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43001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中药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中药液:生地黄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肥
,涉及一种中药肥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农业种植中,主要依赖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提高产量,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植物的抗逆性减弱,病害、虫害急剧增加,产量和品种都得不到提升。农民继续加大农药和化肥使用量,致使耕地生态退化,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恶性循环,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化肥农药残留,严重危害人、动物、植物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目前化学农药和化肥造成环境污染、耕地生态退化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驱虫抑菌抗病毒促进生长功效的中药复方肥料;另外,本专利技术还将提供中药肥的制备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中药材+鱼蛋白的合理配伍,成本低廉,具有病虫害预防和促进植物生长,改良植物根际土壤生态的多重效果。该专利技术制备简便,无化学品残留,安全无污染,提高了植物的免疫力,与减肥减药的常规种植技术相结合,可达到“生态、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中药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中药原液:生地黄20

40份、泽兰2

6份、泽漆6

17份、苦参1

5份、臭梧桐根8

10份、臭椿皮1

3份、黄栀子2

5份、苦楝子6

8份、鹅不食草2

8份、苍耳子2

8份、连翘5

12份、车前草1

2份、黄柏2

6份、老茶梗5

10份、烟梗3

6份和甲壳素1

3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肥还包括酶解鱼蛋白,所述酶解鱼蛋白与中药原液用量比≥20g:1L。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药肥还包括尼泊金,所述尼泊金的质量分数为0.01%

0.15%/1L中药原液。
[0009]一种所述的中药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1)按照所述的重量份准备原料药,生地黄、泽兰、泽漆、苦参、臭梧桐根、臭椿皮、黄栀子、苦楝子、鹅不食草、苍耳子、连翘、车前草、黄柏、老茶梗、烟梗、甲壳素和酶解鱼蛋白;
[0011]2)取步骤1)的生地黄、泽兰、泽漆、苦参、臭梧桐根、臭椿皮、黄栀子、鹅不食草、苍耳子、连翘、车前草和黄柏,混合粉碎、经过煎煮,得到第一中药液;
[0012]3)取步骤1)的苦楝子,经粉碎后,采用酒精浸泡,得到药酒;
[0013]4)取步骤1)的茶梗和烟梗,混合粉碎、经过煎煮,得到第二中药液;
[0014]5)将步骤2)的第一中药液、步骤3)的药酒和步骤4)的第二中药液混合均匀,静置1小时,得到中药原液;
[0015]6)将甲壳素加入中药原液中得到中药液,取1L中药液加入酶解鱼蛋白,搅拌均匀,
静置1小时,加入尼泊金,搅拌均匀,得到中药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过程是:
[0017]2.1)取步骤1)的生地黄、泽兰、泽漆、苦参、臭梧桐根、臭椿皮、黄栀子、鹅不食草、苍耳子、连翘、车前草和黄柏这12种中药,混合粉碎至10~20目,然后加入水,水量为这12种中药总质量的30倍,浸泡2小时,烧开后,在80

90℃下熬制45分钟,冷却过滤后得到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药渣;
[0018]2.2)取步骤2.1)的第一次药渣,加入这12种中药总质量的10倍水,煮开后,在80

90℃下熬制30分钟,冷却过滤,收集第二次滤液;
[0019]2.3)步骤2.1)的第一次滤液和步骤2.2)的第二次滤液混合得到第一中药液。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过程是:
[0021]3.1)将步骤1)的苦楝子,粉碎到10

20目,加入苦楝子5倍质量的酒精,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72小时,过滤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药渣;
[0022]3.2)取第一次药渣再加入苦楝子3倍质量的酒精,搅拌均匀后,密封静置72小时,过滤收集第二次滤液;
[0023]3.3)步骤3.1)的第一次滤液和步骤3.2)的第二次滤液混合,得药酒。
[002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具体过程是:
[0025]4.1)将步骤1)的老茶梗和烟梗,混合并粉碎到10

