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航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水下推进
,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
技术介绍
[0002]自主水下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是一种自带能源、智能化自主导航、多功能集成的水下无人远程航行器。美国华盛顿大学建造的无缆水下机器人“SPURV”是可以考证到的最早的水下无人远程航行器。其中,上述水下无人远程航行器一般通过叶片式推进装置进行水下航行。但是,由于传统水下航行器的叶片容易在水底与杂物相缠绕,导致目前的水下航行器在水下航行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以提升水下航行器在水下航行的安全性。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其中,包括:两端未封闭的桶状壳体、控制器以及推进模块;上述推进模块包括电机、曲柄连杆以及面状振动结构;上述控制器、上述电机、上述曲柄连杆以及上述面状振动结构依次相连;上述推进模块与上述壳体相连接;上述控制器用于获取上述水下航行器的当前位置信息、预设目标点的目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未封闭的桶状壳体、控制器以及推进模块;所述推进模块包括电机、曲柄连杆以及面状振动结构;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机、所述曲柄连杆以及所述面状振动结构依次相连;所述推进模块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获取所述水下航行器的当前位置信息、预设目标点的目标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航向角度;并根据所述当前位置信息、所述目标位置信息以及当前航向角度生成电机驱动信号,以根据所述电机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电机转动,带动所述曲柄连杆往复推动所述面状振动结构,以使所述面状振动结构产生规律振动,推动所述水下航行器前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振动结构为预设宽度的圈状柔性鼓膜;其中,所述柔性鼓膜垂直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未封闭的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模块包括:第一推进模块以及第二推进模块;所述第一推进模块包括:第一电机组、第一曲柄连杆组以及第一柔性鼓膜;所述第二推进模块包括:第二电机组、第二曲柄连杆组以及第二柔性鼓膜;所述第一电机组、所述第二电机组均包括:多个电机;所述第一曲柄连杆组、所述第二曲柄连杆组均包括:多个曲柄连杆;所述第一推进模块以及所述第二推进模块均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第一柔性鼓膜垂直于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未封闭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柔性鼓膜垂直于所述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未封闭的第二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鼓膜包括:第一子鼓膜以及第二子鼓膜;所述第二柔性鼓膜包括:第三子鼓膜以及第四子鼓膜;所述第一子鼓膜、所述第二子鼓膜、所述第三子鼓膜以及所述第四子鼓膜均为预设宽度的半圈状柔性鼓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组、所述第二电机组均包括:12个电机;所述第一曲柄连杆组、所述第一曲柄连杆组均包括:12个曲柄连杆;所述第一子鼓膜与所述第一电机组中的6部电机通过第一曲柄连杆组中的6个曲柄连杆相连;所述第二子鼓膜与所述第一电机组中其余的6部电机通过第一曲柄连杆组其余的6个曲柄连杆相连;所述第三子鼓膜与所述第二电机组中的6部电机通过第二曲柄连杆组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勇,王雯,王征,李厚朴,周帅,王黎明,武曙光,刘敏,李祺,廖冬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