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类型图更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普查
,特别涉及一种土壤类型图更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目前为止一共完成了两次土壤普查,其中第一次时间为1958
‑
1960年,该时期指导思想是围绕摸清耕地土壤资源,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利用和改良土壤的经验,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着重针对水田、旱地、菜园三类土壤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和土壤农业性状;土壤类型确定的技术模式是基于土壤发生分类,专家队伍实地调查、取土、挖剖面,结合农民群众惯用命名,经过系统地规范整理,形成土壤分类系统;本次工作初步摸清了耕地土壤的底细,形成了农业土壤分类系统、农业分区、耕地资源分布、土壤肥力、土壤改良概图等成果。但限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普查工作并无对应工作底图,也并未形成系统的及一定精度的空间成果,仅文字性描述各类型的区域分布。
[0003]一普过后20年间,土地利用强度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伴随出现土壤利用问题,一普所掌握的调查成果已经无法指导农业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类型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地质数据、地形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空间组合以得到初步土壤类型图;获取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图,并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图获取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根据所述初步土壤类型图得到初步土壤类型结果,通过预设模型分析所述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与所述初步土壤类型结果以将初步土壤类型图的土壤类型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类型进行匹配,从而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初步土壤类型图的土壤类型空间属性,根据所述土壤类型空间属性得到调整后的土壤类型图;获取土地利用属性现状图,并与调整后的土壤类型图进行匹配以形成土壤普查底图,所述土壤普查底图包括常规普查区以及重点普查区;根据所述土壤普查底图布设采样点以及剖面点,根据所述采样点以及所述剖面点分别对所述常规普查区以及所述重点普查区进行普查,根据普查后的常规普查区以及普查后的重点普查区更新所述土壤普查底图得到第三次土壤类型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类型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初步土壤类型图的土壤类型空间属性的步骤包括:当初步土壤类型能够完全匹配到第二次土壤普查类型时,则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土壤类型;当初步土壤类型不能够完全匹配到第二次土壤普查类型时,则协调所述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图与所述初步土壤类型图,根据协调结果确定土壤类型;当初步土壤类型完全不能够匹配到第二次土壤普查类型时,则划定待定区,并所述待定区作为实际普查工作中的重点普查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类型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地质数据、地形数据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空间组合以得到初步土壤类型图的步骤包括:获取地质数据,根据所述地质数据提取地层属性以及岩性,并根据所述属性及所述岩性分别形成地层与成土母质转换表、以及地层与岩性转换表,根据所述地层与成土母质转换表及所述地层与岩性转换表,将所述地质图转换为母质分布图和岩性分布图;获取地形数据,所述地形数据包括多个地形因子,所述地形因子包括高程、坡度以及坡向,通过预设模型分析地形因子以得到高程分布图、坡度分布图、以及坡向分布图;获取遥感影像数据并进行植被覆盖率、植被类型、以及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以得到植被覆盖分布图、植被种类分布图以及土地利用分布图;结合预设模型分析叠加所述母质分布图,高程分布图、坡度分布图、坡向分布图、植被覆盖分布图、植被种类分布图以及土地利用分布图,对分析叠加结果进行空间组合以得到初步土壤类型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壤类型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分析后的数据进行空间组合以得到初步土壤类型图的步骤包括:基于土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熙,李伟峰,曾学亮,廖玮,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科玮玥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