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装置及带有该按键装置的机械键盘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706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1
本申请适用于键盘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按键装置及带有该按键装置的机械键盘。按键装置包括:底座、第一阻尼部以及第二阻尼部;第一阻尼部包括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包括第一阻尼结构和第二阻尼结构,第二阻尼结构设置于第一阻尼结构的一侧;第二阻尼部设置于底座内,第二阻尼部包括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具有与第一阻尼结构抵接的第一阻尼状态,第二阻尼件具有与第二阻尼结构抵接的第二阻尼状态。在第二阻尼件处于第一阻尼状态,第一阻尼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阻尼件与第一阻尼结构共同产生一种阻尼效果;当第二阻尼件处于第二阻尼状态,第一阻尼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阻尼件与第二阻尼结构共同产生另一种阻尼效果。阻尼效果。阻尼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按键装置及带有该按键装置的机械键盘


[0001]本申请属于键盘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按键装置及带有该按键装置的机械键盘。

技术介绍

[0002]机械键盘是键盘的一种类型,从结构来说,机械键盘的每一颗按键都有一个独立的开关来控制闭合,这个开关也被称为“轴”,依靠微动开关的分类,机械键盘可主要分为茶轴、青轴、黑轴以及红轴,四个类型中茶轴和青轴的按压手感相同,黑轴和红轴的按压手感相同。
[0003]现有技术中,机械键盘的按键通常只提供一种按压手感,因此使用者必须根据个人的按压习惯在众多不同按压手感的键盘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键盘。但是使用者在不同的操作状态(例如打字、玩游戏等)下,通常希望可以采用不同的按压手感,显然只提供一种按压手感的键盘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使得使用者常常需要另外购置一套不同按压手感的键盘,不仅增加了支出,同时也产生相应的收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装置及带有该按键装置的机械键盘,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键只能提供单一按压手感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键装置,按键装置包括底座、按键部、第一阻尼部、第二阻尼部以及复位弹簧,按键部可移动地安装在底座上,第一阻尼部可移动地安装在底座上与按键部之间,并能够随按键部移动,第一阻尼部包括第一阻尼件,第一阻尼件包括第一阻尼结构和第二阻尼结构,第二阻尼结构设置于第一阻尼结构的一侧;第二阻尼部设置于底座内,第二阻尼部包括第二阻尼件,第二阻尼件具有与第一阻尼结构抵接的第一阻尼状态,第二阻尼件具有与第二阻尼结构抵接的第二阻尼状态;复位弹簧设置于按键部与底座之间。
[0006]可选地,按键装置还包括调节部,调节部可滑动地设置于底座上,调节部的输出端与第一阻尼部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阻尼件在第一阻尼状态与第二阻尼状态之间切换。
[0007]可选地,第一阻尼结构为第一斜面,第一斜面自按键装置的上端至按键装置的下端逐渐向靠近第二阻尼部的方向倾斜,其中,底座所在的一端为按键装置的下端;第二阻尼结构为第一突起部,第一突起部朝向第二阻尼部突起设置;第二阻尼件为朝向第一阻尼部突起设置的弯曲弹片。
[0008]可选地,第一阻尼件还包括第三阻尼结构,第三阻尼结构设置于第二阻尼结构远离第一阻尼结构的一侧,第二阻尼件具有与第三阻尼结构抵接的第三阻尼状态;第三阻尼结构为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朝向第二阻尼部突起设置,第二突起部的厚度大于第一突起部的厚度。
[0009]可选地,第一阻尼部包括第一本体,第一阻尼件设置于第一本体上;调节部设置于
底座和第一本体之间;调节部包括调节块和调节杆,调节杆的一端穿出底座,且能够在底座上滑动,调节块固定连接在调节杆远离底座的一侧,第一本体上开设有容纳槽,调节块设置于容纳槽内,调节部通过调节块与容纳槽的配合带动第一本体在底座上滑动,调节块形成为调节部的输出端。
[0010]可选地,按键部靠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台,第一本体上开设有供凸台穿进的活动空间;在第二阻尼件处于第一阻尼状态的情况下,按键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凸台用于与第一本体远离底座的端面相抵接;在第二阻尼件处于第二阻尼状态的情况下,按键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凸台用于在活动空间内移动,按键部靠近底座底端的端面用于与第一本体远离底座底端的端面相抵接。
[0011]可选地,按键部靠近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导向柱,底座朝向第一阻尼部的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柱,第二导向柱上开设有供第一导向柱插入的插孔;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的外周,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按键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按键部包括按键部本体以及复位钩,复位钩固定连接在按键部本体靠近底座的一端,复位钩设置于活动空间内;在按键部本体向远离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复位钩的输出端用于在活动空间内钩取到第一本体,并带动第一本体向远离底座底端移动。
[0012]可选地,按键装置还包括接收反馈部,接收反馈部设置于第二阻尼部与第一阻尼部之间,且固定连接在底座内;第二阻尼部还包括第二本体,第二阻尼件设置于第二本体上,第二本体的输出端随第二阻尼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接收反馈部远离第一本体的一侧,第二本体的输出端具有初始位置以及与接收反馈部相接触并电连接的触发位置,在第一阻尼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本体的输出端用于从初始位置切换至触发位置。
