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滔专利>正文

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1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股骨中上段骨折用的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它在髓内棒的近端有一外侧翼控制板,外侧翼控制板的连接柱卡插在髓内棒的内腔中,并通过固定螺钉将外侧翼控制板固定在髓内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能保持良好的抗扭转能力且同时具有动力性固定(即压缩应力),有利于骨的愈合,操作简单、快捷等。(*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股骨中上段骨折用的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目前,在骨科用于治疗股骨中上段骨折用的内固定器械主要有股骨内锁髓内钉,它主要由髓内棒和远近端内锁螺钉构成,其缺点是1、远近端均需交锁,操作难度大;2、静力性固定存在着压力遮挡,不利于骨折愈合,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病人的痛苦等。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了一种能保持良好的抗扭力的同时具有动力性固定且操作简便的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本技术有一外侧翼控制板1,外侧翼控制板1的连接柱2卡插在髓内棒3的内腔4中,并通过固定螺钉5将外侧翼控制板1固定在髓内棒3上。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侧翼控制板示意图。参见图1、图2,本技术的外侧翼控制板1呈直角长梯形,由于外侧翼控制板1的作用使本技术形成板轴混合结构,因而在不需安装近端内锁螺钉的情况下,同样具有良好的抗扭转能力,又可形成动力性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在使用时,先将外侧翼控制板1卡插在髓内棒3中,然后将髓内棒3连同外侧翼控制板1由股骨转子间窝插入骨髓腔内,骨折复位后,在瞄准器的协助下安装远端的内锁螺钉6,即可形成动力性固定并具有良好的抗扭转能力,产生了有利于骨愈合的骨折断端间的压缩应力,使病人尽早康复。本技术的特点是能保持良好的抗扭转能力且同时具有动力性固定(即压缩应力),有利于骨的愈合,操作简单、快捷等。权利要求一种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其特征是有一外侧翼控制板(1),外侧翼控制板(1)的连接柱(2)卡嵌在髓内棒(3)的内腔(4)中,并通过固定螺钉(5)将外侧翼控制板(1)固定在髓内棒(3)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股骨中上段骨折用的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它在髓内棒的近端有一外侧翼控制板,外侧翼控制板的连接柱卡插在髓内棒的内腔中,并通过固定螺钉将外侧翼控制板固定在髓内棒上。本技术的特点是:能保持良好的抗扭转能力且同时具有动力性固定(即压缩应力),有利于骨的愈合,操作简单、快捷等。文档编号A61B17/72GK2351097SQ98234340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潘滔 申请人:潘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股骨外侧翼内锁髓内钉,其特征是有一外侧翼控制板(1),外侧翼控制板(1)的连接柱(2)卡嵌在髓内棒(3)的内腔(4)中,并通过固定螺钉(5)将外侧翼控制板(1)固定在髓内棒(3)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滔
申请(专利权)人:潘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