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77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涉及泵闸控制装置领域,包括用于分隔内河和外河的泵闸站与泵闸站的计算机控制站,所述泵闸站内设置有三组泵闸,每组所述泵闸包括一个泵和两个分别固定于泵两端的闸门,所述泵的两端分别与内河和外河相通连接,三组所述泵闸电性连接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内外河水位采集、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本控制装置一台即可实现多达三组的双向泵闸联动控制,实现了专业化产品的高度集成化,降低了智能化改造的成本,并且减少了外部布线的复杂度,进而减少了可能的故障点,提高了站内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性和长期稳定性。性和长期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泵闸控制装置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泵闸站是水利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农业灌溉、城市排涝、水资源调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小型泵闸站存在自动化程度低、运行管理成本高、人工操作失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双向泵的操作,操作过程相对复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引、排水的错误。
[0003]比如水泵两侧配套有闸门的双向泵操作流程为,首先选择泵的方向、然后将两侧的配套闸门完全打开,最后启动水泵运行;在停泵的时候,需要先停止水泵运行,然后将两侧的配套闸门关闭。
[0004]再如,具有上下流道引排水泵闸设施,在需要从外河向内河引水时,将内河闸门完全落下,外河闸门完全升起,然后启动水泵;停泵时,先将水泵关闭,然后将外河闸门完全落下;在需要从内河向外河排水时,将内河闸门完全升起,外河闸门完全落下,然后启动水泵;停泵时,先将水泵关闭,然后将内河闸门完全落下。
[0005]另外,在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时,运行人员在站内操作,存在着很大的人身安全隐患。
[0006]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物联网型的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实现双向泵及配套闸门的引排水一键控制,并通过物联网通信技术,实现泵闸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分隔内河和外河的泵闸站与泵闸站的计算机控制站,所述泵闸站内设置有三组泵闸,每组所述泵闸包括一个泵和两个分别固定于泵两端的闸门,所述泵的两端分别与内河和外河相通连接,三组所述泵闸电性连接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内外河水位采集、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泵闸互锁联动控制模块、软硬件加密模块、蓝牙配置通信模块。
[0009]优选地,所述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包括六个闸门的闸位监测、六个闸门的上下限位状态监测、六个闸门驱动电机的故障状态监测、三个泵的工作状态监测以及三个泵的故障状态监测优选地,所述泵闸互锁联动控制模块包括三个泵的正、反转控制和六个闸门的升、降、停控制,所述软硬件加密模块包括有线通信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的两者中的一种。
[0010]优选地,所述计算机控制站内部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所述软件部分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汇编或高级语言、过程控制语言、通信网络软
件、诊断程序。
[0011]优选地,所述应用软件包括过程输入或输出程序、过程控制程序、物联网接口程序、历史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
[0012]优选地,所述硬件部分包括控制计算机和现场硬件设备,所述六个闸门的闸位监测、六个闸门的上下限位状态监测、六个闸门驱动电机的故障状态监测、三个泵组成了现场硬件设备。
[0013]优选地,所述控制计算机包括主机、外设、系统总线、控制过程输入输出通道以及信号发射通信设备。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与现有技术相比,大部分的中小型泵闸站最多三组双向泵闸设施,本控制装置一台即可实现多达三组的双向泵闸联动控制,实现了专业化产品的高度集成化,降低了智能化改造的成本,并且减少了外部布线的复杂度,进而减少了可能的故障点,提高了站内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
[0015]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闸门位置、闸门上下限位状态、泵运行状态、泵和闸门电机的故障状态,实现与泵和闸控制回路的互锁联动,保证闸门和泵操作逻辑的安全性和正确性,并且通过闸位和闸门限位的冗余监测,由智能CPU进行冗余控制判断,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引、排水操作的成功率。
[0016]3、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实现泵闸站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升泵闸站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加密技术,保证泵闸站监测数据的安全和控制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泵闸互锁联动控制流程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泵闸站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计算机控制站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如附图1

4所示的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分隔内河和外河的泵闸站与泵闸站的计算机控制站,所述泵闸站内设置有三组泵闸,每组所述泵闸包括一个泵和两个分别固定于泵两端的闸门,所述泵的两端分别与内河和外河相通连接,三组所述泵闸电性连接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内外河水位采集、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泵闸互锁联动控制模块、软硬件加密模块、蓝牙配置通信模块;首先根据上述,本装置的硬件部分主要是:固定在内河和外河之间的泵闸站上的三组泵闸,而泵闸由固定在泵闸站上的泵以及固定于泵两端的闸门组成,泵的一端接内河,另一端接外河,不开泵时,为防止河水从水泵中流通,每个水泵的两侧均配套有闸门。水泵
可以控制正转时从外河向内河引水、反转时从内河向外河排水,在启动水泵前需要将两侧的闸门完全打开;其次,泵闸站整体在引水或者排水时所经过的具体流通方向和通道,根据附图3所示情况;其中,泵闸站具体流通方向和通道,在本装置应用中,根据附图3中所示的泵闸站结构所示,当由外河向内河引水时,内河的1号闸门完全落下,外河的2号闸门完全升起,启动水泵通过外河的下流道和内河的上流道,实现由外河向内河引水;当由内河向外河排水时,内河的1号闸门完全升起,外河的2号闸门完全落下,启动水泵通过内河的下流道和外河的上流道,实现由内河向外河排水;再者,是本装置中的控制部分,如附图1所示,一台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实现三组泵闸的控制,每组泵闸包括一个泵和两个配套的闸,可选择单流道和上下流道两种类型,每组泵闸可独立选择类型;控制装置通过光电隔离的数字量输入通道监测6个闸门的全开、全关的上下限位;通过每个闸门的闸位计实时监测闸门的位置,闸位计可通过直流4~20mA接入或通过RS485通信方式接入;通过光电隔离的数字量输入通道监测驱动闸门运行的电机故障状态;其中,控制装置通过光电隔离的数字量输入通道监测各水泵的运行(正转运行、反转运行)、停止状态;通过光电隔离的数字量输入通道监测各水泵的故障状态;上述三个水泵和六个闸门的监测数据全部接入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而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根据每组泵闸的类型,实时监测状态的对应,如果状态不对应,则驱动现地的报警单元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模块将详细的报警信息上送,当没有通过本控制装置控制泵闸,而泵和闸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实时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分隔内河和外河的泵闸站与泵闸站的计算机控制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闸站内设置有三组泵闸,每组所述泵闸包括一个泵和两个分别固定于泵两端的闸门,所述泵的两端分别与内河和外河相通连接,三组所述泵闸电性连接有中央控制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有内外河水位采集、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泵闸互锁联动控制模块、软硬件加密模块、蓝牙配置通信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闸状态对应性实时监测模块包括六个闸门的闸位监测、六个闸门的上下限位状态监测、六个闸门驱动电机的故障状态监测、三个泵的工作状态监测以及三个泵的故障状态监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物联网型泵闸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闸互锁联动控制模块包括三个泵的正、反转控制和六个闸门的升、降、停控制,所述软硬件加密模块包括有线通信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山崔得志王海兵谷晓南沈伟卢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水科尚禹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