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68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包括底部支架,在底部后部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抱桩支架,在底部支架的四角外侧安装有套管,在各套管内设有锚桩,在抱桩支架的前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抱桩装置;抱桩装置包括安装在抱桩支架上的抱臂根部基座,在抱臂根部基座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半圆弧形的第一抱臂和半圆弧形的第二抱臂,在两个抱臂的中部各自安装有多个垫块组件;在底部前部支架上安装有降噪外套筒,在降噪外套筒的内部设有降噪内套筒,在底部前部支架上还安装有多个升降液压缸,各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与降噪内套筒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稳桩平台能够降低单桩沉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围水域内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水域内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水域内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海上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海上风电工程在国内沿海得到大规模建设,风机的诸多基础型式中单桩基础因其工厂整体化制作、造价低、施工方便、无需海床准备、安装简便等优点,目前广泛的应用于我国海上风电场建设中。根据我国主要海上风电场统计,单桩基础占比达到65%以上。单桩作为海上风机的基础,在施工中需要控制垂直度≤3

,目前国内都是利用稳桩平台进行辅助单桩沉桩的施工作业。单桩施工稳桩平台一般有驳船改装稳桩平台、自升式多功能平台、坐底式辅助桩稳桩平台、自动化移动式稳桩平台和起重稳桩一体式稳桩平台等几种型式。
[0003]然而,目前使用的稳桩平台仅是辅助单桩垂直度调节的,不能兼顾单桩沉桩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在单桩沉桩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桩与水底泥面、水底岩石层以及水体之间的作用,会产生的噪音较大,前述噪音在水体内较远地传播,对施工水域内的海洋生物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施工技术的提高,传统粗犷的施工方式逐渐被优化和替代,取而代之的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的施工工艺及设备,在施工过程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尽量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0004]如前所述,现有的稳桩平台并不具备隔离施工噪音的功能,这导致现有的单桩沉桩施工影响海洋生物环境的缺陷得不到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开发设计一种兼顾垂直度调节和噪音控制功能的单桩稳桩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降低单桩沉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对周围水域内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
[0006]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包括由底部前部支架和底部后部支架构成的底部支架,在底部后部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抱桩支架,在底部支架的四角外侧安装有套管,在各套管内设有锚桩,在抱桩支架的前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抱桩装置;抱桩装置包括安装在抱桩支架上的抱臂根部基座,在抱臂根部基座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半圆弧形的第一抱臂和半圆弧形的第二抱臂,在两个抱臂的外侧中部均设有抱臂外侧基座,在第一抱臂的抱臂外侧基座与抱臂根部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一开合液压缸,在第二抱臂的抱臂外侧基座与抱臂根部基座之间安装有第二开合液压缸,在两个抱臂的中部各自安装有多个垫块组件;在底部前部支架上安装有降噪外套筒,在降噪外套筒的内部设有降噪内套筒,在底部前部支架上还安装有多个升降液压缸,各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下端与降噪内套筒的底部边缘固定连接。
[0007]优选地:垫块组件包括与所在的抱臂固定连接的垫块基座,在垫块基座的中部设有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有螺柱,在螺柱的内端安装有垫块,在螺柱的外端设有调节端头。
[0008]优选地:底部前部支架包括位于前部的两个立柱和位于后部的两个立柱,在相邻立柱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安装有连接横梁;底部后部支架包括位于前部的两个立柱和位于后部的两个立柱,在相邻立柱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安装有连接横梁;底部前部支架后部的立柱与底部后部支架前部的立柱为共用立柱。
[0009]优选地:升降液压缸设置有四个,分别安装固定在底部前部支架的四个立柱的内侧。
[0010]优选地:抱桩支架包括位于后部的A型支架以及位于前部的矩形支架,在A型支架与矩形支架两者的上部之间安装有上部横梁、下部之间安装有下部横梁,在上部横梁上安装有支架顶部护栏,在下部横梁上安装有支架底部护栏,在抱桩支架的侧部安装有楼梯。
[0011]优选地:在两个抱桩装置上均安装有抱桩护栏,抱桩护栏包括位于抱臂根部基座上的基座护栏以及安装在第一抱臂和第二抱臂上的抱臂护栏。
[0012]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与现有的稳桩平台相比,本技术中的稳桩平台通过在底部前部支架上安装降噪外套筒并且在降噪外套筒内设置降噪内套筒并且采用升降液压缸驱动降噪内套筒作升降移动,在进行单桩沉桩施工时,控制降噪内套筒下降至水底泥面,因而为内部的管桩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施工空间,在单桩沉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被降噪外套筒和降噪内套筒隔离在内部,即减少施工噪音向周围水体的扩散,将施工噪音控制在合理的施工范围内,降低对周围水域内生物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单桩沉桩施工设备。
[0014]通过在抱桩支架的前部设置上下两个抱桩装置且在抱桩装置的抱臂上设置垫块组件,实现了对内部管桩的夹持,达到了稳桩的效果,通过调整各垫块组件能够调节内部管桩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抱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下部视角;
[0017]图3是图1中抱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部视角。
[0018]图中:
[0019]1、抱桩装置;1

