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抱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94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抱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抱钳,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以及锁合机构,所述导向杆上由下至上依次滑动套设有滑套一、滑套二以及套筒,所述滑套二与套筒固接,所述滑套一通过锁合机构与滑套二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行车挂钩,所述滑套一上对称地铰接有连接臂A和连接臂B,所述连接臂A和连接臂B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A和钳臂B,所述滑套二上对称地铰接有连接臂C和连接臂D,所述连接臂C和连接臂D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C和钳臂D,所述导向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轴套组件,所述钳臂A和钳臂B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轴套组件上,所述钳臂C和钳臂D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轴套组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抱钳


[0001]本技术涉及抱钳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抱钳。

技术介绍

[0002]在电石冷却和吊运过程中,需要将电石从电石锅中拔出,并且吊装运输电石或电石锅,由于电石和电石锅尺寸相差较大,单一的吊取装置无法兼顾电石和电石锅的吊取,因而需要配备不同型号的夹吊装置以分别吊取电石和电石锅,导致吊取装置的适用性不高,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使得吊取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抱钳。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多功能抱钳,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以及锁合机构,所述导向杆上由下至上依次滑动套设有滑套一、滑套二以及套筒,所述滑套二与套筒固接,所述滑套一通过锁合机构与滑套二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设有行车挂钩,所述滑套一上对称地铰接有连接臂A和连接臂B,所述连接臂A和连接臂B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A和钳臂B,所述滑套二上对称地铰接有连接臂C和连接臂D,所述连接臂C和连接臂D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C和钳臂D,所述导向杆的底部通过连接架连接有轴套组件,所述钳臂A和钳臂B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轴套组件上,所述钳臂C和钳臂D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轴套组件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锁合机构包括周向排布于滑套一内壁的多个安装口、铰接于所述安装口内的锁块、周向排布于滑套二内壁的多个锁口、周向排布于导向杆侧壁的多个斜口以及铰接于所述斜口内的过桥引板,所述锁块的活动端置于所述安装口外且锁块保持向导向杆倾倒的趋势,所述锁口以及斜口的位置均与锁块对应,所述过桥引板的活动端可与锁块接触,当锁块的活动端置于锁口内时滑套一和滑套二为合并状,当锁块的活动端部分转入斜口内时滑套一和滑套二可分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轴套组件包括主轴套、次轴套、轴销以及两个楔形块,所述主轴套的两端外凸有挡圈,两个所述楔形块焊接在所述主轴套的内壁并绕导向杆的轴线旋转对称,两个所述楔形块共同连接有所述轴销且轴销的端部延伸至主轴套外侧,于所述主轴套之外的所述轴销与所述连接架连接,于两个所述楔形块之间的所述轴销上套有所述次轴套,所述钳臂A和钳臂B的中部均铰接于所述次轴套上,所述钳臂C和钳臂D的中部均铰接于所述主轴套上。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通过锁合机构改变滑套一和滑套二的连接状态(合并或分离),使抱钳具有两种不同的工作状态,既可以抓取电石,又可以抓取电石锅,适用性高:仅通过行车的拉力和抱钳自身部件的重力即可调节锁合机构,无需额外动力,结构巧妙,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套一和滑套二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套一和滑套二合并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套一和滑套二分离时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0012]图4为图3中E处的详细视图;
[001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滑套一和滑套二合并时的四分之一剖视图;
[0014]图6为本图5中F处的详细视图;
[001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套组件的顶视剖视图;
[0017]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套组件、钳臂A、钳臂B、钳臂C以及钳臂D的连接结构的顶视剖视图;
[0018]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向杆、连接架、滑套一、连接臂A、连接臂B、钳臂A、钳臂B以及中心轴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钳臂A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钳臂B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编号说明:1、导向杆,11、连接架,12、斜口,13、凹槽,2、滑套一,21、下凸缘,22、下缺口,23、下耳板,24、安装口,3、滑套二,31、上凸缘,32、上缺口,33、上耳板,34、锁口,4、套筒,41、行车挂钩,5、连接臂A,51、钳臂A、6、连接臂B,61、钳臂B,7、连接臂C,71、钳臂C,8、连接臂D,81、钳臂D,9、轴套组件,91、主轴套,92、次轴套,93、轴销,94、楔形块,95、挡圈,10、锁块,101、内凸部,102、钩块,110、过桥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如图1

