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201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7
一种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属电缆领域。在进行完包括固定铜网套在内的操作步骤后,清洁铜网套表面的杂质,对将铜网进行打磨,将防水胶均匀地涂抹于整个铜网上,使用紫外固化灯在胶体表面进行照射,固化防水胶,将胶体表面打磨均匀;然后再进行绕包防水带及后续操作步骤,完成整个交联电缆绕包式纵向阻水中间接头的现场制作施工过程。其在单相接头的铜网上,通过涂抹、填充参杂有铜粉的光敏型的防水胶,来增加接头的纵向阻水能力,改善电缆接头部位的拉伸强度和散热效果;能够缩短施工时间,易于实施,便于推广。可广泛用于绕包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的现场制作、施工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 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力电力电缆具有良好的电气、机械物理性能,且 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成熟、结构轻便、传输容量大,不受落差控制等优点,已广泛 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0003]目前电缆接头的径向阻水问题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且通常是电缆生产厂商结合 生产工艺完成阻水结构的设计,通常包括:聚乙烯外护套;铅、铝、铜或不锈钢金 属套;铅塑、铝塑复合综合护层。
[0004]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3月22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06041094 U的技术 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电缆接头,包括接头主体,所述接头主体为圆管体,圆管体 一端设置有卡紧密封电缆体的电缆卡夹组件;圆管体内设置有插接在一起的公插头 组件及母插头组件;公母插头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垫片,公插头组件的公插针穿过 密封垫片插进母插头组件的母插针内,母插头组件位于电缆卡夹组件与公母插头组 件之间。该技术方案给进入设备的电缆提供双层的防水隔离、实现电缆的快速安装 和密封。但是,类似的电缆防水封堵结构或防水措施,通常只是针对电缆接头的径 向防水和封堵,不能解决电缆接头的纵向防水问题。
[0005]在设计使用中,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整体结构式内部结构式挤塑,具有一定 的防水性能,但在敷设和运行期间,当机械应力或外力造成电缆护套及绝缘损伤或 接头损坏时,潮气或水分会沿着电缆的纵向和径向(这里,纵向是指沿电缆的长度 方向,径向是指沿电缆的直径方向,即电缆长度轴线的横向方向)间隙浸入。
[0006]在实际工程中,相对于电缆的径向阻水问题,电缆的纵向阻水问题实现起来更 加复杂,因为在电缆的纵向上,沿着电缆线芯导体间隙或结构分层间隙均能发生渗 水情况。
[0007]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11月12日,授权公告号为CN 214705520 U的技术 专利,公开了一种径纵双向防水电缆,包括电缆本体和弧形防水圈,所述电缆本体 的内部设置有V型抗压支撑板,且V型抗压支撑板的后方设置有纵向挡潮板,所述 弧形防水圈设置于V型抗压支撑板的内侧,且弧形防水圈的表面设置有防水填充层, 所述弧形防水圈的内部设置有填充防护层,且填充防护层的内侧安装有内层电缆, 所述纵向挡潮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水带层,且第二阻水带层的下方连接有金属护 套防护层,所述电缆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外层隔潮圈。该径纵双向防水电缆设置有纵 向挡潮板沿电缆本体表面间隔等距分布,当外界潮气从径向渗入到电缆本体内部时, 能够避免潮气沿电缆本体纵向大面积扩散,起到一定的隔绝效果。
[0008]目前国内外的电缆纵向阻水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在于阻水型导体,即如何在各导 线之间填充阻水物质和填充什么样的阻水物质。
[0009]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到阻水材料的选择以及阻水材料的工艺喷涂、填充难题,集 中于从电缆出厂前解决阻水问题,但对于已投运的、非阻水型电缆的阻水问题却未 有足够研究。
[0010]由于电缆的设备制造商往往从电缆本体上解决电缆的阻水问题,即尝试从电 缆出厂前解决该问题,而电缆运维商往往从电缆运行后解决该问题,这导致了电缆 的阻水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偏颇较大。
[0011]对于已投运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很难进行全线阻水设计。因此,该问题的解决 方向,应以设备运维商为主导,以实际问题场景为主导。
[0012]最实际的做法就是,给已投运的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分段阻水,具体做法是对 已经透水严重的电缆设置电缆阻水接头,或在投运制作电缆接头时实现电缆的纵向 阻水升级,缩短电缆透水长度。
[0013]此外,对于电缆中间接头而言,其是整条电缆的薄弱环节。针对该类接头,现 有的纵向阻水接头的工艺只能够阻止电缆导体间的水分流动,无法实现电缆接头处 的全纵向阻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1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 方法。其在现有电缆接头的现场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在单相接头的铜网上,通过涂 抹、填充参杂有铜粉的光敏型的防水胶,来增加接头的纵向阻水能力,增加电缆接 头部位的拉伸强度,改善接头部位的散热效果;能够缩短施工时间,易于实施,便 于推广。
[001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包 括对电缆接头处进行绕包型中间接头的施工处理,其特征是在进行完包括压接导体、 绕包半导电带、绕包应力控制带、绕包绝缘带、恢复外半导电层、固定铜网套在内 的操作步骤后,进行下列操作步骤:
[0016]1)清洁铜网套表面包括浮尘、油污、附着物在内的杂质,并对将铜网进行打 磨,使得铜网表面无凹陷;
[0017]2)用木质板将防水胶均匀地涂抹于整个铜网上;
[0018]3)使用紫外固化灯在胶体表面进行照射,固化防水胶;
[0019]4)使用打磨纸将胶体表面打磨均匀,并使得表面无凹凸;
[0020]5)进行绕包防水带及后续操作步骤,完成整个交联电缆绕包式纵向阻水中间 接头的现场制作施工过程。
[0021]具体的,对于10kV电缆,所述防水胶的胶体厚度在2