1、第一抱臂;1

2、第二抱臂;1

3、垫块组件;1

4、抱臂外侧基座;1

5、抱臂根部基座;1

6、第一开合液压缸;1

7、第二开合液压缸;2、抱桩护栏;3、支架顶部护栏;4、抱桩支架;5、楼梯;6、支架底部护栏;7、套管;8、锚桩;9、底部前部支架;10、降噪外套筒;11、降噪内套筒;12、升降液压缸;13、底部后部支架;14、管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0021]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包括由底部前部支架9和底部后部支架13构成的底部支架,在底部后部支架13的顶部安装有抱桩支架4。
[0022]本实施例中,底部前部支架9包括位于前部的两个立柱和位于后部的两个立柱,在相邻立柱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安装有连接横梁;底部后部支架13包括位于前部的两个立柱和位于后部的两个立柱,在相邻立柱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安装有连接横梁;底部前部支架9后部的立柱与底部后部支架13前部的立柱为共用立柱。
[0023]为了提升整体结构强度,在底部前部支架9前部的两个立柱之间、左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右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后部的两个立柱之间以及在底部后部支架13左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右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后部的两个立柱之间均设有十字型的加强支架。
[0024]在底部支架的四角外侧安装有套管7,在各套管7内设有锚桩8,本实施例中如图中所示,前部的左右两个套管7分别焊接安装在底部前部支架9的前部的两个立柱的中部外侧,后部的左右两个套管7分别焊接安装在底部后部支架13的后部的两个立柱的中部外侧。施工时,将各锚桩8下放到水底并与水底的泥面进行固定,实现对稳桩平台主体部分的稳定支撑。通过各套管7与锚桩8之间的配合,令本稳桩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降低施工噪音的稳桩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由底部前部支架(9)和底部后部支架(13)构成的底部支架,在底部后部支架(13)的顶部安装有抱桩支架(4),在底部支架的四角外侧安装有套管(7),在各套管(7)内设有锚桩(8),在抱桩支架(4)的前部安装有上下两个抱桩装置(1);抱桩装置(1)包括安装在抱桩支架(4)上的抱臂根部基座(1

5),在抱臂根部基座(1

5)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有半圆弧形的第一抱臂(1

1)和半圆弧形的第二抱臂(1

2),在两个抱臂的外侧中部均设有抱臂外侧基座(1

4),在第一抱臂(1

1)的抱臂外侧基座(1

4)与抱臂根部基座(1

5)之间安装有第一开合液压缸(1

6),在第二抱臂(1

2)的抱臂外侧基座(1

4)与抱臂根部基座(1

5)之间安装有第二开合液压缸(1

7),在两个抱臂的中部各自安装有多个垫块组件(1

3);在底部前部支架(9)上安装有降噪外套筒(10),在降噪外套筒(10)的内部设有降噪内套筒(11),在底部前部支架(9)上还安装有多个升降液压缸(12),各升降液压缸(12)的活塞杆下端与降噪内套筒(11)的底部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悦雷时永刚韩骁刘志强韩辉李小雷杨浩杨家臣孙延硕朱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疏浚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