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1123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旨在解决山茶压榨过程中出现山茶碎叶堵塞排油孔的状况,导致排油孔不再排油,会响装置正常压榨效率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包括压榨箱以及两个压榨管,压榨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压榨管滑出压榨箱的第一驱动组件,压榨箱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两个进料口处均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进料口的进料挡板,压榨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进料挡板间歇遮挡两个进料口的第二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压榨管疏通的同时还能够对山茶渣进行压榨处理,使得压榨箱能够一边疏通一边榨油,进而保证压榨山茶油的效率。进而保证压榨山茶油的效率。进而保证压榨山茶油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山茶油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山茶油取自山茶属山茶科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但亚麻酸含量极低。而传统的茶油压榨设备存在挤压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油渣中含油量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传统的茶油压榨设备还存在生产连续性差、油品品质差等缺陷。
[0003]针对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6733656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山茶油精深加工高效压榨装置,压榨叶片设置在压榨管内,压榨叶片焊接在主轴上,压榨叶片为螺旋形结构,压榨叶片沿从前向后方向上厚度逐渐递增,主轴沿从前向后方向上直径逐渐递增,压榨管的前端通过法兰与前轴承箱相连接,压榨管的后端通过法兰与支撑板相连接,压榨管后端的法兰、支撑板与主轴之间设有连通的排渣口,压榨管的外侧设有水冷夹套,水冷夹套下半部分的外侧设有半圆柱形的集油箱,集油箱与压榨管内腔之间通过排油孔连通。
[0004]且上述方案的压榨装置具有挤压力大、生产连续性好、油品品质好的优点。但是上述方案的压榨装置通过设置多个排油孔实现压榨之后茶油排出,同时多个排油孔位于压榨管底部,使得山茶压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山茶碎叶将排油孔堵塞的状况,堵塞的排油孔不再实现排油,会影响装置正常压榨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压榨管疏通的同时还能够对山茶渣进行压榨处理,使得压榨箱能够一边疏通一边榨油,进而保证压榨山茶油的效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包括压榨箱以及设置在压榨箱内的两个压榨管,两个所述压榨管上均阵列分布有若干排油孔,两个所述压榨管均滑动连接在压榨箱内,所述压榨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压榨管滑出压榨箱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压榨箱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两个所述进料口处均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进料口的进料挡板,所述压榨箱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进料挡板间歇遮挡两个进料口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压榨箱的一侧设置有疏通组件,所述疏通组件包括工作台、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电动推杆、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上的集油板以及阵列分布在集油板上的若干疏通管,所述集油板设置的宽度大于压榨管的宽度,若干所述疏通管设置的位置与若干排油孔设置的位置相对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榨设备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两个进料口不会同时都打开,只会一个打开另一个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山茶渣只能够通过一个进料口进行进料,且
在第二驱动组件的作用下实现进料挡板对进料口进行遮挡,同时驱动第二驱动组件之后才能够实现进料挡板在压榨箱内滑动,进而对进料口进行阻挡或者打开,使得能够通过压榨箱内的山茶渣能够实现压榨处理,使得压榨出来的山茶油能够通过压榨管上阵列排布的排油孔实现排出,等待山茶油出料完毕之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将遮挡进料口的进料挡板进行更换,实现经过压榨处理的压榨管上端的进料口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将压榨处理之后的压榨管从压榨箱内滑出,使得压榨管能够伸出在压榨箱外,然后通过启动电动推杆实现电动推杆的伸长来推动集油板朝着靠近压榨箱的一端移动,且集油板上的疏通管与压榨管上的若干排油孔位置对应,使得在疏通管的移动下能够持续地插入到排油孔内实现对排油孔的疏通,而堵塞在排油孔内的山茶渣能够在疏通管下作用下从排油孔排出,进而对压榨管进行清洗而防止压榨管堵塞影响压榨管正常排油效率,且在一端的压榨管疏通的同时另一端的压榨管能够实现压榨处理,则不会影响山茶渣正常的压榨效率,而在疏通组件的作用下能够防止山茶渣的堵塞,同时可以防止山茶渣堵塞在排油孔内自身细菌的状况出现,进而能够保证压榨管正常的工作效率。