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20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包括括下料切割装置、车加工装置、浸泡装置、挤压装置和清洗装置,所述下料切割装置左侧设置有车加工装置,且车加工装置下端设置有浸泡装置,并且浸泡装置右侧设置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下端设置有清洗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含机床,所述机床上端设置有两个挤压机,且挤压机的末端安装有挤压块,所述机床上端中央设置有模具型腔,所述机床底部设置有电机,且电机上端旋转连接有转动杆,并且转动杆外部贯穿设置有中心轮,所述中心轮两侧咬合有行星齿轮,挤压装置不会出现挤压过猛材料破损的情况出现,更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并且更加有效保护了机器的使用寿命。护了机器的使用寿命。护了机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气室生产加工
,具体为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上气室生产加工是对挤压实心铝棒一系列操作,是汽车生产中的重要步骤,其中包含了下料、车加工、润滑、挤压以及清洗五个流程,其中在下料过程将挤压实心铝棒切割呈等量长度后对挤压实心铝棒打磨,使得材料厚度均匀,之后对材料进行浸泡让其表面敷上一层致密的保护层和润滑油,能够保证材料在挤压时不会损伤,之后在将实心铝棒放置到挤压装置内,完成挤压拉伸工作,最后清洗加工完成的材料,多重工序后就可以完成对挤压实心铝棒的加工工作,但是目前市场上在挤压实心铝棒的挤压合膜的过程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目前市场上的挤压装置在挤压时采用的是单个挤压机向下挤压的操作,单个挤压机工作压力较大会存在挤压过猛,出现材料破损的情况,并且挤压时都是不旋转的,不能让挤压实心铝棒受力均匀;
[0004]2、目前市场上的挤压装置内部的模具型腔底盘无法上升,与挤压机形成双向挤压,让机床承受更大的挤压力,不易取出底盘挤压合膜完成的材料,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包括下料切割装置(1)、车加工装置(2)、浸泡装置(3)、挤压装置(4)和清洗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切割装置(1)左侧设置有车加工装置(2),且车加工装置(2)下端设置有浸泡装置(3),并且浸泡装置(3)右侧设置挤压装置(4),所述挤压装置(4)下端设置有清洗装置(5),所述挤压装置(4)包含机床(6),所述机床(6)上端设置有两个挤压机(7),且挤压机(7)的末端安装有挤压块(8),所述机床(6)上端中央设置有模具型腔(9),所述机床(6)底部设置有电机(10),且电机(10)上端旋转连接有转动杆(11),并且转动杆(11)外部贯穿设置有中心轮(12),所述中心轮(12)两侧咬合有行星齿轮(13),且行星齿轮(13)中间贯穿设置有行星架(14),且行星齿轮(13)的左侧咬合有齿圈(15),所述齿圈(15)的左边固定有限位杆(16),所述齿圈(15)的上端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中心轮(12)上端设置有升降装置(18),且升降装置(18)贯穿设置有丝杆(19),所述丝杆(19)外部设置有活动块(20),且活动块(20)右侧固定有承载板(21),所述承载板(21)下端设置有散热装置(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实心铝棒依次经过下料切割装置(1)、车加工装置(2)、浸泡装置(3)、挤压装置(4)和清洗装置(5),且挤压装置(4)内部主要包括机床(6)、挤压机(7)、模具型腔(9)和电机(10),并且模具型腔(9)外层设置有隔音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气室生产加工用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床(6)以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两个挤压机(7),且挤压机(7)末端设置有挤压块(8),并且两个挤压块(8)的大小刚好与挤压材料一样大,且挤压机(7)可以使挤压块(8)进入模具型腔(9)进行挤压,并且模具型腔(9)直径尺寸与材料的直径尺寸一致,且模具型腔(9)高度大于材料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涛陆伟中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鑫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