3mm间。
[0022]具体的,对于35kV电缆,所述防水胶的胶体厚度在4

6mm间。
[0023]进一步的,对于10kV电缆,所述紫外固化灯的固化灯灯罩在距离胶体表面 4

6cm处照射3.5min。
[0024]进一步的,对于35kV电缆,所述紫外固化灯的固化灯灯罩在距离胶体表面 5

7cm处照射6min。
[0025]具体的,所述的防水胶为改进的RPR防水胶。
[0026]进一步的,所述改进的RPR防水胶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光敏树脂聚合物和铜粉混 合
组成;其中,防水胶比铜粉的混合比例为100g:15g。
[0027]具体的,所述改进的RPR防水胶的阻燃性能为V

0级;导热系数(室温)为0.262W/(m
·
K);拉伸强度为7.9MPa;拉断伸长率为142%;在0.3MPa
×
30min状态下不透水。
[0028]进一步的,所述的纵向阻水方法,对于绕包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在进行完固定铜网套的施工步骤后,对铜网套浇筑光敏型的改进快速聚树脂防水胶,并进行紫外光固化,然后再进行绕包防水带的施工步骤。
[0029]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纵向阻水方法,通过在铜网套本体上涂抹、填充参杂有铜粉的防水胶的模式,来增加电缆中间接头的纵向阻水能力。
[0030]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3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单相接头的铜网中,浇筑改进的快速聚树脂(RapidPolyResin,RPR)防水胶,在原有电缆接头的结构和施工工艺的前提下,利用填充的防水胶来增加接头的纵向阻水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包括对电缆接头处进行绕包型中间接头的施工处理,其特征是在进行完包括压接导体、绕包半导电带、绕包应力控制带、绕包绝缘带、恢复外半导电层、固定铜网套在内的操作步骤后,进行下列操作步骤:1)清洁铜网套表面包括浮尘、油污、附着物在内的杂质,并对将铜网进行打磨,使得铜网表面无凹陷;2)用木质板将防水胶均匀地涂抹于整个铜网上;3)使用紫外固化灯在胶体表面进行照射,固化防水胶;4)使用打磨纸将胶体表面打磨均匀,并使得表面无凹凸;5)进行绕包防水带及后续操作步骤,完成整个交联电缆绕包式纵向阻水中间接头的现场制作施工过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其特征是对于10kV电缆,所述防水胶的胶体厚度在2

3mm间。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其特征是对于35kV电缆,所述防水胶的胶体厚度在4

6mm间。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其特征是对于10kV电缆,所述紫外固化灯的固化灯灯罩在距离胶体表面4

6cm处照射3.5min。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联聚乙烯配电电缆接头的纵向阻水方法,其特征是对于35kV电缆,所述紫外固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希鹏刘炯李俊杰傅晓杰吴清涛白蕾纪礼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