20目,加入老茶梗和烟梗总量30倍的水,浸泡30分钟,煮开后,温度80

90℃熬制3分钟,捂盖45分钟后,冷却过滤得第一次滤液和第一次滤渣;
[0026]4.2)取步骤4.2)的第一次滤渣,再加入老茶梗和烟梗总量10倍的水,煮开后,温度80

90℃熬制2分钟,捂盖35分钟后,冷却过滤收集第二次滤液;
[0027]4.3)取步骤4.1)第一次滤液和步骤4.2)第二次滤液混合得到第二中药液。
[0028]一种中药肥在驱虫、抑菌、抗病毒以及促进生长方面的应用。
[0029]一种中药肥在果蔬驱虫、抑菌、抗病毒以及促进生长方面的应用。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1]1、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药制成中药液,并向中药液中加入酶解鱼蛋白和尼泊金形成中药肥,具有驱虫、抑菌、抗病毒、促进生长的功效;多种中药材+鱼蛋白的合理配伍,成本低廉,具有病虫害预防和促进植物生长,改良植物根际土壤生态的多重效果。
[0032]2、本专利技术还将提供中药肥的制备方法,制备简便,无化学品残留,安全无污染,提高了植物的免疫力。
[0033]3、本专利技术的中药肥在果蔬使用时,常规种植技术相结合,减少常规肥料和常规药物的使用,具有驱虫、抑菌、抗病毒以及促进生长的作用,达到“生态、高产、优质”的种植目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现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中药肥做详细的说明。
[003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中药肥由生地黄、泽兰、泽漆、苦参、臭梧桐根、臭椿皮、黄栀子、苦楝子、鹅不食草、苍耳子、连翘、车前草、黄柏、老茶梗、烟梗和甲壳素这16种原料制成中药原液,然后向中药原液中加入酶解鱼蛋白和尼泊金形成中药肥。
[0036]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给的中药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中药原液:生地黄20

40份、泽兰2

6份、泽漆6

17份、苦参1

5份、臭梧桐根8

10份、臭椿皮1

3份、黄栀子2

5份、苦楝子6

8份、鹅不食草2

8份、苍耳子2

8份、连翘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肥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中药原液:生地黄20

40份、泽兰2

6份、泽漆6

17份、苦参1

5份、臭梧桐根8

10份、臭椿皮1

3份、黄栀子2

5份、苦楝子6

8份、鹅不食草2

8份、苍耳子2

8份、连翘5

12份、车前草1

2份、黄柏2

6份、老茶梗5

10份、烟梗3

6份和甲壳素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肥还包括酶解鱼蛋白,所述酶解鱼蛋白与中药原液用量比≥20g:1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肥还包括尼泊金,所述尼泊金的质量分数为0.01%

0.15%/1L中药原液。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量份准备原料药,生地黄、泽兰、泽漆、苦参、臭梧桐根、臭椿皮、黄栀子、苦楝子、鹅不食草、苍耳子、连翘、车前草、黄柏、老茶梗、烟梗、甲壳素和酶解鱼蛋白;2)取步骤1)的生地黄、泽兰、泽漆、苦参、臭梧桐根、臭椿皮、黄栀子、鹅不食草、苍耳子、连翘、车前草和黄柏,混合粉碎、经过煎煮,得到第一中药液;3)取步骤1)的苦楝子,经粉碎后,采用酒精浸泡,得到药酒;4)取步骤1)的茶梗和烟梗,混合粉碎、经过煎煮,得到第二中药液;5)将步骤2)的第一中药液、步骤3)的药酒和步骤4)的第二中药液混合均匀,静置1小时,得到中药原液;6)将甲壳素加入中药原液中得到中药液;取1L中药液加入酶解鱼蛋白,搅拌均匀,静置1小时,加入尼泊金,搅拌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况国高马永生刘文彦王建军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农厚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