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276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包括:垫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底部钢筋网,底部钢筋网的上方设置有盘口支架,盘口支架的上方设置有顶部钢筋网架;侧模板,支护在底部钢筋网的外侧,侧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井字梁;墩身预埋钢筋架,设于井字梁的上方,墩身预埋钢筋架的两侧设置有施工平台,井字梁的下方浇筑成型有混凝土承台;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合理优化承台模板,采用模板+钢结构井字梁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成套工装,通过承台侧模板作为承台顶部井字梁体系的支撑,两者间之形成可靠连接,为承台钢筋骨架提供吊点,代替架立钢筋,拉住承台受力钢筋骨架。拉住承台受力钢筋骨架。拉住承台受力钢筋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承台细铁丝绑扎主要通过焊接架立钢筋或角钢形成支撑骨架,然后在支撑骨架上绑扎承台钢筋,在承台浇筑混凝土时,架立筋随受力钢筋一起埋入混凝土。
[0003]现有技术中,承台受力由混凝土和受力钢筋承受,架立筋除了在施工前起支撑作用外,基本无其他作用。对于承台数量较多的项目,特别是铁路项目,承台数量甚至上千个,数量巨大,每个承台施工前,都要绑扎一次钢筋,不仅浪费时间,也大大提高了施工成本。有的项目在招标时,并未计入架立钢筋的费用,该部分费用就需要施工单位自己承担,无形中增加了施工单位的成本。
[0004]并且,按目前的桥梁承台施工方法,承台施工工序较多,细铁丝绑扎质量不高,速度较慢,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间衔接不紧密;承台模板功能单一,模板之间需用精轧螺纹钢等连接,各受力构件之间不能形成整体受力体系;以已绑扎的承台钢筋作为支撑绑扎墩身预埋筋,承台钢筋对墩身预埋筋约束较差,导致墩身预埋钢筋变形较大且难以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所述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包括:
[0007]垫层,垫层的上方设置有底部钢筋网,底部钢筋网的上方设置有盘口支架,盘口支架的上方设置有顶部钢筋网架;/>[0008]侧模板,支护在底部钢筋网的外侧,侧模板的上方设置有井字梁;及
[0009]墩身预埋钢筋架,设于井字梁的上方,墩身预埋钢筋架的两侧设置有施工平台,井字梁的下方浇筑成型有混凝土承台。
[0010]优选的,所述底部钢筋网包括底部横向钢筋以及底部竖向钢筋,底部横向钢筋和底部竖向钢筋均设置有多个,多个底部横向钢筋并排分布,且多个底部竖向钢筋并排分布,底部横向钢筋和底部竖向钢筋垂直交叉分布,且底部横向钢筋和底部竖向钢筋的节点处通过钢丝绑扎,且底部横向钢筋和底部竖向钢筋均呈“匚”字形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顶部钢筋网架包括多个顶部横向箍筋和多个顶部竖向箍筋,顶部横向箍筋呈“匚”字形结构,顶部竖向箍筋呈环形结构,顶部横向箍筋包括两组,两组顶部横向箍筋交叉分布,顶部竖向箍筋围护在交叉分布的两组顶部横向箍筋的外侧,且顶部横向箍筋和顶部竖向箍筋节点处通过细铁丝绑扎。
[0012]优选的,所述侧模板设置有多个,侧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角钢,相邻两个侧模板通过螺栓将角钢连接,且多个侧模板围成方形框架,侧模板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上下排布的
水平次愣,且侧模板的表面设置多个竖向主楞。
[0013]优选的,所述井字梁包括多个井字纵梁和多个井字横梁,井字横梁设置有多组,每组井字横梁中的相邻两个井字横梁通过梁体连接件连接,梁体连接件呈“工”字形框架,梁体连接件的中部预留穿口,井字纵梁穿过穿口,且井字横梁插入梁体连接件的两侧槽口后通过螺栓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井字纵梁的两端均设置有梁板连接件,梁板连接件包括两个“L”形板状,两个“L”形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后的两个“L”形板状扣在侧模板的上方,且一个“L”形板状的表面设置有肋板,肋板抵在井字梁的梁杆下方。
[0015]优选的,所述施工平台包括施工板,施工板的顶面设置两组护栏杆,护栏杆的顶端连接在扶杆的底面,且施工平台的底面四个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面设置有连接扣板,连接扣板呈“匚”字形板状结构,连接扣板扣在井字横梁后通过螺栓固定,且其中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多个呈上下排列分布的爬梯。
[0016]优选的,所述墩身预埋钢筋架包括多个竖向钢筋,多个竖向钢筋的外侧套设有环形箍筋,环形箍筋设置有多个,环形箍筋的内环面开设有卡槽呈“U”形槽,竖向钢筋推入卡槽中。
[0017]优选的,盘口支架包括两排竖向支撑架,每排竖向支撑架设置有多个,每排两个竖向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横向连杆,两排竖向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横梁一,且相邻两个竖向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斜撑杆,竖向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托板,托板呈“匚”字形板状结构。
[0018]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施工方法,包括所述的承台支护系统,所述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在承台基坑开挖且桩头钢筋处理完成后,施工垫层,绑扎底部钢筋网;
