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烟台大学专利>正文

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00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包括横杆、竖杆,横杆、竖杆呈“十”字形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竖杆连接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形固定架、偏心轮轴,横杆贯穿“U”形固定架的前板,“U”形固定架固定于横杆上,“U”形固定架的开口端朝后,竖杆位于横杆后部的“U”形固定架内,偏心轮轴位于竖杆后部,偏心轮轴两端与“U”形固定架的侧壁通过转轴连接,偏心轮轴抵压上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特殊结构的连接组件来加强横杆、竖杆的连接,使横杆、竖杆的连接牢固;通过转动偏心轮轴即可调节横杆高度,操作简便、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


[0001]本技术属于健身装置
,涉及背部矫正架,具体涉及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后天引起的脊柱侧弯,含胸驼背,青少年脊椎弯曲预防,背部矫正架能起到很好的校正效果。对于“十”字形背部矫形器,其横杆、竖杆连接往往不牢固,横杆、竖杆容易错位下滑。如果将横杆、竖杆固定一体,横杆、竖杆的固定位置就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其能够上下调节横杆位置,并且横杆、竖杆连接牢固。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包括横杆、竖杆,横杆、竖杆呈“十”字形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竖杆连接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形固定架、偏心轮轴,横杆贯穿“U”形固定架的前板,“U”形固定架固定于横杆上,“U”形固定架的开口端朝后,竖杆位于横杆后部的“U”形固定架内,偏心轮轴位于竖杆后部,偏心轮轴两端与“U”形固定架的侧壁通过转轴连接,偏心轮轴抵压上竖杆。
[0006]进一步的,竖杆后部设有胶皮条,胶皮条上设有防滑纹。
[0007]进一步的,“U”形固定架的前板后部设有竖杆定位卡槽,竖杆定位卡槽的内壁上设有防滑胶皮层,竖杆与竖杆定位卡槽配合。
[0008]进一步的,横杆、竖杆端部均设有泡棉套。
[0009]进一步的,竖杆上部配有头部弹性束缚带,竖杆下部配有腹部弹性束缚带。
[0010]进一步的,横杆上配有肩部弹性束缚带,两个肩部弹性束缚带位于竖杆两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为:
[0012](1)本技术可上下移动横杆位置,从而调节横杆高度,使之适用于不同需求;
[0013](2)本技术通过转动偏心轮轴即可调节横杆高度,操作简便、快捷;
[0014](3)本技术通过特殊结构的连接组件来加强横杆、竖杆的连接,使横杆、竖杆的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所述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的主视图;
[0017]图2为具体实施例一所述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具体实施例二所述的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的主视图;
[0019]附图标记:横杆

1、竖杆

2、胶皮条

21、连接组件

3、“U”形固定架

31、前板

311、侧壁

312、偏心轮轴

32、竖杆定位卡槽

33、泡棉套

4、头部弹性束缚带

5、腹部弹性束缚带

6、肩部弹性束缚带

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1]具体实施例一:
[0022]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其结构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2所示,其包括横杆1、竖杆2,横杆1、竖杆2呈“十”字形连接。横杆1、竖杆2连接处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连接组件3将横杆1、竖杆2连接并加固于一体。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U”形固定架31、偏心轮轴32,横杆1贯穿“U”形固定架31的前板311,“U”形固定架31固定于横杆1 上。“U”形固定架31的开口端朝后,竖杆2位于横杆1后部的“U”形固定架31内。偏心轮轴32位于竖杆2后部,偏心轮轴32两端与“U”形固定架31的侧壁312通过转轴连接,偏心轮轴32抵压上竖杆2。
[0023]对于本具体实施例,当需要调节横杆1位置时,转动偏心轮轴,使偏心轮轴不挤压竖杆,上下移动竖杆,将连接组件3移动到竖杆不同位置上,然后转动偏心轮轴,使偏心轮轴挤压上竖杆。本具体实施例其偏心轮轴为上下两个,上下两个偏心轮轴对竖杆2 进行挤压加固,使横杆1在竖杆2上的加固更加牢固。
[0024]为了进一步加强横杆、竖杆的连接,防止偏心轮轴32挤压不牢固,横杆1在竖杆 2上滑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参阅说明书附图1和图2所示,竖杆2后部设有胶皮条21,胶皮条21上设有防滑纹。偏心轮轴32对胶皮条21产生挤压,胶皮条21的挤压变形加强了横杆、竖杆连接的牢固性。
[0025]为了进一步加强横杆、竖杆的连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参阅说明书附图2所示,“U”形固定架31的前板后部设有竖杆定位卡槽33,竖杆定位卡槽33的内壁上设有防滑胶皮层,竖杆2与竖杆定位卡槽33配合。竖杆定位卡槽33对竖杆2起到定位作用,在偏心轮轴对竖杆的挤压下,竖杆对防滑胶皮层挤压,使其产生弹性变形,防滑胶皮层同时具有防滑作用,在此技术方案下,横杆、竖杆的连接更加牢固。
[0026]为了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横杆1、竖杆2端部均设有泡棉套4。
[0027]对于本具体实施例的使用:
[0028]背部矫正架位于锻炼者后背的后部,锻炼者上臂向后弯曲,锻炼者上臂勾住横杆1,竖杆紧靠上锻炼者后背,确保后背挺直,此时双肩自然打开。
[0029]本具体实施例可上下移动横杆位置,从而调节横杆高度,使之适用于不同需求。
[0030]本具体实施例通过转动偏心轮轴即可调节横杆高度,操作简便、快捷,并且横杆、竖杆的连接牢固。
[0031]具体实施例二:
[0032]当学习过程中使用背部矫正架时,除了需要调节横杆高度,使竖杆低端抵靠上椅
子上,横杆对应上双肩。同时需要将背部矫正架捆扎到锻炼者身上。
[0033]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其结构参阅说明书附图3所示,包括横杆1、竖杆2,横杆1、竖杆2呈“十”字形连接。横杆1、竖杆2连接处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U”形固定架31、偏心轮轴32,横杆1贯穿“U”形固定架31的前板311,“U”形固定架31固定于横杆1上。“U”形固定架31的开口端朝后,竖杆2位于横杆1 后部的“U”形固定架31内。偏心轮轴32位于竖杆2后部,偏心轮轴32两端与“U”形固定架31的侧壁312通过转轴连接,偏心轮轴32抵压上竖杆2。竖杆2上部配有头部弹性束缚带5,竖杆下部配有腹部弹性束缚带6。横杆1上配有肩部弹性束缚带7,两个肩部弹性束缚带7位于竖杆2两侧。
[0034]竖杆2后部设有胶皮条21,胶皮条21上设有防滑纹。
[0035]“U”形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包括横杆、竖杆,横杆、竖杆呈“十”字形连接,其特征在于,横杆、竖杆连接处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U”形固定架、偏心轮轴,横杆贯穿“U”形固定架的前板,“U”形固定架固定于横杆上,“U”形固定架的开口端朝后,竖杆位于横杆后部的“U”形固定架内,偏心轮轴位于竖杆后部,偏心轮轴两端与“U”形固定架的侧壁通过转轴连接,偏心轮轴抵压上竖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高度的背部矫正架,其特征在于,竖杆后部设有胶皮条,胶皮条上设有防滑纹。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