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力调节结构和头戴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441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夹力调节结构和头戴式耳机,其中夹力调节结构包括头带和滑块,头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连接段以及第二夹持段,连接段设有贯穿头带上下表面设置的开口,第一夹持段设有伸入开口内的第一弹片,第二夹持段设有伸入开口内的第二弹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与连接段间隔设置;滑块与连接段活动连接,并能够移动至开口内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卡接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夹力调节结构能够调节头带的夹持力,提升用户佩戴头戴式耳机时的舒适性。舒适性。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夹力调节结构和头戴式耳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涉及一种夹力调节结构和头戴式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头戴式耳机包括左右发声单元和连接左右发声单元的横梁构件,左右发声单元一般为动圈式单元,动圈式单元中的磁路系统在电信号的驱动下给音圈线圈施加驱动力使音圈线圈带动振膜振动发声。头戴式耳机的左右耳罩均具有较大的内置空间,可以安装较多的电路元器件,也允许采用体积更大、结构更复杂的发声单元,使得头戴式耳机一般具有优于入耳式耳机的声学表现。此外,头戴式耳机佩戴时罩住人体的耳部,可以避免像入耳式耳机那样需要塞入耳道内而引起耳道摩擦和不适的问题,更适于长时间佩戴,因此头戴式耳机的佩戴体验一般也优于入耳式耳机。头戴式耳机不同于入耳式耳机的优点使得头戴式耳机仍具有广泛的用户市场。
[0003]头戴式耳机的横梁构件中的支撑主体为头带,其中“头带”因其环绕并夹持头部且整体为带状结构而得名。头戴式耳机中的头带连接其左右耳罩,头带外侧一般包裹柔性材料来提升佩戴舒适度。
[0004]在相关技术中,头带采用钢材制作,其能够在佩戴时产生一定的形变,也能够在取下时弹性恢复原样,从而能够反复使用而不易变形。但是头带出厂后其具有调教好的刚度和弧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人种的用户的头围差异较大,同一款头戴式耳机在不同的用户头部上佩戴时,部分用户会感觉头带的夹持力度太弱,耳机佩戴太松;而另一部分用户可能又会觉得头带的夹持力度太强,耳机佩戴太紧。如此,上述头带存在难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舒适佩戴的需求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夹力调节结构,旨在提升头戴式耳机佩戴时的舒适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夹力调节结构,应用于头戴式耳机,所述夹力调节结构包括:
[0007]头带,所述头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连接段以及第二夹持段,所述连接段设有贯穿所述头带上下表面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一夹持段设有伸入所述开口内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夹持段设有伸入所述开口内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均与所述连接段间隔设置;和
[0008]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段活动连接,并能够移动至所述开口内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卡接配合。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弹片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滑块的两端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接段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
[0010]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卡接时,一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动限位,另一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滑动限位。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呈弯折段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呈镜像对称设置。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段的两个限位块,每一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段围合形成滑槽;
[0014]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时,每一所述第三连接部滑动限位于一所述滑槽内。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段设有沿所述头带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夹持段设有沿所述头带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多个所述第二弹片,每一所述第一弹片与一所述第二弹片相对立设置并形成弹片对;
[0016]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开口内时,所述滑块与至少一个所述弹片对卡接配合。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段设有两个所述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在所述头带的宽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0018]所述第一夹持段设有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开口内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夹持段设有分别伸入两个所述开口内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弹片;
[0019]所述连接段设有两个所述滑块,每一所述滑块能够移动至一所述开口内,并与所述开口内的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卡接配合。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力调节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滑块的拨块,所述拨块位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之间,所述拨块的至少部分结构凸出于所述头带的上表面。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夹力调节结构还包括包裹所述头带设置的柔性套,所述柔性套设有条孔,所述拨块限位于所述条孔内,并能够在所述滑块移动时沿所述条孔移动。
[00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头戴式耳机,所述头戴式耳机包括:
[0023]上述的夹力调节结构;和
[0024]发声组件,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左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所述夹力调节结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发声模块和右发声模块。
[002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头戴式耳机的头带的连接段上开设贯穿头带上下表面的开口,在头带的第一夹持段上设置伸入开口内的第一弹片,在头带的第二夹持段上设置伸入开口内的第二弹片,在连接段上设置可活动的滑块。以此,当滑块未移动进入开口内时,头带在连接段处的等效宽度为连接段的宽度,头带在连接段处更易于产生弹性形变,此时要撑开第一夹持段和第二夹持段使它们的端部相远离所需的作用力更小;当滑块相对于连接段移动至开口内并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卡接配合时,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通过滑块连接,头带在连接段处的等效宽度为连接段的宽度与滑块伸入开口内的部分的宽度之和,头带在连接段处更难产生弹性形变,此时要撑开第一夹持段和第二夹持段使它们的端部相远离所需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当采用本头带结构的头戴式耳机佩戴于用户头部时,用户可以
通过移动滑块来调节头带对头部的夹持力:对于头围小的用户,可以将滑块移动到开口内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卡接来增强头带的夹持力,使头戴式耳机的佩戴感更紧来适配用户的小头围。对于头围大的用户,可以将滑块移回连接段处来降低头带的夹持力,使头戴式耳机的佩戴体感更松来适配用户的大头围,这样能够提升不同头围的用户佩戴采用本头带结构的头戴式耳机的佩戴体验。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头戴式耳机的爆炸结构图;
[0029]图3为图2中夹力调节结构在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2中夹力调节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3中夹力调节结构的侧视图;
[0032]图6为图3中头带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图3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力调节结构,应用于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力调节结构包括:头带,所述头带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夹持段、连接段以及第二夹持段,所述连接段设有贯穿所述头带上下表面设置的开口,所述第一夹持段设有伸入所述开口内的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夹持段设有伸入所述开口内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均与所述连接段间隔设置;和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段活动连接,并能够移动至所述开口内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卡接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力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远离所述第一夹持段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弹片远离所述第二夹持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滑块的两端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连接段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滑动连接的第四连接部;在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弹片、所述第二弹片卡接时,一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滑动限位,另一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滑动限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力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三连接部的至少部分结构呈弯折段设置,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适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力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呈镜像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力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段的两个限位块,每一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连接段围合形成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接段连接时,每一所述第三连接部滑动限位于一所述滑槽内。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