[0020]部钢筋网中间架设盘口支架作为钢筋网片临时支撑架;
[0021]临时支撑架安装完成后,开始绑扎承台顶部钢筋网片;
[0022]待细铁丝绑扎完成后,再次放样并安装侧模板,侧模板可提前拼装,整体吊装;
[0023]安装承台顶部钢结构井字梁体系,在横梁上设置吊点,吊点间距不大于1.2m,固定好吊点后拆除盘口支架支撑体系;
[0024]先安装钢结构施工平台,再安装固定、定位角钢,最后安装墩身预埋钢筋;
[0025]在墩身钢筋安装、固定完成后,拆除临时墩身临时施工平台后,即可开始浇筑承台混凝土;
[0026]承台混凝土养护满足要求后即可拆除多功能承台模板支撑体系,
[0027]施工墩身,该多功能承台模板支撑体系可运至下一承台施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及施工方法合理优化承台模板,采用模板+钢结构井字梁体系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成套工装,通过承台侧模板作为承台顶部井字梁体系的支撑,两者间之形成可靠连接,为承台钢筋骨架提供吊点,代替架立钢筋,拉住承台受力钢筋骨架;承台顶井字梁体系可作为施工平台,浇筑承台混凝土;在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承台顶井字梁体系与承台侧模板的可靠连接,为侧模板提供支撑,代替原模板之间受拉的螺纹钢筋,且模板无需局部开孔;利用承台顶井字梁体系作为墩身预埋钢筋的定位、固定及支撑体系,防止其变形;以井字梁体系为平台,搭设简易施工脚手架平台,方便墩身钢筋施工,
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多功能承台模板支撑体系可实现快速安拆,重复利用,有效降低承台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部钢筋网和盘口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部钢筋网架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侧模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侧模板对底部钢筋网围护时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井字梁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梁板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侧模板和井字梁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8]图9为本专利技术施工平台和墩身预埋钢筋架分布关系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为图9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0]图中:底部钢筋网1、底部横向钢筋101、底部竖向钢筋102、盘口支架2、竖向支撑架201、横向连杆202、横梁一203、斜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包括:垫层(9),垫层(9)的上方设置有底部钢筋网(1),底部钢筋网(1)的上方设置有盘口支架(2),盘口支架(2)的上方设置有顶部钢筋网架(3);侧模板(4),支护在底部钢筋网(1)的外侧,侧模板(4)的上方设置有井字梁(5);及墩身预埋钢筋架(7),设于井字梁(5)的上方,墩身预埋钢筋架(7)的两侧设置有施工平台(6),井字梁(5)的下方浇筑成型有混凝土承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钢筋网(1)包括底部横向钢筋(101)以及底部竖向钢筋(102),底部横向钢筋(101)和底部竖向钢筋(102)均设置有多个,多个底部横向钢筋(101)并排分布,且多个底部竖向钢筋(102)并排分布,底部横向钢筋(101)和底部竖向钢筋(102)垂直交叉分布,且底部横向钢筋(101)和底部竖向钢筋(102)的节点处通过钢丝绑扎,且底部横向钢筋(101)和底部竖向钢筋(102)均呈“匚”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钢筋网架(3)包括多个顶部横向箍筋(301)和多个顶部竖向箍筋(302),顶部横向箍筋(301)呈“匚”字形结构,顶部竖向箍筋(302)呈环形结构,顶部横向箍筋(301)包括两组,两组顶部横向箍筋(301)交叉分布,顶部竖向箍筋(302)围护在交叉分布的两组顶部横向箍筋(301)的外侧,且顶部横向箍筋(301)和顶部竖向箍筋(302)节点处通过细铁丝绑扎。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4)设置有多个,侧模板(4)的两侧均设置有角钢(401),相邻两个侧模板(4)通过螺栓将角钢(401)连接,且多个侧模板(4)围成方形框架,侧模板(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上下排布的水平次愣(402),且侧模板(4)的表面设置多个竖向主楞(4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字梁(5)包括多个井字纵梁(501)和多个井字横梁(502),井字横梁(502)设置有多组,每组井字横梁(502)中的相邻两个井字横梁(502)通过梁体连接件(503)连接,梁体连接件(503)呈“工”字形框架,梁体连接件(503)的中部预留穿口,井字纵梁(501)穿过穿口,且井字横梁(502)插入梁体连接件(503)的两侧槽口后通过螺栓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承台支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字纵梁(5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涛贺宏波赵龙飞朱荣森吴正义赵海波叶宇峰迟荣景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