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制备方法以及方向选择电路技术

技术编号:3640776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6
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制备方法以及方向选择电路,利用电解质型栅介质通电构成双电层结构的原理,降低工作电压,该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衬底、电解液型栅介质、有机材料通道、金属顶电极;并且提出一种基于STP/STD的新型神经形态电路来实现方向选择性,通过两种布线方案实现生物神经系统中的短时程增强/抑制(STP/STD)。通过采用加载不同的脉冲电压模式,进行突触仿生功能的模拟,实现类神经突触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实现类神经突触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实现类神经突触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制备方法以及方向选择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微电子器件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制备方法以及方向选择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有机电子材料具有制造成本低、机械弹性好、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有机生物电子学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其中,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因其在各种生物学应用中的潜力而脱颖而出,例如大脑启发的神经形态计算,它利用晶体管来模拟神经/突触的计算特性,并建立类似于大脑功能的神经形态系统。短时突触可塑性,包括短时增强和抑制(STP/STD),是生物神经系统的基本特征,不同可塑性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各种系统级的算法,如方向选择性。
[0003]然而,以前的大多数研究只实现了一种类型的短期可塑性STP或STD,而不是在单个设备上同时实现这两种类型,更不用说继承不同类型来实现系统级算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模拟神经突触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制备方法及其方向选择电路,利用电解质型栅介质材料通电形成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往上依次的衬底、电解液型栅介质、有机材料通道、金属顶电极;所述衬底为Si衬底,厚度为0.55mm

0.75mm;所述电解液型栅介质为壳聚糖,厚度为10~20nm;所述有机材料通道为DPPT

TT,厚度为10nm~30nm;所述顶电极为Au,厚度为45nm~60nm。2.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洗Si衬底,分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至衬底表面无杂质,再使用等离子体和紫外线去除表面羟基并提高亲水性;步骤(2),在衬底上滴涂壳聚糖,并进行退火;步骤(3),在步骤(2)制备的器件上采用旋涂的方法制作DPPT

TT薄膜,通过控制旋涂速度和退火温度制作出一定膜厚的有机层薄膜;步骤(4),利用真空蒸镀在步骤(3)得到的有机层薄膜上制备顶电极,得到完整的有机电化学晶体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Si衬底在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中分别超声清洗10min~20min,使用氮气枪将Si片表面水渍吹干后加热5min~10min,接着分别放入等离子体和紫外线中30min~45min,用于去除Si表面羟基,提升亲水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用注射器吸取0.3ml~0.5ml的壳聚糖,并经过过滤头的过滤,滴涂到清洗完毕的Si衬底上;滴涂完成之后将器件放在80℃~100℃的加热台上加热20min~40min,接着放在室温下干燥2

3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壳聚糖的浓度比为壳聚糖:冰醋酸:水=1:1:5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神经突触有机电化学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斌胡艳雨朱圆圆万相徐勇于志浩吴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