图12所示,一种多功能抱钳,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1,导向杆1上由下至上依次滑动套设有滑套一2、滑套二3以及套筒4,套筒4的顶部封闭且连接有行车挂钩41,套筒4的底端和滑套二3的顶端通过法兰连接,滑套一2通过锁合机构与滑套二3可拆卸式连接,滑套一2的顶部外凸有下凸缘21,下凸缘2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下缺口22,滑套一2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下耳板23,两个下耳板23上分别铰接有连接臂A5和连接臂B6,连接臂A5和连接臂B6倾斜向下设置并对称,连接臂A5和连接臂B6的底端分别铰接有钳臂A51和钳臂B61,滑套二3的底部外凸有上凸缘31,上凸缘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上缺口32,滑套二3的外壁对称设置有两个上耳板33,两个上耳板33上分别铰接有连接臂C7和连接臂D8,连接臂C7和连接臂D8倾斜向下设置并对称,连接臂C7和连接臂D8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C71和钳臂D81,导向杆1的底部连接有倒U型连接架11,连接架11内设有轴套组件9,钳臂A51和钳臂B61的中部铰接于轴套组件9上,钳臂C71和钳臂D81的中部铰接于轴套组件9上,钳臂A51和钳臂C71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呈45
°
夹角设置,连接臂A5、连接B、连接臂C7以及连接臂D8的长度相
同,钳臂A51、钳臂B61、钳臂C71以及钳臂D81的长度相同,钳臂A51、钳臂B61、钳臂C71以及钳臂D81的底端均向内弯曲有钳勾,当滑套一2和滑套二3合并时,下耳板23置于上缺口32内,上耳板33置于下缺口22内,连接臂A5、连接B、连接臂C7以及连接臂D8的铰接点齐平且距导向杆1的距离一致,钳臂A51、钳臂B61、钳臂C71以及钳臂D81绕同一点转动。
[0025]本实施例中,锁合机构包括周向排布于滑套一2内壁的两个安装口24、铰接于安装口24内的锁块10、周向排布于滑套二3内壁的两个锁口34、周向排布于导向杆1侧壁下端的两个斜口12以及铰接于斜口12内的过桥引板110,安装口24向上贯通滑套一2,锁块10呈条状且锁块10的底端铰接在安装口24内,锁块10的顶端置于安装口24外且锁块10保持向导向杆1倾倒的趋势,锁块10的顶端的内外侧分别设有内凸部101和钩块102,锁口34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抱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设置的导向杆(1)以及锁合机构,所述导向杆(1)上由下至上依次滑动套设有滑套一(2)、滑套二(3)以及套筒(4),所述滑套二(3)与套筒(4)固接,所述滑套一(2)通过锁合机构与滑套二(3)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套筒(4)的顶部设有行车挂钩(41),所述滑套一(2)上对称地铰接有连接臂A(5)和连接臂B(6),所述连接臂A(5)和连接臂B(6)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A(51)和钳臂B(61),所述滑套二(3)上对称地铰接有连接臂C(7)和连接臂D(8),所述连接臂C(7)和连接臂D(8)的端部分别铰接有钳臂C(71)和钳臂D(81),所述导向杆(1)的底部通过连接架(11)连接有轴套组件(9),所述钳臂A(51)和钳臂B(61)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轴套组件(9)上,所述钳臂C(71)和钳臂D(81)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轴套组件(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抱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机构包括周向排布于滑套一(2)内壁的多个安装口(24)、铰接于所述安装口(24)内的锁块(10)、周向排布于滑套二(3)内壁的多个锁口(34)、周向排布于导向杆(1)侧壁的多个斜口(12)以及铰接于所述斜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宁王琨廖新伟蔡元勋刘正华冒小军詹军伟李生鹏季万芳赵威航罗祖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中泰集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