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三种常用的电池分别是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以及镍氢电池。
[0003]首先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颠簸晃动,而电池作为汽车的内部结构,这种冲击力也自然而然的被传递给电池,若电池缺少防震保护结构,冲击力无法得到缓冲和消除,那么冲击力就会全部作用在电池的表面,使电池颠簸晃动的幅度更大,防护性能降低,更容易造成电池损坏,进而电池的动力也会随之衰减,对电池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其次汽车电池工作时,负载过量,电流变大,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发热的现象,若不能及时的对电池进行散热,不仅可能造成电池表面温度升高,还会降低电池的性能发挥,增加内耗,最后影响车辆的整体使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包括:汽车电池(1)和连接罩(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池(1)位于连接罩(2)的内腔,所述汽车电池(1)底部的四角均设置有减震组件(3);减震组件(3)包含有与汽车电池(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31),所述连接杆(3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32),所述滑杆(32)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滑杆(32)和连接杆(3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1)表面的下方套设有固定罩(34),所述固定罩(34)的底部与连接罩(2)固定连接,所述滑杆(32)位于固定罩(34)的内腔并与固定罩(3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耳板(35),所述耳板(35)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衔接板(36),所述衔接板(3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竖板(37),所述竖板(37)的底部与连接罩(2)固定连接;所述汽车电池(1)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散热组件(4);散热组件(4)包含有位于汽车电池(1)内部的导热硅胶片(5),所述导热硅胶片(5)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导热铜片(6),所述导热铜片(6)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一(7),所述汽车电池(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8),所述固定架(8)的一侧开设有腔体(9),所述导热铜片(6)位于腔体(9)的内腔并与腔体(9)活动连接,所述导热铜片(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片(10),所述散热铜片(10)的一侧开设有通风槽二(11),所述散热铜片(10)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管(12),所述腔体(9)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散热风扇(13),两个固定架(8)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通风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池(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阻尼器(15),所述阻尼器(15)的底部与连接罩(2)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34)的内腔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槽(16),所述导向槽(16)内腔的上方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7),所述导向块(17)远离导向槽(16)的一侧与连接杆(3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8)的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18),所述螺纹孔(18)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19),所述固定架(8)通过螺栓(19)与汽车电池(1)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防震装置...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