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阁平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70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包括燃烧炉和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燃烧炉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燃烧炉、进料口、壳体、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控制组件、固定组件、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限位槽、限位杆、弹簧、第二滑块的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按压壳体前侧与后侧的控制块,使控制块带动控制杆与第一梯形块移动,通过第一梯形块对第二梯形块的挤压,使第二梯形块带动矩形块与固定块移动,使固定块于进料口的凹槽中脱离,以便于对进料口的拆卸,解决了现有燃烧炉与进料口的连接方式过于繁杂,使用者在对进料口进行拆装时较为不便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质燃料
,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生物质能是指利用自然界的植物、粪便以及城乡有机废物转化成的能源,直接燃烧是一种最常用的、直接的和商业可行的从生物质中提取能量的方式,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燃烧炉设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满足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释放量(灰尘和CO)的需要,以达到快速生产的需求,现有的燃烧炉在运输中需要将进料口与燃烧炉进行分离,到达指定地点后再进行安装,现有燃烧炉与进料口的连接方式不便于使用者的拆装,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燃烧炉与进料口的连接方式过于繁杂,使用者在对进料口进行拆装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具备进料口与燃烧炉拆装便捷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燃烧炉与进料口的连接方式过于繁杂,使用者在对进料口进行拆装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包括燃烧炉和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燃烧炉的顶部,所述进料口两侧均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靠近燃烧炉的一侧与燃烧炉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燃烧炉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壳体靠近进料口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壳体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所述壳体靠近进料口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两个控制块、两个控制杆和两个第一梯形块,所述控制块靠近控制杆的一侧与控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梯形块靠近控制杆的一侧与控制杆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块、矩形块和第二梯形块,所述固定块靠近矩形块的一侧与矩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块靠近第二梯形块的一侧与第二梯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梯形块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梯形块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与底部均与壳体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梯形块远离矩形块的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第二梯形块的一侧与第二梯形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远离第二梯形块的一侧
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壳体内壁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与第二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二滑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燃烧炉、进料口、壳体、凹槽、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控制组件、固定组件、第一滑块、第一滑槽、限位槽、限位杆、弹簧、第二滑块的第二滑槽的配合使用,使用者通过按压壳体前侧与后侧的控制块,使控制块带动控制杆与第一梯形块移动,通过第一梯形块对第二梯形块的挤压,使第二梯形块带动矩形块与固定块移动,使固定块于进料口的凹槽中脱离,以便于对进料口的拆卸,解决了现有燃烧炉与进料口的连接方式过于繁杂,使用者在对进料口进行拆装时较为不便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控制组件,能够对固定组件起到控制效果,且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能够对进料口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块与进料口表面的凹槽配合使用,令进料口便于拆卸和安装。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能够对第一梯形块的移动起到辅助作用,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的配合使用,使第一梯形块在使用时能够避免大幅度的偏移现象。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杆,能够对第二梯形块的移动起到限制作用,使第二梯形块在使用时能够在预计的移动轨迹中移动。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对固定组件的位置起到限制作用,弹簧的推力,使固定组件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0018]7、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能够对固定块的移动起到辅助作用,防止在使用时出现大幅度偏移。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俯视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中:1、燃烧炉;2、进料口;3、壳体;4、凹槽;5、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控制组件;801、控制块;802、控制杆;803、第一梯形块;9、固定组件;901、固定块;902、矩形块;903、第二梯形块;10、第一滑块;11、第一滑槽;12、限位槽;13、限位杆;14、弹簧;15、第二滑块;16、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
包括燃烧炉1和进料口2,进料口2位于燃烧炉1的顶部,进料口2两侧均设置有壳体3,壳体3靠近燃烧炉1的一侧与燃烧炉1的表面固定连接,进料口2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燃烧炉1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壳体3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6,壳体3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7,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8,壳体3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9。
[0027]参考图4,控制组件8包括两个控制块801、两个控制杆802和两个第一梯形块803,控制块801靠近控制杆802的一侧与控制杆802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一梯形块803靠近控制杆802的一侧与控制杆802的表面固定连接。
[002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组件8,能够对固定组件9起到控制效果,且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0029]参考图4,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块901、矩形块902和第二梯形块903,固定块901靠近矩形块902的一侧与矩形块902的表面固定连接,矩形块902靠近第二梯形块903的一侧与第二梯形块903的表面固定连接。
[003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组件9,能够对进料口2的位置进行固定,通过固定块901与进料口2表面的凹槽4配合使用,令进料口2便于拆卸和安装。
[0031]参考图4,第一梯形块803的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10,壳体3内壁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包括燃烧炉(1)和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位于燃烧炉(1)的顶部,所述进料口(2)两侧均设置有壳体(3),所述壳体(3)靠近燃烧炉(1)的一侧与燃烧炉(1)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料口(2)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凹槽(4),所述燃烧炉(1)靠近壳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5),所述壳体(3)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6),所述壳体(3)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第三通孔(7),所述壳体(3)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组件(8),所述壳体(3)靠近进料口(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组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8)包括两个控制块(801)、两个控制杆(802)和两个第一梯形块(803),所述控制块(801)靠近控制杆(802)的一侧与控制杆(802)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梯形块(803)靠近控制杆(802)的一侧与控制杆(802)的表面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快速生产用燃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块(901)、矩形块(902)和第二梯形块(903),所述固定块(901)靠近矩形块(902)的一侧与矩形块(9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亚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阁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