[0013]可选地,第一阻尼件设置有两组,第二阻尼件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阻尼件与两组第一阻尼件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按键装置还包括上盖,上盖设置于底座的上方,上盖与底座之间形成有放置空间,第一阻尼部、第二阻尼部以及调节部均设置于放置空间内;上盖靠近底座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块,底座上开设有与卡接块相配合的卡接槽,上盖和底座通过卡接块和卡接槽的卡接连接;上盖上开设有供按键部向外穿出的穿出孔。
[0014]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械键盘,机械键盘包括键盘本体和多个上述的按键装置,多个按键装置均设置于键盘本体上。
[0015]本申请提供的按键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第二阻尼件处于第一阻尼状态的情况下,第一阻尼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阻尼件与第一阻尼结构相互作用共同为按键部提供了一种阻尼效果,即第一手感;在第二阻尼件处于第二阻尼状态的情况,第一阻尼部朝向底座底端移动的过程中,第二阻尼件与第二阻尼结构相互作用共同为按键部提供了另一种阻尼效果,即第二手感。通过采用本申请的这种设计,达到了单个按键也能够产生不同手感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键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部、第二阻尼部、调节部以及按键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部与调节部组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凸台将与第一本体远离底座底端的端面相贴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带有第三阻尼结构的第一阻尼部与第二阻尼部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凸台直接穿设在活动空间内的结构示意图;
[0023]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
[0024]100、底座;110、第二导向柱;200、第一阻尼部;210、第一阻尼件;211、第一阻尼结构;2111、第一斜面;212、第二阻尼结构;2121、第一突起部;213、第三阻尼结构;2131、第二突起部;220、第一本体;221、活动空间;222、容纳槽;300、第二阻尼部;310、第二本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装置包括:底座(100)及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上的按键部(500);第一阻尼部(200),所述第一阻尼部(200)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00)与所述按键部(500)之间,并能够随所述按键部(500)移动,所述第一阻尼部(200)包括第一阻尼件(210),所述第一阻尼件(210)包括第一阻尼结构(211)和第二阻尼结构(212),所述第二阻尼结构(212)设置于所述第一阻尼结构(211)的一侧;第二阻尼部(300),所述第二阻尼部(3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内,所述第二阻尼部(300)包括第二阻尼件(320),所述第二阻尼件(320)具有与所述第一阻尼结构(211)抵接的第一阻尼状态,所述第二阻尼件(320)具有与所述第二阻尼结构(212)抵接的第二阻尼状态;复位弹簧(600),所述复位弹簧(600)设置于所述按键部(500)与所述底座(1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装置还包括调节部(400),所述调节部(400)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调节部(40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阻尼部(20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阻尼件(320)在所述第一阻尼状态与所述第二阻尼状态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结构(211)为第一斜面(2111),所述第一斜面(2111)自所述按键装置的上端至所述按键装置的下端逐渐向靠近所述第二阻尼部(300)的方向倾斜,其中,所述底座(100)所在的一端为所述按键装置的下端;所述第二阻尼结构(212)为第一突起部(2121),所述第一突起部(2121)朝向所述第二阻尼部(300)突起设置;所述第二阻尼件(320)为朝向所述第一阻尼部(200)突起设置的弯曲弹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件(210)还包括第三阻尼结构(213),所述第三阻尼结构(213)设置于所述第二阻尼结构(212)远离所述第一阻尼结构(211)的一侧,所述第二阻尼件(320)具有与所述第三阻尼结构(213)抵接的第三阻尼状态;所述第三阻尼结构(213)为第二突起部(2131),所述第二突起部(2131)朝向所述第二阻尼部(300)突起设置,所述第二突起部(2131)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突起部(2121)的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部(200)包括第一本体(220),所述第一阻尼件(210)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220)上;所述调节部(4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0)和所述第一本体(220)之间;所述调节部(400)包括调节块(410)和调节杆(420),所述调节杆(420)的一端穿出所述底座(100),且能够在所述底座(100)上滑动,所述调节块(410)固定连接在所述调节杆(420)远离所述底座(100)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220)上开设有容纳槽(222),所述调节块(410)设置于所述容纳槽(222)内,所述调节部(400)通过所述调节块(410)与所述容纳槽(222)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一本体(220)在所述底座(100)上滑动,所述调节块(410)形成为所述调节部(400)的输出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部(500)靠近所述底座(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台(512),所述第一本体(220)上开设有供所述凸台(512)穿进的活动空间(221);
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虎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亚微力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