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两个压榨管固定连接的驱动杆以及用于固定驱动杆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驱动杆上的第一磁铁和设置在压榨箱外侧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所述驱动杆伸出压榨箱,所述压榨箱上开设有供驱动杆滑动的第一滑轨,所述压榨箱内设置有供压榨管滑动的第二滑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压榨管从压榨箱内滑出时则需要滑动驱动杆,使得伸出在压榨箱外的驱动杆能够沿着第一滑轨的内壁滑动,进而带动压榨管沿着第二滑轨的内壁滑动,当压榨管完全滑出压榨箱,则驱动杆不能够再继续滑动,同时驱动杆上的第一磁铁能够与压榨箱外侧的第二磁铁吸附在一起,实现驱动杆以及压榨管的固定,进而能够通过疏通组件的作用对压榨管进行处理,等待压榨管疏通完毕之后再通过移动驱动杆来带动杆压榨管移动回初始位置上,然后再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附实现驱动杆以及压榨管的固定,保证压榨管在进行疏通处理或者压榨处理的时候都能够处于稳定的状态。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呈L型设置且驱动杆设置的宽度小于压榨管的设置宽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榨管处于初始位置的时候,驱动杆始终插入在滑轨内,而压榨管能够对滑轨进行遮挡来保证压榨箱的密封性,同时在压榨管的外壁套设密封圈,保证驱动杆带动压榨管滑动时的稳定性。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滑轨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供第一限位块滑动的第一限位槽。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在滑轨内滑动时两端的第二限位块能够始终插入在第一限位槽内,使得驱动杆在滑动时更为稳定且不会从滑轨内脱离,进而使得驱动杆带动压榨管移动时也会更为顺畅和稳定。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压榨箱内的电机、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对称啮合在第一齿轮两端的两个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二齿轮上的两个扇齿轮以及与两个扇齿轮相啮合的推动齿杆,所述推动齿杆滑动连接在压榨箱内,两个所述进料挡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推动齿杆的两端。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加工的山茶渣需要通过进料口进入到压榨箱内,而
此时一端的进料挡板对一端的进料口实现遮挡,另一端的进料口处于打开状态,等待山茶渣全部进料完毕之后不再加入山茶渣原料,使得山茶渣在压榨箱内实现压榨,等到山茶渣压榨完毕之后,通过启动电机,实现电机来带动第一齿轮在压榨箱内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两端的第二齿轮在压榨箱内转动,实现第二齿轮随着第一齿轮转动时第二齿轮上的扇齿轮会随着第二齿轮的转动而转动,而此时随着转动一端的扇齿轮逐渐地转动至与推动齿杆脱离,另一端的扇齿轮会逐渐地与推动齿杆相啮合,然后在另一端的扇齿轮持续地转动下便能够带动推动齿杆在压榨箱内的滑动,进而实现推动齿杆带动两个进料挡板滑动,且一端的进料挡板不再遮挡一端的进料口,则实现另一端的进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包括压榨箱(1)以及设置在压榨箱(1)内的两个压榨管(5),两个所述压榨管(5)上均阵列分布有若干排油孔,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压榨管(5)均滑动连接在压榨箱(1)内,所述压榨箱(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压榨管(5)滑出压榨箱(1)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压榨箱(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进料口(2),两个所述进料口(2)处均滑动连接有用于遮挡进料口(2)的进料挡板(3),所述压榨箱(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进料挡板(3)间歇遮挡两个进料口(2)的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压榨箱(1)的一侧设置有疏通组件,所述疏通组件包括工作台(8)、固定连接在工作台(8)上的电动推杆(9)、固定连接在电动推杆(9)上的集油板(10)以及阵列分布在集油板(10)上的若干疏通管(11),所述集油板(10)设置的宽度大于压榨管(5)的宽度,若干所述疏通管(11)设置的位置与若干排油孔设置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生态山茶油加工用压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与两个压榨管(5)固定连接的驱动杆(4)以及用于固定驱动杆(4)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驱动杆(4)上的第一磁铁和设置在压榨箱(1)外侧的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相互吸附,所述驱动杆(4)伸出压榨箱(1),所述压榨箱(1)上开设有供驱动杆(4)滑动的第一滑轨(7),所述压榨箱(1)内设置有供压榨管(5)滑动的第二滑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利锋张丰娟谢珍珍叶乃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纳福汇山茶油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