种墨水容器,通常,墨水容器4是一种可向成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供应墨水的容器,所述墨水容器4可以是直接被安装至成像设备的墨盒,也可以是用于向墨盒供应墨水的墨水瓶/墨罐等,为便于理解,下文以常用的墨盒为例进行说明,墨水容器可被称为待填充墨盒。
[0028]墨盒4包括容纳墨水的壳体41以及与壳体41结合的面盖43,壳体41设置有用于向外排出墨水的出墨部42,面盖43设置有可与外部大气连通的连通口44。
[0029]墨水填充装置100包括主组件1、抽吸器2以及连接管组件3,抽吸器2通过连接管组件3与主组件1流体连通;主组件1包括外壳、固定件12和抽吸器容纳部13,固定件12用于固定待填充墨盒4,以便于对待填充墨盒4进行填充操作,所述待填充墨盒4的固定位置不应被限制,即待填充墨盒4即可以被固定件12固定在外壳11中,也可以被固定件12固定在外壳11之外,固定件12可以是与外壳11分体设置的固定框/板,也可以是与外壳11活动连接的盖件,优选的,固定件12设置为所述盖件,待填充墨盒4将被盖件12固定在外壳11中。
[0030]抽吸器容纳部13与外壳11一体形成,整体上看,该墨水填充装置100的结构将变得更简洁。为便于描述,以墨水填充装置100使用时被放置的姿态为准,墨水填充装置100具有如图所示的上方和下方,其中,抽吸器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方。
[0031][外壳][0032]外壳11包括沿上下方向分布的第一腔体11b和第二腔体11c以及位于第一腔体11b和第二腔体11c之间的第一分隔板11a,第一腔体11b朝向上方开口,第二腔体11c朝向下方开口,所述第一腔体11b和第二腔体11c之间设置具有连通通道17的第一分隔板11a,优选的,连通通道17设置有下述第三密封件163,以确保第一腔体11b和第二腔体11c能够相互隔离,当与第二腔体11c连通的移液件6穿过第三密封件163时,第一腔体11b和第二腔体11c可
连通。
[0033]抽吸器容纳部13设置为至少具有开口部133的腔体,因而,抽吸器容纳部13也可以被称为抽吸器容纳部,抽吸器2的至少一部分被容纳在抽吸器容纳部13中,所述开口部133所面向的方向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设置,既可以被设置成朝向上方,也可以被设置成朝向与上下方向相交的方向,图中展示出了开口部133向上的实施例。
[0034]在与上下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第一腔体11b、第二腔体11c均与抽吸器容纳部13相邻布置,沿上下方向,抽吸器容纳部13的下方还设置有废液收集腔11f,所述抽吸器容纳部13与废液收集腔11f之间设置有第二分隔板131,抽吸器容纳部13与废液收集腔11f通过位于第二分隔板131上的第四连通部(废液排出部)25连通;进一步的,墨水填充装置100还包括外壳11结合的封闭板11d,所述封闭板11d设置在外壳11的下方,用于覆盖第二腔体11c和废液收集腔11f,沿与左右方向相交的方向,第二腔体11c与废液收集腔11f不连通。
[0035]第二腔体11c用于容纳可被填充至待填充墨盒4中的墨水,因而,第二腔体11c还可以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墨水填充装置,用于向待填充墨水容器中填充墨水,墨水填充装置包括形成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外壳,第一腔体用于容纳待填充墨水容器,第二腔体用于容纳可被填充至待填充墨水容器的墨水,其特征在于,墨水填充装置还包括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移液针以及至少包围移液针的针尖的保护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移液针突出于第一腔体的底面,保护组件从移液针的圆周方向包围针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在保护位置和非保护位置之间移动,在保护位置,移液针的针尖被包围,在非保护位置,移液针的针尖不被包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水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保护组件包括相互抵接的弹性件和第二保护件,在待填充墨水容器被安装至第一腔体前,第二弹性件迫使第二保护件运动至保护位置,随着待填充墨水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升魁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骏威办公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