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支模架需保留至后浇带封闭,此期间造成大量钢管、扣件积压,造成项目成本大大增加,不利于材料的利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支撑装置,满足后浇带支撑要求的同时,又可以减少材料积压,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为此,现有技术中有多种用于支撑后浇带模板的支撑机构,但现有技术的支撑机构不具有调节功能或调节后无法完全匹配后浇带模板的设置位置,导致支撑机构对后浇带模板的支撑效果降低,影响后浇带的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能精确调节支撑板的位置,从而满足对后浇带模板的支撑要求。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建筑工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管道(1)、第一支撑板(2)、第二管道(3)、第三管道(7)、粗调组件、精调组件和第二支撑板(9);若干块第一支撑板(2)分别间隔设置在第一管道(1)的一端,使第一管道(1)通过若干块第一支撑板(2)支撑于地面或建筑结构上;第二管道(3)的一端同轴插入在第一管道(1)的另一端内,精调组件设置在第二管道(3)和第一管道(1)内,使第二管道(3)通过精调组件与第一管道(1)可滑动式连接;第二管道(3)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三管道(7)的一端内,粗调组件设置在第二管道(3)和第三管道(7)内,使第二管道(3)通过粗调组件与第三管道(7)可滑动式连接;第二支撑板(9)垂直设置在第三管道(7)的另一端,第二支撑板(9)支顶在后浇带模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粗调组件包括第二螺纹杆(8),第三管道(7)的另一端上沿径向形成有若干个第一螺纹孔,使若干个第二螺纹杆(8)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螺纹孔旋入第三管道(7)并顶紧在第二管道(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螺纹杆(8)的另一端位于第三管道(7)的外部,且第二螺纹杆(8)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转轮(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后浇带可调式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精调组件包括第一螺纹杆(5)、传动机构、固定板(10)、顶杆(11)、限位滑块(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和第三螺纹杆(20);固定板(10)固定安装在第一管道(1)内,一对顶杆(11)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滑槽(12)贯穿在第二管道(3)的一端内并与限位滑块(13)的两侧连接,一对顶杆(11)的另一端均延伸至第二管道(3)的外部并顶紧在固定板(10)上;第三螺纹杆(20)设置在第二管道(3)内,第三螺纹杆(20)的一端可转动式设置在第二管道(3)的一端,第三螺纹杆(20)的另一端螺纹旋接且贯穿限位滑块(13)并与第一锥形齿轮(14)同轴连接;第一锥形齿轮(14)与第二锥形齿轮(15)啮合连接,第二管道(3)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浩,王国欣,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