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804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包括道路基层和路面面层,道路基层上设有路缘填筑槽,路缘填筑槽与路面面层侧部相连接,路缘填筑槽远离路面面层侧部的一侧设有护板,路缘填筑槽内填充有路缘填筑体,路缘填筑体由流态填筑料沿路缘填筑槽填筑成型,流态填筑料由基料、固化剂和适量的水拌合而成,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护板侧包裹有防渗薄膜;总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易施工、免压实且具备较强的耐水性和稳定性,绿色经济环保,应用前景广阔。用前景广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混凝土路缘结构或石制路缘结构成本较高,道路路侧路缘结构的传统施工通常采用素土、灰土等回填材料回填压实或夯实,但由于道路两侧路缘紧挨道路护栏,作业空间狭小,素土、灰土等传统回填材料的路缘结构难以压实或夯实,施工难度较大、回填工期较长,而且素土或者灰土遇水极易发生沉降,造成路缘结构与道路面层之间形成错台,给道路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并且由于素土、灰土等传统回填材料的路缘结构与道路面层结合部位压实度或夯实度不够,造成回填的路缘结构与道路面层侧部结合紧密程度不高,受雨水冲刷时,雨水易沿着路缘结构与道路面层侧部结合部位冲刷道路基层,严重时造成路面塌陷,使公路使用性能降低、后期运营维护费用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施工、免压实、结构合理、绿色经济环保且能提升路缘耐水性、稳定性的道路路缘填筑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包括道路基层和路面面层,所述道路基层上设有路缘填筑槽,所述路缘填筑槽与所述路面面层侧部相连接,所述路缘填筑槽远离所述路面面层侧部的一侧设有护板,所述路缘填筑槽内填充有路缘填筑体,所述路缘填筑体由流态填筑料沿所述路缘填筑槽填筑成型,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护板侧包裹有防渗薄膜。
[0005]进一步的,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与所述护板外侧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一端与所述路面面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另一端与所述护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由靠近路面面层的一端向下倾斜至靠近护板上表面的一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流态填筑料为废弃地基土、工程渣土、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土、砂土、混合土、工程泥浆、盾构渣土、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尾矿或石屑中的一种,且所述流态填筑料的颗粒粒径≤2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流态填筑料的流动扩展度为100mm~300mm,28d无侧限抗压强度0.1MPa~2MPa,渗透系数≤1
×
10
‑5cm/s。
[0009]进一步的,所述流态填筑料采用振动搅拌机拌合均匀至流态状,振动拌合时间不小于60s,振动搅拌机振动频率≥25Hz。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渗薄膜下边缘粘附于所述路缘填筑槽槽底,粘附宽度不小于5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防渗薄膜为防渗土工布或者塑料薄膜。
[0012]进一步的,所述护板的下表面与所述道路基层相连接。
[0013]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4]1、路缘填筑结构由基料等材料拌合成流态填筑料填筑成型,实现废弃材料资源化利用,结构合理、具备一定承载能力、免压实,解决了道路路缘填筑区域狭小、难夯实且无法使用机械施工的难题,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绿色经济环保;
[0015]2、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为倾斜平面,便于将道路积水排出到道路路缘结构外侧,且路缘填筑体具有较强的耐水性和稳定性,与道路面层侧部结合紧密程度高,遇水不沉降,耐冲刷,很好的解决了传统路缘结构遇水易沉降、易受雨水冲刷引起道路安全隐患的难题;
[0016]3、路缘填筑槽远离路面面层侧部的一侧设置护板,可避免流态填筑料浇筑时溢出;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和靠近护板侧部包裹防渗薄膜,可降低路缘填筑体表面的干湿交替,防止流态填筑料内水分过快蒸发引起路缘填筑体干燥收缩衍生裂纹,提升路缘填筑体的寿命;
