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643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涉及路基结构技术领域,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安装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的上方安装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顶端安装有沥青层,所述基座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顶端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基层的顶端设置有排水机构,利用排水机构的第一防水层、排水管、滤网和第二防水层的相互配合,可对路基内部下雨时产生的积水通过排水管快速排出,使得路基的内部较为干燥,进而使得路基较为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路基结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用时的稳定性。用时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路基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道路铺设的非常多,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线路,路基是轨道的基础,路基荷载,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
[0003]目前,现有的路基在使用时,由于处于露天状态,经常会受到雨水的侵蚀,由于不便将路基内部的水及时排出,路基无法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的状态,从而大大降低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安装有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的顶端安装有基层,所述基层的上方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的上方安装有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顶端安装有沥青层,所述基座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顶端安装有滤板,所述滤板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防水层、排水管、滤网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安装于基层的上方,所述排水管安装于透水层内部下方的两侧,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安装有滤网,所述第二防水层安装于混凝土层、透水层和沥青层的两侧。
>[0008]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管之间在透水层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方呈弧形设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贯穿第二防水层的两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块、连接块、固定槽、安装腔、伸缩弹簧、活动板、连接杆、卡块、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排水沟内部两侧的上方,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端与滤板底端的两侧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部的一侧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腔的外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设置于固定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槽设置于安装腔内部的上方与下方,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端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径大于卡块的外径,所述固定槽与卡块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大于限位块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0013]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术在基层的顶端设置有排水机构,利用排水机构的第一防水层、排水管、滤网和第二防水层的相互配合,可对路基内部下雨时产生的积水通过排水管快速排出,使得路基的内部较为干燥,进而使得路基较为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路基结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5]2、本技术在滤板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机构,利用安装机构的固定块、连接块、固定槽、安装腔、伸缩弹簧、活动板、连接杆、卡块、限位槽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可对滤板进行便捷拆卸与安装,在对排水沟的内部和滤板进行清理时更加方便,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路基结构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实施例的排水机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基座;2、混凝土层;3、基层;4、透水层;5、沥青层;6、排水沟;7、第一防水层;8、排水管;9、滤网;10、第二防水层;11、滤板;12、固定块;13、连接块;14、固定槽;15、安装腔;16、伸缩弹簧;17、活动板;18、连接杆;19、卡块;20、限位槽;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安装有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的顶端安装有基层3,基层3的上方设置有排水机构,排水机构的上方安装有透水层4,透水层4的顶端安装有沥青层5,基座1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6,排水沟6的顶端安装有滤板11,滤板1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机构;
[0027]排水机构包括第一防水层7、排水管8、滤网9和第二防水层10,第一防水层7安装于基层3的上方,排水管8安装于透水层4内部下方的两侧,排水管8的一端安装有滤网9,第二防水层10安装于混凝土层2、透水层4和沥青层5的两侧,排水管8设置有多个,多个排水管8之间在透水层4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第一防水层7的上方呈弧形设计,排水管8的一端贯穿第二防水层10的两端,当下雨时,雨水通过透水层4和沥青层5渗透进路基的内部,第一防水层7的设置使得雨水不易向下渗透,由于第一防水层7的弧形设计,使得雨水流向透水层4的两侧,此时用过排水管8流进排水沟6的内部,滤网9的使用使得排水管8在使用时不易堵塞,可将下雨时产生的积水通过排水管8快速排出,使得路基的内部较为干燥,进而使得路基较为稳定,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路基结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0028]实施例二
[0029]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基座1,基座1的顶端安装有混凝土层2,混凝土层2的顶端安装有基层3,基层3的上方设置有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端安装有混凝土层(2),所述混凝土层(2)的顶端安装有基层(3),所述基层(3)的上方设置有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的上方安装有透水层(4),所述透水层(4)的顶端安装有沥青层(5),所述基座(1)顶端的两侧设置有排水沟(6),所述排水沟(6)的顶端安装有滤板(11),所述滤板(11)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机构包括第一防水层(7)、排水管(8)、滤网(9)和第二防水层(10),所述第一防水层(7)安装于基层(3)的上方,所述排水管(8)安装于透水层(4)内部下方的两侧,所述排水管(8)的一端安装有滤网(9),所述第二防水层(10)安装于混凝土层(2)、透水层(4)和沥青层(5)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8)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排水管(8)之间在透水层(4)的内部呈等间距分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7)的上方呈弧形设计,所述排水管(8)的一端贯穿第二防水层(10)的两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放路基内部积水的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块(12)、连接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燕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鑫科益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