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岩体裂缝模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水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岩体裂缝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危害,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此外,在地质形成的长期发育过程中,自然岩体必然会发生断裂。因此,节理岩体裂缝的精确建模在相关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0003]在岩体中的裂隙和裂纹的建模方法中,离散裂缝网络(DFN)模型是一种在几十年里一直被广泛接受的工具。离散裂缝网络指使用的几何图形来代表复杂裂缝,其生成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被称为地质映射DFN,根据岩石露头或人工开挖(如钻孔、隧道和路堑)的情况绘制的天然岩石的裂缝分布。随着激光红外雷达和无人机等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大规模轨迹特征。然而,这类方法只能描述地表裂缝,获得三维DFN模型需要进行额外的判断和推理。
[0004]基于裂缝空间特征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的假设,第二类方法被称为随机生成DFN,也被称为Ba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设定的参数生成传统的离散裂缝网络模型,该离散裂缝网络模型中包括多条表示裂缝雏形的线段;S2:据设定的线段旋转范围和幅值将所有的线段随机转换为不同形状、不同方向的多段线;S3:使用迭代函数系统IFS将多段线转化为代表裂缝的分形曲线,并通过相关参数来控制裂缝的粗糙程度;S4:使用曲线光滑算法平滑分形曲线,并将处理后的模型导出为几何文件;S5:分形曲线由多条线段依次连接组成,但是导出的几何文件中的每条线段是独立存在的,并没有依次连接,通过软件将首尾相连的线段组合为曲线,然后将相交的曲线以交点为基点相互分割为四条曲线;S6:使用正则化方法来检测的线段和间隙长度,删除短线,小间隙合并成一个点;然后,检测分形曲线上的点与边界的距离是否小于误差值,若小于则将点移至边界;S7:设定网格尺寸大小和划分方法,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设定的参数包括裂缝数量、裂缝方向和裂缝长度范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生成多段线的过程如下:S2.1:将线段以其中点为旋转中心,在指定范围内随机旋转一定的角度;S2.2:在线段上随机选取指定数量的点,以其为基点,沿线段垂直方向随机向线段的一侧延伸,形成新的点,沿伸距离为设定的幅值;S2.3:按顺序依次连接线段端点和新的点,形成不同形状、不同方向的多段线,;S2.4:重复步骤2.1至2.3,对所有的线段进行转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生成分形曲线的过程如下:设置分形插值的迭代次数L和映射函数的垂直缩放系数d
i
;将多段线上的点视为插值数据M:M={(x
i
,y
i
)∈I
×
R,i=0,1,2,
…
,N};x0<x1<x2<
…
<x
N
I=[x0,x
N
];生成相应的插值函数f(x),对于每一个x
i
,都有f(x
i
)=y
i
(i=0,1,2,
…
,N);插值数据连续图像的吸引子G={(x,f(x)),x∈(x0,x
N
)};根据以下公式通过分形插值方法将多段线转化为分形曲线:根据以下公式通过分形插值方法将多段线转化为分形曲线:其中,W
i
为映射函数,d
i
为映射函数的垂直缩放系数,|d
i
|<1;裂缝的粗糙程度通过分形系数D表示,而分形系数D仅与d
i
有关,通过改变d
i
大小就控制
裂缝的粗糙程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迭代函数系统的离散裂缝网络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使用曲线光滑算法平滑分形曲线的过程如下:S4.1:设置阈值T,找到并连接分形曲线两端的端点作为初始线段;S4.2:计算分形曲线上的点与线段之间的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洁,任大忠,叶征,孟琳,罗碧玉,丰培洁,田超,孟庆祥,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