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4338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属于增殖放流标记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是在黄鳍棘鲷鱼苗的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增殖放流标记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黄鳍棘鲷(Acanthopagrus latus)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喜栖于岩礁海区,一般不做远距离洄游。黄鳍棘鲷营养丰富,肉质佳美,经济价值高。
[0003]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滩涂、江河、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投放渔业生物的卵子、幼体或成体,以恢复或增加生物种群的数量,改善和优化水域的群落结构及其生态环境。增殖放流效果评估是增殖放流工作的重要环节,标志放流在增殖效果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准确有效的鉴别放流物种是放流效果评估的前提。目前,放流中常用的标记手段有挂牌标记、被动整合式雷达标(Passive integrated transponder,PIT)及分子标记。
[0004]目前,黄鳍棘鲷增殖放流以大规模放流小个体鱼苗为主,挂牌和PIT标记要求鱼苗体长较大,且需要对标记对象逐尾进行标记,劳动强度大,不适合进行黄鳍棘鲷大规模标记;分子标记需要明确所有参与繁殖亲本的遗传学信息,现阶段很难构建参与繁殖的黄鳍棘鲷亲本群体的遗传学信息数据库,且亲本和子代遗传信息提取耗时费钱,专业门槛也较高;相比之下,耳石锶元素标记具有成本低、标记方法简便易操作、对苗种无损伤、一旦标记不受外界影响,适合对小规格黄鳍棘鲷苗种进行大规模标记;但目前尚未见黄鳍棘鲷幼鱼耳石锶元素标记的报道,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对增殖放流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及其在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是在黄鳍棘鲷鱼苗的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12

54mg/L,对黄鳍棘鲷鱼苗进行耳石锶元素标记。
[000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对黄鳍棘鲷鱼苗进行耳石锶元素标记处理7天。
[0009]增殖放流一般选择5cm左右(30天左右)鱼苗,为了满足增殖放流的需要,可以选择30

40天的黄鳍棘鲷鱼苗,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黄鳍棘鲷鱼苗为育苗后30天的健康黄鳍棘鲷幼鱼。
[0010]所述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的标记过程中,每次换水后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SrCl2·
6H2O来调节Sr
2+
的浓度到12

54mg/L。
[00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水体锶离子浓度优选的为18mg/L。
[0012]上述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在黄鳍棘鲷增殖放流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
[0014]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采用人为提高水体中Sr
2+
浓度的方法,对鱼苗进行浸泡标记,成本低、标记方法简便易操作、对苗种无损伤,克服了挂牌标记、PIT及分子标记的缺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对照组标志仔鱼的耳石Sr/Ca比值示意图;
[0016]图2为12mg/L标志仔鱼的耳石Sr/Ca比值示意图;
[0017]图3为18mg/L标志仔鱼的耳石Sr/Ca比值示意图;
[0018]图4为36mg/L标志仔鱼的耳石Sr/Ca比值示意图;
[0019]图5为54mg/L标志仔鱼的耳石Sr/Ca比值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以下实施例中所采用的黄鳍棘鲷幼鱼为漳浦盐场锦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培育的健康黄鳍棘鲷鱼苗。
[0023]实施例1
[0024]选取育苗后30天的健康黄鳍棘鲷幼鱼,向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12mg/L,对仔鱼进行锶标志,共处理7天,期间每天17:00投喂一次饵料,对水族箱进行吸污,并统计鱼苗每日的死亡数;每天9:00换水80%,换水后加入一定量的SrCl2·
6H2O 来调节Sr
2+
的浓度,使其保持12mg/L。
[0025]实施例2
[0026]选取育苗后30天的健康黄鳍棘鲷幼鱼,向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18mg/L,对仔鱼进行锶标志,共处理7天,期间每天17:00投喂一次饵料,对水族箱进行吸污,并统计鱼苗每日的死亡数;每天9:00换水80%,换水后加入一定量的SrCl2·
6H2O 来调节Sr
2+
的浓度,使其保持18mg/L。
[0027]实施例3
[0028]选取育苗后30天的健康黄鳍棘鲷幼鱼,向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36mg/L,对仔鱼进行锶标志,共处理7天,期间每天17:00投喂一次饵料,对水族箱进行吸污,并统计鱼苗每日的死亡数;每天9:00换水80%,换水后加入一定量的SrCl2·
6H2O 来调节Sr
2+
的浓度,使其保持36mg/L。
[0029]实施例4
[0030]选取育苗后30天的健康黄鳍棘鲷幼鱼,向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54mg/L,对仔鱼进行锶标志,共处理7天,期间每天17:00投喂一次饵料,对水族箱进行吸污,并统计鱼苗每日的死亡数;每天9:00换水80%,换水后加入一定量的SrCl2·
6H2O 来调节Sr
2+
的浓度,使其保持54mg/L。
[0031]不同浓度的锶离子对黄鳍棘鲷幼鱼标记效果
[0032]实验选取漳浦盐场锦兴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培育的健康黄鳍棘鲷鱼苗。运回实验室后暂养后置于15个规格为20L的水族箱内,每桶放40尾鱼苗。本实验共设置4个浓度梯度(12mg/L、 18mg/L、36mg/L和54mg/L)和1个对照组(对照组不添加SrCl2·
6H2O),处理组和对照组各设3个平行样。不同浓度梯度通过添加SrCl2·
6H2O进行配备。
[0033]海水曝气2天以上,每个水族箱内放入一个气石,以保持水体的含氧量。共处理7天,每天17:00投喂一次饵料,对水族箱进行吸污,并统计鱼苗每日的死亡数;每天9:00换水80%,换水后在相应的标记组中加入一定量的SrCl2·
6H2O来调节Sr
2+
的浓度。
[0034]染色实验结束后,每组浓度取3至5尾黄鳍棘鲷耳石送至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检验染色情况。过程分为耳石挑取、耳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黄鳍棘鲷鱼苗的培养水体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锶,提高水体锶离子浓度到12

54mg/L,对黄鳍棘鲷鱼苗进行耳石锶元素标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黄鳍棘鲷鱼苗进行耳石锶元素标记处理7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黄鳍棘鲷鱼苗的耳石锶元素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鳍棘鲷鱼苗为育苗后30

40天的健康黄鳍棘鲷幼鱼。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燕马超刘勇庄之栋蔡建堤谢少卿沈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水产病害防治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