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53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用安装支架。该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长板,固定长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板段和直板段;固定短板,固定短板包括第二弧形板段,第一弧形板段与第二弧形板段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被构造为安装水泥杆塔,直板段远离第一弧形板段的端部与固定短板靠近直板段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直板段远离第一弧形板段的一端,安装座被构造为安装避雷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避雷器用安装支架,能够解决采用支柱类型避雷安装方式时,安装零件较多,成型难度较大的问题。成型难度较大的问题。成型难度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雷器用安装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安装支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器用安装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氧化锌避雷器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公认的最优异的过电压保护器,用于保护输电线路、电气设备免受高瞬态过电压危害并限制续流幅值及时间的一种电器。输电线路在自然环境中会遭受直击雷、绕击雷等,雷电波通过输电线路向远端传输,当到达杆塔处时,雷击产生的过电压超过绝缘子串的耐受能力时,绝缘子串发生闪络,导致线路跳闸。因此,输电线路中特别是处于多雷区的杆塔都需安装避雷器,达到过电压保护的作用。对于新建线路,在线路设计初期已考虑到多雷区及避雷器的安装数量,对于既有线路,若是铁塔型,则可直接在铁塔横臂上安装避雷器,若是水泥杆塔,由于塔型原因,无法安装避雷器。但是在电力系统中,使用水泥杆塔的线路多为老线路,大多地处山区、高地等区域,水泥杆塔与周围环境相比,更加突出,更容易遭受雷击。在水泥杆塔上安装避雷器需要满足以下三个要求:(1)在水泥杆塔上提供避雷器的连接位置;(2)保证绝缘子、水泥杆塔、避雷器之间的安全距离;(3)避雷器的安装位置需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0003]目前,为了解决在水泥杆塔上安装避雷器的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水泥杆塔的塔臂进行改造,采用角钢塔臂取代现有的简单横臂类型和支柱类型,可在角铁塔臂上安装避雷器。另一种是采用支柱类型避雷安装方式,相对于改造塔臂的方式,成本低的多,但是,采用支柱类型避雷安装方式,安装部件包括抱箍、绝缘支柱、抱箍与绝缘支柱的连接件、避雷器及配件等,零件较多,成型难度较大。<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器用安装支架,能够解决采用支柱类型避雷安装方式时,安装零件较多,成型难度较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长板,固定长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板段和直板段;固定短板,固定短板包括第二弧形板段,第一弧形板段与第二弧形板段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被构造为安装水泥杆塔,直板段远离第一弧形板段的端部与固定短板靠近直板段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安装座,安装座安装在直板段远离第一弧形板段的一端,安装座被构造为安装避雷器。
[0006]进一步地,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叠放在第一安装板上,避雷器的低压端安装在第二安装板上。
[0007]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第二安装空间内设置有安装螺栓,安装螺栓被构造为穿过第二安装板与避雷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第一安装孔与多个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
设置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内的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多个第一支撑柱上均设置有第一导向孔,每个第一导向孔内均穿设有一个连接螺栓。
[0010]进一步地,避雷器用安装支架还包括多个第二支撑柱,多个第二支撑柱设置在第二安装板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且各第一支撑柱与各第二支撑柱一一对应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柱上均设置有第二导向孔,各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导向孔以及与其对应设置的第二导向孔。
[0011]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板段包括挤压面,挤压面与水泥杆塔的外表面相贴合,沿第一弧形板段的中心线,直板段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平面,安装座安装在任一安装平面上;和/或,第一弧形板段与第二弧形板段的弯曲半径相同。
[0012]进一步地,避雷器用安装支架还包括支撑板,支撑板连接在直板段和安装座的底面之间。
[0013]进一步地,支撑板与直板段相互垂直并形成十字结构。
[0014]进一步地,避雷器用安装支架还包括计数器,直板段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计数器通过至少两个第三安装孔安装在直板段超出固定短板的部分上。
[0015]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固定长板和固定短板,固定长板的第一弧形板段和固定短板的第二弧形板段通过螺栓抱箍在水泥杆塔上,避雷器安装在安装座上,由于直板段远离第一弧形板段的端部与固定短板靠近直板段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这样既能够为避雷器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同时还能够保证绝缘子、水泥杆塔、避雷器之间的安全距离。另外,固定短板和固定长板均采用一体化设计,这样能够减少安装支架的零部件个数,从而降低成型难度和安装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安装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
[0017]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安装座的放大结构图;
[0020]图3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俯视图;以及
[0021]图4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安装支架的侧视图。
[002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3]10、固定长板;11、第一弧形板段;111、挤压面;12、直板段;121、安装平面;122、第三安装孔;20、固定短板;21、第二弧形板段;30、第一安装空间;40、水泥杆塔;50、安装座;51、第一安装板;52、第二安装板;53、第二安装空间;54、接地螺栓;60、避雷器;70、连接螺栓;80、第一支撑柱;81、第二支撑柱;90、支撑板;100、计数器;101、输电线路;102、连接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25]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长板10,固定长板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板段11和直板段12;固定短板20,固定短板20包括第二弧形板段21,第一弧形板段11与第二弧形板段21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30,第一安装空间30被构造为安装水泥杆塔40,直板段12远离第一弧形板段11的端部与固定短板20靠近直板段12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安装座50,安装座50安装在直板段12远离第一弧形板段11的一端,安装座50被构造为安装避雷器60。
[0026]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可固定安装在输电线路101的下方,由于输电线路101的下方一般无设备,因此能够保证避雷器60的安装不受空间的限制,且相较于对水泥杆塔40的塔臂进行改造安装避雷器60的方式,该方案无需对输电线路101进行改造即可完成避雷器60的安装,能够安装降低成本。安装时,第一弧形板段11和第二弧形板段21通过螺栓抱箍在水泥杆塔40上,避雷器60安装在安装座50上,由于直板段12远离第一弧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长板(10),所述固定长板(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板段(11)和直板段(12);固定短板(20),所述固定短板(20)包括第二弧形板段(21),所述第一弧形板段(11)与所述第二弧形板段(21)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30),所述第一安装空间(30)被构造为安装水泥杆塔(40),所述直板段(12)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板段(11)的端部与所述固定短板(20)靠近所述直板段(12)的端部具有预设距离;安装座(50),所述安装座(50)安装在所述直板段(12)远离所述第一弧形板段(11)的一端,所述安装座(50)被构造为安装避雷器(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50)包括第一安装板(51)和第二安装板(52),所述第二安装板(52)叠放在所述第一安装板(51)上,所述避雷器(60)的低压端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5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2)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53),所述第二安装空间(53)内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被构造为穿过第二安装板(52)与所述避雷器(60)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5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多个所述第一安装孔与多个所述第二安装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5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52)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内的连接螺栓(70)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器用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5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52)之间设置有多个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磊磊吕芸芸李欣欣郭永诚乐三祥印弘扬
申请(专利权)人:江东金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