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的输出极巴片需要输出极底座进行保护和固定。为了方便输出极底座的安装和拆卸,通常将输出极底座设置为与壳体的壁体插接,但在此过程中若输出极底座存在尺寸制造偏差,则可能出现无法与壳体适配的问题,从而增加了电池模组的制造成本,影响了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其输出极底座具有弹性变形能力,能消除或改善输出极底座和/或配合槽的尺寸制造误差所带来的无法装配的问题,以能节约制造成本,提高装配效率。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0006]壳体,壳体开设有配合槽;
[0007]电芯,设置于壳体内,且电芯连接设置有输出极巴片;
[0008]输出极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弹性卡扣,弹性卡扣设置于底座本体的侧部,弹性卡扣的第一端与底座本体连接,第二端朝背离底座本体的方向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配合槽;电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芯连接设置有输出极巴片;输出极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和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侧部,所述弹性卡扣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本体连接,第二端朝背离所述底座本体的方向逐渐偏离所述底座本体,并与所述底座本体共同形成活动间隙;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配合槽插接,所述弹性卡扣被配置为能在所述活动间隙内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配合槽的槽壁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卡扣,每个所述弹性卡扣均与所述底座本体共同形成一个所述活动间隙,且每个所述弹性卡扣均被配置为能在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配合槽插接时弹性变形,以与所述配合槽的槽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的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弹性卡扣,且两个所述弹性卡扣中的一个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背离所述底座本体,两个所述弹性卡扣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反方向背离所述底座本体;且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配合槽插接时,两个所述弹性卡扣分别与所述配合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的两个槽壁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的第二端相对第一端偏离所述底座本体的偏离角度为3
‑
15
°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包括第一弹性段和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输出极底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段连接,另一端沿第二方向逐渐偏离所述第一弹性段;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弹性卡扣的第二端背离所述底座本体的方向呈夹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段的另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偏离所述第一弹性段的偏离角度为10
‑
90
°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配合槽具有第一槽壁;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配合槽插接时,所述第一抵接面沿所述弹性卡扣背离所述底座本体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槽壁抵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还具有第二抵接面,所述配合槽具有与所述第一槽壁呈夹角设置的第二槽壁;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配合槽插接时,所述第二抵接面沿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二槽壁抵接;其中,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弹性卡扣的第二端背离所述底座本体的方向呈夹角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极底座还包括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所述配合槽还具有与所述第二槽壁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且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云,杨秋立,张鹏,杨慧勇,安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