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体导轨激光穿透焊接的夹具结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具体地,涉及一种箱体导轨激光穿透焊接的夹具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箱体导轨组合主要由箱体蒙皮和导轨等零件组成,每个箱体内部安装2~4根导轨,箱体蒙皮与导轨以焊接或者螺接方式相连。传统制造工艺中,导轨的固定方法通常是采用手工焊接方法焊接蒙皮与导轨连接的角接接头或者在箱体蒙皮上打孔后采用螺柱固定内部的导轨,生产效率较低且导轨安装精度不高。随着弹体结构的小型化,箱体蒙皮内部空间极其有限,传统的手工焊接方法或者螺柱焊逐渐难以适应箱体组合大批量、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需求。
[0003]激光焊接技术具有穿透能力强、焊接效率高等优点。随着大功率激光器的普及和应用,使得通过激光穿透焊接连接箱体蒙皮和导轨成为可能。
[0004]由于箱体导轨激光焊接的装配精度要求极高,而内部空间狭小的箱体蒙皮又给箱体蒙皮的焊接装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精准稳定的夹具结构是箱体导轨激光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
[0005]专利文献CN106229431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导轨激光穿透焊接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所述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用于将箱体蒙皮(22)与导轨(21)紧密贴合;所述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包括驱动组件(5)、箱体旋转组件(6)、回转轴筒(17)、内胀拉杆(11)以及一组或多组支撑定位组件(10);所述回转轴筒(17)套装在所述内胀拉杆(11)外侧,单组支撑定位组件(10)包括沿内胀拉杆(11)轴向分布的多组楔形滑动副(14)与沿回转轴筒(17)轴向分布的多个导轨定位块(16);所述回转轴筒(17)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15),所述楔形滑动副(14)包括相互匹配的第一楔形块(141)与第二楔形块(142),所述第二楔形块(142)内部设置有导轨安装位;第一楔形块(141)与所述内胀拉杆(11)紧固连接,第二楔形块(142)穿过所述限位孔(15)延伸至限位孔(15)外部;所述第二楔形块(142)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楔形块(141)沿所述回转轴筒(17)的径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间运动;所述导轨定位块(16)与楔形滑动副(14)交替布置;所述驱动组件(5)与内胀拉杆(11)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内胀拉杆(11)沿所述回转轴筒(17)的轴向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间往复移动;导轨定位块(16)用于限制导轨(21)沿所述回转轴筒(17)轴向的移动;所述第一楔形块(141)能够将所述内胀拉杆(11)的沿所述回转轴筒(17)的轴向的往复移动,转化成第二楔形块(142)沿所述回转轴筒(17)的径向的往复移动;所述第一位置为第二楔形块(142)沿所述回转轴筒(17)的径向运动的最低点,所述第二位置为第二楔形块(142)沿所述回转轴筒(17)的径向运动的最高点;所述第三位置为内胀拉杆(11)的往复运动中的一端点,所述第四位置为内胀拉杆(11)的往复运动中的另一端点;所述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具有支撑状态与松弛状态;当所述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处于松弛状态时,所述第二楔形块(142)位于第一位置,所述内胀拉杆(11)位于第三位置,所述箱体蒙皮(22)与导轨(21)未紧密贴合;当所述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处于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楔形块(142)位于第二位置,所述内胀拉杆(11)位于第四位置,所述第二楔形块(142)将所述箱体蒙皮(22)与导轨(21)紧密贴合;所述箱体旋转组件(6)用于驱动所述回转轴筒(17)与内胀拉杆(11)沿自身轴线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导轨激光穿透焊接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5)为液压驱动组件,包括油缸连接轴(12)与第一液压油缸(13),所述油缸连接轴(12)的一端与第一液压油缸(13)相互连接,所述油缸连接轴(12)的另一端与内胀拉杆(11)的一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导轨激光穿透焊接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箱体旋转组件(6)包括旋转驱动齿轮副(18)与旋转驱动电机(19),所述旋转驱动齿轮副(18)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19)传动连接,所述旋转驱动齿轮副(18)还与所述回转轴筒(17)、内胀拉杆(11)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导轨激光穿透焊接的夹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头座(3),所述导轨内胀支撑定位装置(1)安装在所述固定头座(3)上,所述固定头座(3)包括头座主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自鹏,王稳,梅在林,胡佩佩,张登明,李中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杭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