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281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后板簧、作动器、夹持架和2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挡板,2个挡板相互平行,2个挡板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顶面为圆弧面;2个所述支撑座分别设置在后板簧的两端,后板簧的底面与所述圆弧面接触;所述夹持架设置在后板簧的中部,夹持架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分别设置在后板簧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上夹板与下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并能将后板簧夹紧;作动器的底部与所述上夹板固定连接。采用本结构测试后板簧刚度能提高试验效率,降低试验成本。降低试验成本。降低试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
,特别是一种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悬架系统用于改善行驶平顺性、提高驾乘舒适性。对于商用车而言悬架系统还起承载作用,商用车悬架系统大多采用板簧(即钢板弹簧)结构形式,后板簧是设置在车辆中后桥位置的板簧,后板簧刚度是衡量悬架系统抵抗变形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特别是在随时间变化的动载荷下后板簧的动刚度数据和性能特性曲线,是悬架系统安全设计和指导整车工况CAE分析的重要参数。现有技术中主要在实车上进行上述刚度试验并获取数据,试验传感器安装复杂,且整车试验费时费力,试验的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试验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试验平台、后板簧、作动器、夹持架和2个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面上设置有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车结构的商用车后板簧刚度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平台(1)、后板簧(2)、作动器(3)、夹持架(4)和2个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包括支架(51),所述支架(51)的顶面上设置有2个挡板(52),2个挡板(52)竖向设置,2个挡板(52)相互平行,2个挡板(52)之间形成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槽底面上设置有垫块(53),所述垫块(53)的顶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径向与挡板(52)平行设置,挡板(52)的顶面高于所述圆弧面的顶面;2个所述支撑座(5)分别设置在后板簧(2)的两端,2个支撑座(5)的底部均固定设置在试验平台(1)的顶面上,后板簧(2)的底面与所述圆弧面接触,导向槽的轴向与后板簧(2)的轴向平行,后板簧(2)与挡板(5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夹持架(4)设置在后板簧(2)的中部,夹持架(4)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刚吴秀杰李相标孙清雨蓝海川陶弦张婷婷刘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