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381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及施工方法。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包括:方形箱体,由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成四周围合上下底面贯通的方形箱体框架;梯形箱体,由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成四周围合上下底面贯通的梯形箱体框架;填充料,填充在方形箱体和梯形箱体内;水平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连接相邻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竖直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连接相邻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抗爆堤的快速装配与运输,提高了抗爆堤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在存放火工品的场所一定距离外用于泄爆,还能够用于战时抗爆,便于在野外作战或做军事爆炸试验时保护建筑及人员安全。爆炸试验时保护建筑及人员安全。爆炸试验时保护建筑及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抗爆堤,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爆堤设在存放火工品的场所一定距离外,用于泄爆,以保证抗爆堤后方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通常的抗爆堤是通过混凝土制作框架,内部填充土壤来达到抗爆的目的,但是其体积相当大,因此在建造好之后就很难将其进行移动。
[0003]一般来说抗爆堤防护的建筑物废弃以后,抗爆堤也会随之被废弃,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现有的抗爆堤由于不能随时移动,也不能适用于军队在野外恶劣的环境下作战或做军事爆炸试验。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抗爆堤结构,以解决现有抗爆堤搭接层数不高、体积大小和位置都不可以随时进行改变、不能随时移动用于军队在恶劣的作战环境下快速拆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包括:方形箱体,作为防护芯成排设置在所述抗爆堤的内部,所述方形箱体由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形成四周围合上下底面贯通的方形箱体框架;梯形箱体,设置在所述方形箱体的外围,形成所述抗爆堤的防护壁,所述梯形箱体由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形成四周围合上下底面贯通的梯形箱体框架;填充料,填充在所述方形箱体和梯形箱体内;水平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竖直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网板由四边形钢框架通过内部设置铁丝网构成。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钢网板角部、箱体柱端部、箱体梁端部均预留有螺栓孔,所述角部连接件通过螺栓穿过对应螺栓孔连接固定。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部连接件包括第一角部连接件和第二角部连接件,所述第一角部连接件沿箱体梁内侧连接相邻两根箱体梁,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沿箱体梁外侧连接相邻两根箱体梁以及钢网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梁的截面为方钢管形,所述箱体梁沿其长度方向对应钢网板设槽,用于放置钢网板。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上预留有安装水平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水平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卡板、旋钮,所述第一连接板能够嵌入左右相邻的第
二角部连接件上对应的连接孔内,两个所述第一卡板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两侧,用于卡接左右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所述旋钮设置在第一卡板上,用于锁紧第一卡板。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上预留有安装竖直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竖直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卡板、连接杆和螺帽,两个所述第二卡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并能够插入上下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上对应的连接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板沿竖直方向对应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杆穿过孔洞通过螺母将上下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连接固定。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还包括多个固定拴扣,所述固定拴扣底部设有多个尖部朝下的锥形构件,用于插入地面,顶部设有凸起,并且与固定拴扣对应的所述箱体柱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拴扣通过凸起插入凹槽内与箱体固定。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形箱体和梯形箱体的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以及角部连接件的表面均涂抹有防腐涂料。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形箱体和梯形箱体的内壁均铺设有纱布,用于防止所述填充料泄露。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填充料为土和/或石子。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爆堤拐角处的所述梯形箱体与梯形箱体之间通过钢网板连接,所述钢网板倾斜布置在其梯形箱体框架外侧。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前述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的施工方法,包括:S10在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以及角部连接件的表面涂抹防腐涂料;S20:将四根箱体梁的两端首尾相连形成正方形,在其内侧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将四根箱体柱垂直布置在箱体梁的四个角上,然后放置钢网板,最后将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和角部连接件连接,得到方形箱体;S30:对照S20对梯形箱体进行拼接,得到梯形箱体;S40:成排放置方形箱体,在方形箱体外侧放置梯形箱体,将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通过水平连接件连接;S50:将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通过竖直连接件连接;S60:在方形箱体和梯形箱体内部铺设砂布,并填入填充料,形成抗爆堤。
[001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通过将传统的抗爆堤分割为多块不同的装配式箱体来进行拼接,实现了抗爆堤的快速装配与运输,大大提高了装配效率,箱体柱、箱体梁有效地提高了抗爆堤结构的刚度,连接构造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抗爆堤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抗爆堤结构搭接过程中产生变形,可以对更大体积的抗爆堤结构进行任意拼装。本专利技术能够被用在存放火工品的场所一定距离外,用于泄爆,以保证抗爆堤后方控制室工作人员的安全,还能够被用于战时抗爆,便于在野外作战或做军事爆炸试验时保护建筑及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21]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
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涵盖的范围内。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堤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抗爆堤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方形箱体拼接示意图,其中,(a)表示方形箱体拼接前,(b)表示方形箱体拼接后;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梯形箱体拼接示意图,其中,(a)表示梯形箱体拼接前,(b)表示梯形箱体拼接后;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水平连接件结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水平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竖直连接件结构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竖直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拴扣结构连接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拴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箱体,作为防护芯成排设置在所述抗爆堤的内部,所述方形箱体由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形成四周围合上下底面贯通的方形箱体框架;梯形箱体,设置在所述方形箱体的外围,形成所述抗爆堤的防护壁,所述梯形箱体由钢网板、箱体柱、箱体梁通过角部连接件连接形成四周围合上下底面贯通的梯形箱体框架;填充料,填充在所述方形箱体和梯形箱体内;水平连接件,沿水平方向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竖直连接件,沿竖直方向连接相邻两个所述方形箱体和/或梯形箱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部连接件包括第一角部连接件和第二角部连接件,所述第一角部连接件沿箱体梁内侧连接相邻两根箱体梁,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沿箱体梁外侧连接相邻两根箱体梁以及钢网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上预留有安装水平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水平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两个第一卡板、旋钮,所述第一连接板能够嵌入左右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上对应的连接孔内,两个所述第一卡板活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两侧,用于卡接左右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所述旋钮设置在第一卡板上,用于锁紧第一卡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抗爆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部连接件上预留有安装竖直连接件的连接孔,所述竖直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两个第二卡板、连接杆和螺帽,两个所述第二卡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板上并能够插入上下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上对应的连接孔,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卡板沿竖直方向对应开设有孔洞,所述连接杆穿过孔洞通过螺母将上下相邻的第二角部连接件连接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结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涛高睿祥秦广冲傅彦青刘鑫李然薛辰李泽旭门进杰李茂贝邢广杰王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