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54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9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在保障通信机房供冷需求的同时,提升空调的能效。该方法包括:空调控制装置在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度切换点的情况下,以第一制冷策略运行空调;在温差小于温度切换点,且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第一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第二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和压缩机模式。空调控制装置在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大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空调控制装置在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小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温度切换点小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温度切换点小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通信机房内的通信设备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通信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通信设备产生的热量也逐渐增加。从而导致通信机房内的温度也越来越高。
[0003]为了响应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热管空调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在运营商、通信机房以及数据中心等场景得到大规模的应用。但目前热管空调产品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往往是设置固定的温度切换点,即当室外温度低于某设定温度值的情况下,开启热管模式,以实现节能减排。但由于不同场景下的机房负荷存在差异,设置固定的温度切换点导致热管空调的无法适应机房负荷变化所带来的温度变化,进而导致热管空调的运行及能效无法达到最佳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保障通信机房供冷需求的同时,提升空调的能效。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空调控制装置在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度切换点的情况下,以第一制冷策略运行空调;在温差小于温度切换点,且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温差为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值,第一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第二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和压缩机模式。空调控制装置在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大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空调控制装置在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小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
[0007]在本申请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中,当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即表明当前的空调运行模式无法满足通信机房的降温需求,故将温度切换点增大,以使得温差更容易落在大于第一阈值,小于温度切换点的区间,以热管模式和压缩机模式同时运行,为通信机房降温。当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即表明当前的空调运行模式能够满足通信机房的降温需求,故将温度切换点减小,以使得温差更容易落在大于温度切换点的区间,以热管模式运行,为通信机房降温。能够保障在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度切换点的情况下,以热管模式运行空调能够满足通信机房的供冷需求,在保障通信机房供冷需求的同时,提升空调的能效。
[0008]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空调控制装置在温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三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第三制冷策略为运行压缩机模式。该设计中,在温差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即表明热管模式运行的空调无法实现高效的制冷,故为
了满足通信机房的供冷需求,空调控制装置启动空调的压缩机模式,运行空调,保障通信机房的供冷,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对通信机房内设备的性能造成影响。
[0009]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空调控制装置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的情况下,上述空调控制方法还包括:空调控制装置在室内温度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第四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第四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并根据预设周期,周期性运行压缩机模式。空调控制装置在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空调。该设计中,在空调控制装置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的情况下,若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已经降低至第二阈值以下,则周期性的运行压缩机模式,保障通信机房的供冷需求的同时,减小空调的能耗;若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已经降低至第四阈值以下,则关闭空调,以使得在通信机房已无需降温的情况下,避免空调持续运行而造成空调能耗的浪费。
[0010]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空调控制装置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包括:空调控制装置在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大于预设温度区间上限的情况下,将预设温度区间上限确定为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空调控制装置在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小于预设温度区间下限的情况下,将预设温度区间下限确定为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该设计中,通过设置预设温度区间,在对温度切换点进行增大处理时,若超过预设温度区间的上限,便将预设温度区间的上限确定为温度切换点,能够将温度切换点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通过设置预设温度区间,在对温度切换点进行降低处理时,若超过预设温度区间的下限,便将预设温度区间的下限确定为温度切换点,能够将温度切换点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能够实现在保障通信机房供冷需求的同时,提升空调的能效。
[0011]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控制装置,用于在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度切换点的情况下,以第一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空调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温差小于温度切换点,且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温差为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值,第一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第二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和压缩机模式。空调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在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大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室内温度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小于调整前的温度切换点。
[0012]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温差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三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第三制冷策略为运行压缩机模式。
[0013]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室内温度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第四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第四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并根据预设周期,周期性运行压缩机模式。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空调。
[0014]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空调控制装置还包括确定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在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大于预设温度区间上限的情况下,将预设温度区间上限确定为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确定单元还用于在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小于预设温度区间下限的情况下,将预设温度区间下限确定为调整后的温度切换点。
[001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控制设备,该空调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
当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时,该空调控制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
[0016]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空调控制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空调控制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
[0017]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如第一方面或其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空调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0020]图3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0021]图4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度切换点的情况下,以第一制冷策略运行空调;在所述温差小于所述温度切换点,且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所述温差为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一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所述第二制冷策略为运行所述热管模式和压缩机模式;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所述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所述温度切换点大于调整前的所述温度切换点;在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三阈值调整所述温度切换点,调整后的所述温度切换点小于调整前的所述温度切换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温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三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所述第三制冷策略为运行所述压缩机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室内温度大于第四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情况下,以第四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所述第四制冷策略为运行所述热管模式,并根据预设周期,周期性运行所述压缩机模式;在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的情况下,关闭空调。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三阈值调整所述温度切换点,包括:在调整后的所述温度切换点大于预设温度区间上限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上限确定为调整后的所述温度切换点;在调整后的所述温度切换点小于预设温度区间下限的情况下,将所述预设温度区间下限确定为调整后的所述温度切换点。5.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在温差大于或等于温度切换点的情况下,以第一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所述空调控制装置,还用于在所述温差小于所述温度切换点,且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以第二制冷策略运行空调;所述温差为通信机房的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一制冷策略为运行热管模式,所述第二制冷策略为运行所述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健朱清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