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367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待解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内灌水,并调整灌入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量,使得灌水后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其中,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为h1,所述水面的高度为h2,所述h1、h2满足如下关系:0%≤(h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钨冶炼
,尤其是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离子交换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富集除杂、尾液回收、纯水制备等。目前交换柱用离子交换柱树脂经吸附洗涤后,一般会直接进入解吸工序,对离子交换柱树脂进行净化处理。但是,直接进入解吸工序容易造成的解析剂的解析效率低、解吸剂的浪费以及解析过程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能够对子交换树脂进行高效解析。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待解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内灌水,并调整灌入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量,使得灌水后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其中,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为h1,所述水面的高度为h2,所述h1、h2满足如下关系:0%≤(h2‑
h1)/h1≤3%;优选地,0.1%≤(h2‑
h1)/h1≤2.5%;S2、将解析剂加入到S1所述调整水量后的离子交换柱内,对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解析净化。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对待解析离子交换树脂解析之前先灌入水,并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控制解析之前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量,从而保证了采用解析剂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解析过程中解析剂的实际浓度,从而做到有效解析,优化了解析过程,用较少的解吸剂即可达到对离子交换树脂解析净化的目的,避免解析剂的浪费,缩短解析净化的时长。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中钨的含量,以WO3计为:2.5吨~3.5吨。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析剂为NH4Cl,所述解析剂中Cl

的浓度为m1,其中,所述m1满足如下条件:155g/L≤m1≤165g/L。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中钨的含量,以WO3的摩尔量计为N1,所述解析剂以Cl

的摩尔量为N2,所述N1、N2满足如下关系:5≤N2/N1≤10;优选地,6≤N2/N1≤8。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解析剂的体积V2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18.5m3≤V2≤27.5m3。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
[0011]S11、向解析净化的离子交换柱内灌满水;
[0012]S12、部分排出步骤S11中的离子交换柱内的水,使得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面的高度降低,以满足0%≤(h2‑
h1)/h1≤3%。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采用PLC系统、水泵、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辅助调
整所述离子交换柱中水面的高度,所述水泵控制水灌入或排出所述离子交换柱,所述第一流量计用来计量灌入所述离子交换柱的水量,所述第二流量计用来计量所述离子交换柱排出的水量,所述PLC系统与所述第一流量计和所述第二流量计通讯。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泵的流量为a1,所述a1满足如下条件:0m3/h≤a1≤50m3/h。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流量计的流量为a2,所述a2满足如下条件:0m3/h≤a2≤50m3/h;和/或所述第二流量计的流量为a3,所述a3满足如下条件:0m3/h≤a3≤50m3/h。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步骤S12包括先排出第一体积ΔV1的水,得到第一水面高度h3,然后从所述离子交换柱内排出或向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灌入第二体积ΔV2的水,得到第二水面高度h4,使得h4等于h2。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离子交换柱的上部设置有观察孔,步骤S12进一步包括,采用所述水泵、所述PLC系统、所述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与观察孔结合调整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
[00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0]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
[0022]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待解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内灌水,并调整灌入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量,使得灌水后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其中,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为h1,水面的高度为h2,h1、h2满足如下关系:0%≤(h2‑
h1)/h1≤3%。如此,控制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稍高于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既能保证离子交换树脂充分溶胀,又能避免离子交换柱内水过多造成对解析剂的过分稀释,影响解析剂对离子交换树脂的有效解析。
[0024]S2、将解析剂加入到S1中调整灌水量后的离子交换柱内,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解析净化。如此,经过步骤S1对离子交换柱内水量的调整,能够使得S2中能够对离子交换树脂更加有效地解析。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对待解析离子交换树脂解析之前先灌入水,并通过控制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控制解析之前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量,从而保证了采用解析剂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解析过程中解析剂的实际浓度,从而做到有效解析,优化了解析过程,用较少的解吸剂即可达到对离子交换树脂解析净化的目的,避免解
析剂的浪费,缩短解析净化的时长。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h1、h2进一步满足如下关系:0.1%≤(h2‑
h1)/h1≤2.5%。如此,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更适宜,保证解析剂对离子交换树脂的高效解析。具体地,常用离子交换柱包括1
#
柱、2
#
柱、3
#
柱等,柱高一般为600cm~1500cm,由此,解吸前,离子交换柱内h2‑
h1一般控制在5cm~50cm之间;优选为1cm~35cm。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离子交换树脂中钨的含量,以WO3计为:2.5吨~3.5吨。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能用来够解析含钨杂质的离子交换树脂,并且在离子交换树脂中钨的含量在2.5吨~3.5吨内,可以充分解析分离,有效净化离子交换树脂。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解析剂为NH4Cl,解析剂中Cl

的浓度为m1,其中,m1满足如下条件:155g/L≤m1≤165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向待解析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柱内灌水,并调整灌入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水量,使得灌水后离子交换柱内水面的高度高于所述离子交换柱内的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其中,所述离子交换树脂的高度为h1,所述水面的高度为h2,所述h1、h2满足如下关系:0%≤(h2‑
h1)/h1≤3%;优选地,0.1%≤(h2‑
h1)/h1≤2.5%;S2、将解析剂加入到S1所述调整水量后的离子交换柱内,对所述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解析净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中钨的含量,以WO3计为:2.5吨~3.5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所述解析剂为NH4Cl,所述解析剂中Cl

的浓度为m1,其中,所述m1满足如下条件:155g/L≤m1≤165g/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中钨的含量,以WO3的摩尔量计为N1,所述解析剂以Cl

的摩尔量为N2,所述N1、N2满足如下关系:5≤N2/N1≤10;优选地,6≤N2/N1≤8。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剂的体积V2进一步满足如下条件:18.5m3≤V2≤27.5m3。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包括如下步骤:S11、向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圳安吴道奕王海军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