[0017]总的,本技术道路路缘结构设计合理、易施工、免压实且具备较强的耐水性和稳定性,绿色经济环保,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道路路缘填筑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道路基层,2、路面面层,3、路缘填筑槽,4、路缘填筑体,5、护栏,6、护板,7、防渗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包括道路基层1和路面面层2,道路基层1上两侧开挖有路缘填筑槽3,路缘填筑槽3紧挨路面面层3侧部,路缘填筑槽3远离路面面层3侧部的一侧支护有护板6,护板6的外侧面紧挨护栏5,并通过铆钉或者铁丝与护栏5固定连接在一起,护板6的下表面与道路基层1接触,且将护板6固定在道路基层1上,路缘填筑槽3内填充路缘填筑体4,路缘填筑体4是由流态填筑料沿着路缘填筑槽3填筑成型的,路缘填筑体4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护板6侧包裹有防渗薄膜7,防渗薄膜7采用防渗土工布或者塑料薄膜,包裹防渗薄膜7可降低路缘填筑体4表面的冷热交替现象,防止流态填筑料内水分过快蒸发引起路缘填筑体7干燥收缩衍生裂纹,提升路缘填筑体7的寿命,防渗薄膜7的下边缘粘附在路缘填筑槽3槽底,粘附宽度不小于5cm,可有效避免填筑的流态填筑料从护板6与道路基层1之间的缝隙溢出。
[0022]路缘填筑体4的上表面一端与路面面层2的上表面齐平,路缘填筑体4的上表面另一端与护板6的上表面齐平,路缘填筑体4的上表面由靠近路面面层2的一端向下倾斜至靠近护板6上表面的一端,形成倾斜平面,便于将道路积水排出到道路路缘结构外侧。
[0023]由流态填筑料作为基料,添加固化剂和适量的水通过搅拌机拌合,基料为废弃地基土、工程渣土、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土、砂土、混合土、工程泥浆、盾构渣土、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尾矿或石屑中的一种,且基料的颗粒粒径≤25mm,通过使用基料作为原材料,对固废回收再利用,既能有效降低道路路缘填筑结构材料成本,又满足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根据施工要求,固化剂采用水泥、石灰和其他复合无机胶凝材料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按试配
结果确定配合比,将称量的基料、固化剂和水投放至振动搅拌机中进行振动拌合不小于60s,振动搅拌机振动频率≥25Hz,采用振动搅拌机对混合料进行振动拌合,对混合料中颗粒间凝聚团具有较好的破坏作用,可使混合料快速达到均匀,降低流态填筑料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波动,提升流态填筑料的质量;通过搅拌机拌合后的流态填筑料,取样测试流动扩展度,将一个上下开口内径应为75
±
1mm,高应为150
±
1mm,内壁应光滑,壁厚不应小于5mm,两端平齐光滑的圆柱筒放置在水平玻璃平板上,将搅拌好流态填筑料分两次装入圆柱筒中,每装入一次,采用捣棒均匀插捣5次,将圆柱筒上端面用抹刀将拌和物沿上端面刮平后,将圆柱筒垂直向上一次性拔起,拌和物坍落后在玻璃平板上形成饼状物,用钢尺在最大直径方向及其垂直方向上分别测量饼状物的直径,精确到5mm,两直径之平均值即为流态填筑料拌和物的流动扩展度,流态填筑料的流动扩展度为100mm~300mm,28d无侧限抗压强度0.1MPa~2MPa,渗透系数≤1
×
10
‑5cm/s;路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包括道路基层和路面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基层上设有路缘填筑槽,所述路缘填筑槽与所述路面面层侧部相连接,所述路缘填筑槽远离所述路面面层侧部的一侧设有护板,所述路缘填筑槽内填充有路缘填筑体,所述路缘填筑体由流态填筑料沿所述路缘填筑槽填筑成型,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以及靠近所述护板侧包裹有防渗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护栏,所述护栏与所述护板外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一端与所述路面面层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另一端与所述护板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路缘填筑体的上表面由靠近路面面层的一端向下倾斜至靠近护板上表面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路缘填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态填筑料为废弃地基土、工程渣土、淤泥、淤泥质土、黏土、粉土、砂土、混合土、工程泥浆、盾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昆鹏孟超翟志辉胡晓萍张红杰张梦荻杨浩别倩刘世蒙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绿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