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水平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2948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的评价方法,包括铝熔体炉内精炼后取样、金相显微检测、使用image j软件对金相照片进行分析并计算排渣率、根据排渣率评价单次炉内精炼工艺水平和根据单次炉内精炼的评级评价炉内精炼总工艺水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金相显微镜检测,使用image j软件计算,准确计算出单次炉内精炼的排渣率,以排渣率为依据,对炉内精炼工艺制定了分级评价的数据标准,为铝合金生产尤其是连续铸轧生产,各类产品铝熔体熔炼工艺需要达到的水平做了详细的说明,为生产技术人员提供了量化的参考数据,既可以用于产品生产方案设计,又可以用于产品出现缺陷时查找原因。又可以用于产品出现缺陷时查找原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水平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液熔炼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铝合金作为应用范围最广的金属材料之一,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建筑、电器制造及化学工业等领域都有较广泛的应用。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铝合金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铝液精炼作为决定铝合金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按其精炼位置可分为炉前精炼、炉内精炼和在线精炼,炉前精炼由于技术难度和设备条件限制,大多数生产线都没有采用。所以对于大多数的铝合金生产线来说,炉内精炼就是第一个步骤,也是决定精炼后的铝熔体能够生产的产品级别的重要因素,而铝熔体精炼工艺水平的评价,一般都是通过产品检测来评价,很难对各个精炼环节尤其是炉内精炼工艺水平做出量化的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的评价方法,实现对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水平量化评价,进一步根据产品质量要求,精准设计炉内精炼工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熔体炉内精炼工艺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铝熔体炉内精炼后取样:根据工艺制度,依次进行熔炼炉或保温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铝液精炼,完成炉内精炼,每次精炼完取两个蘑菇样标号备检;步骤二、金相显微检测:将标号的蘑菇样制成20
×
20
×
20mm的块状试样,并在自动抛磨机上将试样打磨成镜面,用水冲洗并用吹风机将表面吹干,然后在金相显微镜下选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200倍,观察铝熔体中抛光面夹杂的情况,每个试样在不同位置锁定三个观测面拍摄的照片;步骤三、使用image j软件对金相照片进行分析,并计算排渣率:(1)定标:对照片按照实际尺寸进行尺寸标定;(2)标出夹杂位置:利用夹杂与铝基体不同灰度值来自动统计,或将存在夹杂的位置手动标出;(3)计算夹杂截面积:利用软件自带的计算模块自动计算出夹杂所占的截面积;(4)导出数据:将数据导出到Excel表中进行排渣率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在每个20
×
20mm的试样观测面上均匀取15个视场来求其平均值,将每次精炼取得的两个样品分别计算后求平均值得出排渣率;步骤四、根据排渣率评价单次炉内精炼工艺水平:对单次炉内精炼的工艺水平按照排渣率进行级别划分,评级标准如下:(1)第一次精炼时,排渣率≥43%时评为一级,39%≤排渣率<43%时评为二级,35%<排渣率<39%时评为三级,排渣率≤35%时评为四级;(2)第二次精炼时,排渣率≥24%时评为一级,21%≤排渣率<24%时评为二级,18%<排渣率<21%时评为三级,排渣率≤15%时评为四级;(3)第三次精炼时,排渣率≥16%时评为一级,12%≤排渣率<16%时评为二级,9%<排渣率<12%时评为三级,排渣率≤9%时评为四级;(4)第四次精炼时,排渣率≥8%时评为一级,5%≤排渣率<8%时评为二级,3%<排渣率<5%时评为三级,排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久元魏振鹏李斌亮李逢科李俨博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