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687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玄武岩纤维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包括池窑的工作室腔体,工作室内设置玄武岩溶液,工作室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高度高于工作室内玄武岩溶液液面的高度,使得加热装置对工作室内的玄武岩溶液进行表面加热,使得玄武岩溶液的液面高度降至100mm以下,相当于将内部加热改为表面加热,由于液面降低了,所以加热效果不受影响,且加热的作用仅为了使玄武岩溶液溶液不凝固。从而在玄武岩溶液保持熔融状态的同时,减少了玄武岩溶液液体自身重量对拉丝漏板的压力,使拉丝漏板不容易发生形变,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


[0001]本技术属于玄武岩纤维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玄武岩连续纤维生产中,普遍使用钼电极加热融化玄武岩石料。玄武岩石料在被熔化后直接通过拉丝漏板孔进行拉丝生产。如图1所示,使用钼电极时液面高度在180

220mm,钼电极高度约100mm。为了保护钼电极,玄武岩溶液液面位置需要比钼电极位置要高,使钼电极置于玄武岩溶液内。玄武岩溶液高度太高,净压力太大,对下方拉丝漏板造成压力影响,使拉丝漏板容易发生形变,影响玄武岩纤维生产成型,生产中极易出现断丝,既影响产品产量,又影响产品质量,能耗也特别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包括池窑的工作室1腔体,工作室1内设置玄武岩溶液9,工作室1内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高度高于工作室1内玄武岩溶液9液面的高度,使得加热装置对工作室1内的玄武岩溶液9进行表面加热,使得玄武岩溶液9的液面高度降至100mm以下。
[0005]加热装置为硅碳棒4。
[0006]硅碳棒4平行于玄武岩溶液9液面。
[0007]硅碳棒4固定连接于工作室1内一侧,并向另一侧伸出,工作室1内两侧间隔设置硅碳棒4。
[0008]池窑的工作室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两个工作室1之间通过流道5连接。
[0009]流道5设置阀门6,阀门6两侧的流道内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7。
[0010]池窑外部设置保温板8。
[0011]相对于现有技术,为降低池窑内玄武岩溶液液面高度,本技术将加热装置设置于玄武岩液面以上。可将玄武岩溶液液面,从200mm以上降到100mm以下,因加热装置不置于玄武岩溶液内。相当于将内部加热改为表面加热,由于液面降低了,所以加热效果不受影响,且加热的作用仅为了使玄武岩溶液溶液不凝固。从而在玄武岩溶液保持熔融状态的同时,减少了玄武岩溶液液体自身重量对拉丝漏板的压力,使拉丝漏板不容易发生形变,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原有的玄武岩纤维的料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玄武岩纤维的料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工作室的俯视剖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料道内设置多个工作室的结构图。
[0016]其中,1.工作室,2.拉丝漏板,3.进料口,4.硅碳棒,5.流道,6.阀门,7.温度传感器,8.保温板,9.玄武岩溶液,10.钼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9]如图2

4,本技术为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该池窑包括有工作室1腔体,用于存放熔融后的玄武岩溶液9;工作室1上部设置进料口3,玄武岩溶液9由进料口3进入工作室1,工作室1下部连接有拉丝漏板2,融化的玄武岩溶液9由拉丝漏板2垂流下拉,冷却形成玄武岩纤维。工作室1内设置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硅碳棒4,硅碳棒4的高度高于工作状态下工作室1内溶液液面的高度,使得硅碳棒4对工作室内1的溶液进行表面加热。
[0020]硅碳棒4水平固定在工作室1一侧,使其与玄武岩溶液液面保持平行,硅碳棒4一端伸入工作室1,另一端伸出工作室1一侧外连接电源。硅碳棒4的高度高于工作状态下工作室1内玄武岩溶液9液面的高度,使得硅碳棒4对工作室1内的玄武岩溶液9进行表面加热,玄武岩溶液9液面的高度不高于100mm。
[0021]所述的硅碳棒4固定连接于工作室1内相对的两侧,使相对两侧的硅碳棒4水平错位、间隔放置,使玄武岩溶液9液面表面各个位置都能受热,保证玄武岩溶液9受热均匀,且降低硅碳棒4的长度。
[0022]所述池窑内的工作室1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的两个工作室1之间通过流道5连接。流道5与工作室1的连接处位于玄武岩溶液9液面以下,优选的位置位于工作室1一侧的下部。
[0023]所述流道5设置有阀门6,来实现连接的两个工作室1的连通与关闭,阀门6两侧的流道5内分别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7分别监测相连的两个工作室1中玄武岩溶液温度。
[0024]所述料道外包裹有保温板8,使工作室1温度不易受外界温度影响,保持工作室1内玄武岩溶液温度相对恒定。
[0025]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玄武岩溶液由进料口3流入工作室1中,玄武岩溶液9高度不高于100mm。硅碳棒4水平置于溶液上表面,为玄武岩溶液9表面加热。玄武岩溶液9从拉丝漏板2的漏孔中流出,下拉成型,使玄武岩溶液9变为玄武岩纤维。生产玄武岩纤维的料道
中两相连的工作室1由流道5连接在一起。在一般生产过程中,两个工作室1连接的流道5设有阀门6,平常处于关闭状态,只用有一个工作室1工作。
[0026]当需要加量生产时,一个工作室1满足不了生产产量的需要,温度传感器7监测正在工作的对应工作室1内玄武岩溶液9的温度,当达到预设值之后,开启阀门6,使正在工作的工作室1中的部分处于工作温度下的玄武岩溶液9流入二期工作室1中,形成预热效果,再从二期工作室1上的进料口3注入玄武岩溶液9并开始加热,以减少因表面加热使得玄武岩溶液9温度降低所带来的时间损失。
[00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包括池窑的工作室(1)腔体,工作室(1)内设置玄武岩溶液(9),工作室(1)内设置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的高度高于工作室(1)内玄武岩溶液(9)液面的高度,使得加热装置对工作室(1)内的玄武岩溶液(9)进行表面加热,使得玄武岩溶液(9)的液面高度降至100mm以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硅碳棒(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池窑生产玄武岩纤维的工作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碳棒(4)平行于玄武岩溶液(9)液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鹏展焦志怀王丙文董朋涛王进伟李为民郭文杰王宏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登电玄武石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