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髁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345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髁假体,包括:平台部,平台部的侧壁包括平面侧壁和弧形侧壁;柔性件,设置于平台部上,柔性件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连接板,设置于平台部上并位于柔性件的侧部,连接板与平面侧壁相邻设置并与平面侧壁之间具有间隔,连接板远离平台部的一侧设置有凸沿,凸沿朝向平面侧壁凸出。容纳槽,形成在凸沿、连接板以及平台部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单髁假体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果较差的问题。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髁假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髁假体。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下肢重要的负重关节,其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最复杂者。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越来越多。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000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剧烈弹跳运动的人,很容易损伤膝关节。主要症状有滑膜炎、交叉韧带撕裂、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等等。膝盖经常受到冷刺激的人,容易得慢性膝盖病,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慢性滑膜炎等等,上述这些病在临床上属于顽固性疾病,没有什么特效药,只能采取动手术的治疗方法。
[0004]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是应用MIS(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微创技术,使病人减少疼痛,早期活动,减少住院时间,迅速地进行康复,很早就可恢复功能。
[0005]膝关节单髁置换是一种新型的膝关节外科的微创手术方式,既是人工单髁膝关节替代病变的单间室关节,而保留正常的关节韧带和其他组织的局部关节置换手术方法。膝关节单髁置换是一种新型的膝关节外科的微创手术方式,既是人工单髁膝关节替代病变的单间室关节,而保留正常的关节韧带和其他组织的局部关节置换手术方法。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早期最常表现的是内侧间室病变,而外侧间室与髌骨关节预后较好,此类情况下可以做对内侧病变的关节间室给予置换,即是单髁置换,此类手术方法既可以治愈该病变部位,又可以保留正常的外侧和髌骨关节。
[0006]半月板是膝关节里面的重要的组织结构。在胫骨关节面上有内侧和外侧半月形状软骨,叫半月板,其边缘部较厚,与关节囊紧密连接,中心部薄,呈游离状态。除边缘部分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外,半月板破裂后不能自行修复,半月板切除后,可由滑膜再生一个纤维软骨性的又薄又窄的半月板。正常的半月板有增加胫骨髁凹陷及衬垫股骨内外髁的作用,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起缓冲震荡的作用。半月板起到减缓震荡、传递载荷、稳定关节等重要作用。半月板损伤已经成为当下全球最为常见的运动性损伤类疾病,无法自愈,严重影响植入者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0007]半月板的结构呈半环形,外周较厚,内缘薄锐,上面凹陷,与股骨髁相适应,下面平坦,与胫骨平台相适应。因为半月板的存在,膝关节被分成股

半月板、半月板

胫两组连结。半月板主要附着于胫骨,但可随股骨作一定范围的移动,加之其形态特点,可以补偿胫骨髁面与股骨髁面的不适应,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并可避免周围软组织被挤入关节。半月板颜色灰白,光滑而有光泽,质韧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能缓冲两骨面撞击,吸收震荡,散布滑液,增加润滑,减少摩擦,保护关节。
[0008]当膝关节伸直时,半月板被股骨髁推挤向前活动,膝关节屈曲时向后活动。膝关节旋转时,两半月板一个向前,一个向后。膝屈伸时,股骨内外髁活动于半月板的上面,膝旋转
时,半月板固定于内外踝的下面,其转动发生在半月板下面与胫骨平台之间。因此,半月板的破裂多发生于板的下面,旋转活动为造成半月板破裂的主要原因。
[0009]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其治疗应强调个体化治疗。并根据患者受伤部位、程度和职业要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时间。目前的治疗原则应该是尽可能保留半月板组织和半月板功能,一般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稳定的半月板纵裂,裂隙较小无明显临床症状,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0010]在相关技术中,单髁假体的固定仅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这样在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其脱离,即单髁假体的固定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髁假体,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单髁假体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髁假体,包括:平台部,平台部的侧壁包括平面侧壁和弧形侧壁;柔性件,设置于平台部上,柔性件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连接板,设置于平台部上并位于柔性件的侧部,连接板与平面侧壁相邻设置并与平面侧壁之间具有间隔,连接板远离平台部的一侧设置有凸沿,凸沿朝向平面侧壁凸出。容纳槽,形成在凸沿、连接板以及平台部之间。
[0013]进一步地,连接板倾斜设置,连接板朝向平面侧壁倾斜设置。
[0014]进一步地,凸沿远离连接板的侧壁和平面侧壁平齐设置。
[0015]进一步地,由平面侧壁的第一端至平面侧壁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凸沿和平台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0016]进一步地,连接板与平台部之间的夹角在5
°
至30
°
之间。
[0017]进一步地,单髁假体还包括第一多孔结构,第一多孔结构设置在容纳槽内。
[0018]进一步地,单髁假体还包括第二多孔结构,第二多孔结构包括第一层结构和第二层结构,第一层结构设置在平台部的第一表面并位于连接板的侧部,第二层结构设置在平台部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
[0019]进一步地,第一层结构的厚度小于第二层结构的厚度。
[0020]进一步地,柔性件包括第一柔性部和第二柔性部,第一柔性部包覆在第二柔性部的外侧,第一柔性部的刚性小于第二柔性部的刚性。
[0021]进一步地,第二柔性部的部分结构覆盖在部分凸沿上,第一柔性部覆盖全部的凸沿。
[0022]进一步地,单髁假体还包括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平台部的第二表面上,连接柱倾斜设置。
[0023]进一步地,容纳槽位于平面侧壁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容纳槽位于平面侧壁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高度小于第二开口的高度,连接柱朝向平面侧壁的第一端延伸。
[0024]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平台部的侧壁包括弧形侧壁和平面侧壁,柔性件设置在平台部上,连接板设置在平台部上并位于柔性件的侧部。连接板远离平台部的一侧设置有凸沿,容纳槽形成在凸沿、连接板以及平台部之间。柔性件的表面形成支撑面。通过上述的
设置,容纳槽和自身骨结构接触,并能够使得自身骨结构长入至容纳槽内,这样能够使得单髁假体的位置更加稳定。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单髁假体的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6]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单髁假体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示出了图1的单髁假体的主视示意图;
[0028]图3示出了图1的单髁假体的侧视示意图;
[0029]图4示出了图1的单髁假体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5示出了图1的单髁假体安装有柔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6示出了图5的单髁假体的剖视示意图。
[0032]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3]10、平台部;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髁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部(10),所述平台部(10)的侧壁包括平面侧壁(11)和弧形侧壁(12);柔性件(20),设置于所述平台部(10)上,所述柔性件(20)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连接板(30),设置于所述平台部(10)上并位于所述柔性件(20)的侧部,所述连接板(30)与所述平面侧壁(11)相邻设置并与所述平面侧壁(11)之间具有间隔,所述连接板(30)远离所述平台部(10)的一侧设置有凸沿(31),所述凸沿(31)朝向所述平面侧壁(11)凸出;容纳槽(40),形成在所述凸沿(31)、所述连接板(30)以及所述平台部(1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髁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倾斜设置,所述连接板(30)朝向所述平面侧壁(11)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髁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31)远离所述连接板(30)的侧壁和所述平面侧壁(11)平齐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髁假体,其特征在于,由所述平面侧壁(11)的第一端至所述平面侧壁(11)的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凸沿(31)和所述平台部(10)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髁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与平台部(10)之间的夹角在5
°
至30
°
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髁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髁假体还包括第一多孔结构(50),所述第一多孔结构(50)设置在所述容纳槽(40)内。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浩侯云飞邢丹王彩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